尿内出现的蛋白称为尿蛋白。由于肾脏的重吸收功能,正常尿液中含少量小分子蛋白,普通尿常规检查测不出。如果尿中蛋白增加,尿常规检查可以测出即为蛋白尿。蛋白尿是肾脏病的常见表现,而全身性疾病亦可出现蛋白尿。
功能性蛋白尿是一种轻度、暂时性蛋白尿,原因去除后蛋白尿迅速消失。常发生于青壮年,因精神紧张、严重受寒或受热、长途行军、强体力劳动、充血性心衰、进食高蛋白饮食后出现,24小时尿蛋白定量一般不超过0.5~1克。而病理性蛋白尿是指某些疾病引起的尿蛋白升高。如果蛋白尿持续存在,尿中蛋白含量较多,尿常规检查合并有血尿、白细胞尿和管型尿,并伴有其他肾脏病表现,如高血压、水肿等,主要见于各种肾小球、肾小管间质疾病、遗传性肾病、肾血管疾病和其他肾脏病。
肾病都可出现尿蛋白异常的情况,通常根据蛋白尿的指标判断肾病的轻重。有研究表现,长期尿蛋白太高是慢性肾脏病进行性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而且它与尿蛋白排出量成正相关。一般来说,从慢性肾脏病1期(CKD 1期)发展到CKD 5期,长的需要十数年或更长时间,短的仅需要一两年时间。
北京联科中医肾病医院中医专家张振忠表示,肾病指标数值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病情能得到真正好转。如果患者的尿蛋白高,就会损伤肾小球的过滤膜,患者的病情就可能会逐渐发展加重。如果能在早期,病情较轻时控制好尿潜血、尿蛋白指标,就能延缓肾脏损伤,达到临床治愈或长期保持稳定。
西医通常使用药物对症治疗,控制各项指标,多数患者治疗效果较好。但也有部分患者西药治疗效果不佳,甚至出现不良反应,而且停药后容易反复。这时就需要辅助中药治疗,通过调理脏腑机能,增加肾脏血流,促进废物排泄,提供药效,控制病情稳定。
男子肾病尿蛋白高位却停药,结果肌酐升高发生肾衰
患者xxx,男,39岁,年轻时生活不规律,喜欢喝酒,应酬多,体检发现血压偏高,但因为年轻,没有症状,一直没控制。大约在5年前,酒后发现泡沫尿,持续几天,而且疲劳乏力,到医院检查发现尿蛋白(+++),24小时尿蛋白定量 3.18克,血肌酐 88.6μmol/L,肾功能正常,被诊断为慢性肾炎(没做肾穿刺检查),其病理诊断高度疑似IgA肾病。用激素类药物等治疗,一段时间后复查,24小时尿蛋白定量 2.54克,患者认为病情好转,可以慢慢恢复。出院后,由于没什么不舒服的感觉,患者没有到医院复查,也没有去其它医院治疗,自己停了全部药物。
几个月来,患者感觉身体不适,经常腰痛背酸,没有力气,来到某医院就医,检查发现,肾功能已经明显减退,血肌酐 337μmol/L,被诊断为慢性肾功能不全,从肌酐指标看,已经到了慢性肾脏病(CKD)4期,如果不及时治疗,病情会继续发展,很可能发生尿毒症。经过多学科专家会诊,制定了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案。用西药降血压、降尿酸、控制尿蛋白等,用中药调理脏腑功能,活血化瘀,增加肾脏血流量,促进肾脏废物排泄,使部分病态的肾小球恢复正常功能,清除部分坏死硬化的肾脏组织。同时饮食调理,纠正不良习惯,合理作息,经过近1个多月的治疗,24小时尿蛋白定量降到1.0g以下,肌酐降到150mol/L左右。出院回家后继续遵医嘱服药,定期复查,与医生保持联系,随时咨询。
医生表示,慢性肾病发展速度,除了受到尿蛋白的影响之外,还与原发病类型、血压升高水平及其它指标异常有关。如果患者从发现尿蛋白升高开始一直规范,通常不会在短短几年的时间内发展到CKD 4期,虽然血肌酐已经上升到慢性肾功能不全阶段,由于存在一些急性因素,在控制这些因素后蛋白尿下降,血肌酐也基本恢复正常。
中医如何治疗肾衰竭?
