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气候中心数据显示,10月20日,四川结束了长达173天的超长汛期。日前,四川下达2021年第3批地质灾害防治专项资金,专项用于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项目建设。
红星新闻记者从四川省财政厅和四川省自然资源厅联合公布的《关于下达2021年第3批地质灾害防治专项资金预算(省级)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中了解到,此次划拨的资金主要用于九大地质灾害防治工程,预算共计7071万元。其中有六个省级项目和两个汶川“8.20”强降雨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后恢复重建项目,还有一个是乐山市金口河区和平沟泥石流特大型治理项目。
▲下达的文件
红星新闻记者注意到,专项资金投入的省级项目大多是利用大数据系统建设的地质灾害风险防控系统。
其中,四川省1:250000地质灾害风险评价及应用示范项目预算644.78万元,项目立足1:25万区域尺度地质灾害空间分布、基础孕灾背景条件、区域地质灾害典型成灾模式、人类活动对地质灾害的影响等规律分析总结,按照地质灾害“易发性—危险性—风险”三个环节开展风险评价,得到全省1:250000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结果。整合、处理相关成果数据,构建全省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成果数据库,开发地质灾害风险管控子系统,为地质灾害风险管控服务提供数据支撑,服务省级地质灾害防治和风险管控。
值得注意的是,成渝经济圈成都平原地下水监测服务与地面沉降监测支撑项目,采用传统和先进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在成都平原布设省级地下水及地面沉降监测点,旨在形成一个具有一定规模的监测网络,并通过点面结合手段评价成都、德阳主城区地面沉降情况。项目绩效目标表显示,项目包含64个地下水监测站点和64套地下水监测设备。
此外,2021年第三批地质灾害防治专项资金预算将继续用于四川省地质灾害隐患识别分析中心建设。项目绩效目标表显示,四川省地质灾害隐患识别分析中心将在2020年项目建设成果的基础上,围绕地质灾害隐患识别分析省域全覆盖的目标,建立地质灾害隐患识别分析空间数据库,同时扩展隐患识别分析成果展示系统,完善监测预警APP功能,结合防灾减灾工作需要,打造多信息融合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平台。
红星新闻记者 叶燕 王培哲
编辑 官莉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