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语出惊人,俄乌冲突真正“元凶”出现,拜登政策被推翻,俄罗斯会领情吗?
当地时间2月13号,也就是与俄总统普京通话后的第二天,美总统特朗普再度向俄伸出“橄榄枝”,称把俄罗斯从G7除名是一个错误,希望俄方能重返G7。在2018年之前,俄罗斯一直是该组织的成员国,克里米亚事件爆发后,西方逐步对俄孤立,终于在2018年普京宣布退出,因此G8变成了G7。特朗普在第一任期内曾多次呼吁俄方重新加入,并邀请普京参加G7峰会,但俄方并不积极,认为中国和金砖国家都不在其中,G7的政治经济影响力不够。特朗普执意邀请俄罗斯“回归”G7,一方面是为了缓和美俄关系,借俄罗斯掌控的能源资源重塑全球供应链,目前除了俄国内的原油储备外,乌克兰最大的锂矿以及稀土矿和煤矿主要在乌东四州,该地还是乌克兰主要的粮食产地,以上资源都是欧洲的刚需。
在此前提下,特朗普拉拢普京的首要目标可能是“收割欧洲”,在无法从中俄身上薅羊毛之际,为了“美国伟大”,只能“牺牲”欧洲、加拿大、丹麦、墨西哥和乌克兰等“软柿子”。在欧洲方面,除了威逼北约成员国提高军费购买美国军火外,能源和资源是下一个抓手。另一方面是为了对抗中国的影响力,对此特朗普已经“明牌”,他强调邀请俄罗斯回归G7,是为了“管理这个世界”,经历了三年冲突的俄罗斯,在经济、科技和军工上已被大幅削弱,对美国的“威胁”有所降低,而中国则是美国“最主要的竞争对手”。为了显示“诚意”,特朗普绝口不提西方国家对俄罗斯“侵略者”的定义,选择“出卖队友”,称俄乌冲突的罪魁祸首不是俄乌,而是美国前总统拜登。
考虑到特朗普上台后对拜登政府的调查,一场清洗行动已经展开,政府效率部负责人马斯克对美国教育部、国防部、财政部等重点部门的审查,特朗普的对内目标便是整肃民主党,破坏其势力,打造“一党制政体”。在这一点上,特朗普已经放出话来,而问罪前总统拜登,就是突破点。在这种对内和对外政策下,拜登政府的政策几乎被全盘推翻,无论是对俄战略、美欧关系、对乌援助,还是国内的移民问题、能源政策等,都将迎来变天。
对俄罗斯而言,目前仍然处于观望阶段,首要考量就是俄乌停火问题,固化乌东四州、反对乌克兰加入北约是主要关切,尽管特朗普已作出利好承诺,但能否落实有待观察。其次是美欧对俄罗斯的制裁,不管特朗普说得如何天花乱坠,能否取消制裁才是重头戏,这点是检验美俄合作最好的“试金石”。其次,美国国内的民主党不会坐以待毙,军方、财阀、政界或将联起手来发起反击,作为两次遇刺的总统,特朗普的“蓝图”能否实现还是两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