中医专家张振忠称,慢性肾衰竭的治疗,首先,要重视引起肾衰竭的原发疾病和加重因素的治疗,这是延缓慢性肾衰竭进展,保护肾功能的主要方面。其次,中医治疗慢性肾衰竭的方法有中药内服、中药灌肠、穴位贴敷等,其中,中药内服是主要的治疗方法。
根据慢性肾衰竭的临床表现,中医辨证分为正虚证和标实证。正虚证有脾肾亏虚、脾肾阳虚、气阴两虚、肝肾阴虚、阴阳两虚五个证型;标实证有湿浊证、湿热证、水气证、瘀血证、浊毒证五个证型。根据辨证分型,对症选方治疗。如脾肾气虚证予六君子汤加减,脾肾阳虚证予金匱肾气丸合实脾饮加减,气阴两虚予参芪地黄汤加减,肝肾阴虚证予六味地黄汤合二至丸加减,阴阳两虚证予金匱肾气丸合二至丸加减,湿浊证予小半夏汤合茯苓汤加减,湿热证予黄连温胆汤加减,水气证予五苓散加减,血瘀证予桃红四物汤加减。
慢性肾衰竭其中医病机复杂,临床多呈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候,治疗应扶正祛邪。由于临床上以脾肾亏虚、浊毒潴留为主要病机,常用补脾益肾、化湿泄浊法。
1、热毒炽盛型。症状表现为壮热不已,烦躁不安,心悸气喘,口干欲饮,头痛身痛,尿少黄赤,或者尿闭,舌质红,苔黄干,脉数。可采用白虎汤合黄连解毒汤加减,组方药:石膏、知母、甘草、粳米、黄连、黄芩、黄柏、栀子等。若发热重者,加紫雪散以清邪热;口渴甚者加石斛、花粉以清热生津止渴;小便短赤或尿血者加大小蓟、茅根、生地榆以清热利尿、凉血止血的方法来进行治疗。
2、火毒瘀滞。症状为高热,谵语,狂躁,干呕,腰痛,吐血衄血,咯血尿血,斑疹紫黑或鲜红,舌深绛紫暗,苔黄焦或芒刺遍起,脉细数。可采用方选清瘟败毒饮加减,组方药:石膏、生地、犀角、栀子、桔梗、黄芩、知母、赤芍、玄参、连翘、甘草、丹皮、鲜竹叶等。若尿血较著者,加小蓟、茅根;神昏者加菖蒲、郁金以清心开窍;病重者,加用安宫牛黄丸治疗。
3、邪陷心肝。症状表现为燥热心悸心烦,神昏谵语狂躁,抽搐痉厥,甲青唇黑,舌质红绛紫暗,脉滑数。治宜清心开窍,凉肝熄风,活血化瘀。可采用羚羊角、霜桑叶、川贝、生地、钩藤、菊花、茯神、白芍、甘草、竹茹、桃仁、当归、丹皮、大黄、芒硝等。若高热甚而风动不止者,加紫雪丹以清热熄风止痉等进行治疗。
如何防止尿蛋白高发生尿毒症?
1、控制原发病。由于患者并无继发性肾小球肾炎的任何证据,可明确诊断为原发性肾小球肾炎,表现为肾炎综合征。可以用激素+免疫抑制剂治疗,辅助饮食管理,多数可以控制病情稳定。
2、调整药物,辅助中药。一般来说,以“激素+免疫抑制剂”的方案治疗慢性肾炎或IgA肾病,一年到一年半病情可控制,药物要逐渐减量,直到完全停止服用。如果出现血压升高,可加入降压药。如果患者对激素类药物不敏感或有副作用,还可以选择中药或其它药物配合治疗。
3、控制血压。一般来说,肾炎、蛋白尿、高血压、肾衰竭与尿毒症,它们都与高血压有关。该患者早在4年前就发现高血压,一直用降压药。尿蛋白高的肾炎患者,除了降蛋白尿之外,应重点控制血压达标,可阻止慢性肾脏病的发展或减慢发展速度。除了使用降压药之外,还可以配合中药调理,饮食调理,运动锻炼。
4、积极防治并发症。一般来说,早期阶段的慢性肾炎很少出现并发症。但是,从CKD 3期开始,患者开始出现各种并发症,如2-3年出现高尿酸血症与肾性贫血。慢性肾脏病还会出现高钾血症、低钙与高磷血症、代谢性酸中毒、继发性甲旁亢及心力衰竭等,需要根据病情选择药物防治。
5、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患者因不良生活习惯、方式等引发慢性肾病,有些患者在治疗康复后,没有纠正生活习惯,恢复到以前的状态,不停运转,饮食上不节制,这些都是慢性肾脏病快速进展的危险因素。在规范治疗的同时,应少吃盐、低嘌呤饮食,优质低蛋白饮食,作息规律,避免劳累,适当运动等,肾病可保持长期稳定。
(东方红星,文/李烈,医师/张振忠;约29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