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塞,这么多和尚来电影院!他们居然还看电影?”
面对路人的疑惑。常住一位师父微微一笑,回应到:“是啊,我们还吃饭睡觉呢!”
2019年10月22日,南普陀寺组织全体常住僧众观看电影《我和我的祖国》,在方丈则悟大和尚的指导下、由客堂师父带队,是日晚六时,僧众威仪齐整、列队排班,步行前往影院观影。
一、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出家人也好、在家人也罢,首先我们都是一名中国人。”观影结束后,常住一位师父激动的说到。
国土恩、三宝恩、父母恩、众生恩。是佛教倡导的报四恩。俗话说:“有国才有家”,我们要感恩国家给我们带来的一切。从古至今,佛教的发展,佛弟子的闻思正法,修行解脱,都需要一个安定的社会环境。国泰民安、社会和谐、道场清净,善友提携,都是我们修行路上的增上缘。因此,更应该去爱国、爱教、爱众生!
太虚大师也曾说过:“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人成即佛成,是指学佛归根到底是为了让人成为一个圆满的人、觉悟的人、顶天立地的人。而身为一名中国人,爱国这件事情,是烙印在骨子里的痕迹。无论怎样的身份,都不可能忘记。一个人如果连自己的国家都不热爱,又谈何热爱众生,谈何成佛呢?
二、已识乾坤大,尤怜草木青。
爱一切众生,度一切众生,不是空谷幽兰的潇洒,或闲云野鹤的逍遥。只有将此身心奉尘刹,才能是则名为报佛恩。虽然佛教要我们放下对万事万物的执着。但就像罗曼·罗兰在《米开朗基罗传》中说过的一句话:“我们要认识生活的真相但依然热爱生活。”佛教“缘起性空”思想告诉我们的是如何认清这个世界。但落实到实际修行中,还是要从“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开始。也就是从如何成为一个更好的人开始。
三、出世不避世,入尘不染尘。
很多人对于出家人还存在着误解,认为所有出家人都应该是影不出山、迹不入市,在深山老林中修行。这种认识往往是受到了影视剧的影响。但是大家仔细想一想,人人都能感知饥寒冷暖,也就人人都要吃饭穿衣。出家人也不例外,不要把肉体凡夫“神格化”,希望大家能以一颗平常心看待每一位与自己不同的个体,接纳每一位不同身份的人。
实际上,很多寺院原本处于山林中,远离尘嚣。但随着时间的流逝、社会的发展,周边慢慢被城市森林所覆盖,也就慢慢融合到都市丛林之中。很多历史悠久的寺院,因其建筑的特色、风貌,也成为旅行者的观光胜地,形成了具有时代特色的现代寺院。寺院已经不仅仅是僧人生活、修行的场所,也是普罗大众参访、驻足的园地,修行,不再是深山老林里面壁青灯,而是走到烟火市井中去,做一名普通人。
四、欲成无上道,先发菩提心。
南普陀寺一直秉承初心、践行人间佛教思想,积极入世。如南普陀寺慈善会开展扶贫义诊工作,为贫者施助、病者施药;南普陀中医院不定期开展义诊活动;南普陀义工服务社的义工们积极走出山门,服务社区、利益社会;南普陀寺莲池会慰问养老院的孤寡老人等等…未成佛道,先结人缘。能够以一颗慈悲的心、包容的心去对待身边的万事万物,就是最好的修行。
影片结束了,掌声雷动。这是为庆祝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而响起的掌声,也是为今天躬逢盛世、海晏河清响起的掌声。新时代的僧人,既要能够适应当今这个时代,又要能够契合佛陀本怀,做一名不负如来、不负众生的出家人。精进修行,弘扬正法,利乐众生,护国安民!续写佛教辉煌篇章,荷担如来正法家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