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端爱国主义”是一种典型病征,“极端爱国主义”者头脑简单,思想僵化,奉行“非友即敌”的二元哲学。在他们看来,既然爱国,就必须同时热爱其鲜花和毒草,必须同时接受其蜜蜂和苍蝇。“极端民族主义”认为本民族是本国,或者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歧视别的民族,用暴力手段残害屠杀其它民族的人民,剥夺其它民族人民的生存权,肆意掠夺资源。
在历史上,我们看到许多民族解放、国家独立,都实在爱国主义以及民族主义感召凝聚下,团结一致,反抗外敌入侵,上演了一幕幕可歌可泣的事迹。国人感受最深的莫过于8年抗战了,中国人民用3500万血肉之躯谱写了为追求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的壮丽篇章。在人类历史上最惨烈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不仅仅中国,美国、英国、前苏联等国的爱国主义精神也发挥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种积极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是在国家主权收到侵犯、民族尊严受到无视以至践踏的时候,激发国民自发组织起来去捍卫它。
与此同时,再看看二战轴心国德国、日本,这两国之所以能挑起二战,除了国力强盛以为,国民拥有强烈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优越感是诱发他们走向战争的一大因素。德、日都是较为单一的民族,日耳曼民族奉行俾斯麦铁血政策,通过对外战争,于19世纪中叶实现统一,逐步走向强盛;而日本则是于19世纪末中叶通过明治维新,经甲午战争、日俄战争走上列强行列。从中我们都能看到狂热爱国主义,极端民族主义的影子,日本为打赢甲午战争,上至天皇,下至平民踊跃捐钱购买军舰,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但是,这种拥护自己民族的情绪变质,成为一种失控、危险极端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而最极端的民族主义甚至会寻求摧毁非我族类的文化,导致种族灭绝以及世界性的浩劫,二战日本对东南亚各国人民犯下的暴行以及德国对犹太人、波兰人灭绝人性的屠杀就是鲜活例子。
中国近代以来的民族危机形成一种深层的“受害意识”,这种“受害意识”固然是激发我们民族奋力争取富强的精神资源;另一方面,基于受害的历史记忆而产生的高度敏感心理,任何现实的温和冷静的态度,很容易被解读为“对外软弱”、“绥靖主义”,这种激愤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将有可能走向“闭关锁国论”。
实际上,自明清以来,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就存在着闭关锁国的价值倾向,认为中国乃天朝上国,其他国家都是“蛮夷”,随着国门被列强叩开,那种强烈的自卑感又突然袭来,被迫与曾经的“蛮夷”交往,并向“蛮夷”学习,但又无法全部接受,一旦国人发生不同文化的价值冲突时,双方论战,“非我族类”、“崇洋媚外”、“假洋鬼子”、“汉奸”等高帽就会满天飞,理性现实的声音往往受到压抑,此时,国家和民族的理性成熟度立马见分晓。
在极端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支配的精神氛围下,最大的得益者是机会主义者。他们可以轻而易举地利用民众的情绪,转移人们对经济改革与社会问题的注意力。可以利用民众爱国热情趁机打砸抢烧,制造混乱,从中谋利。近日,国人因反对日本政府购买钓鱼岛上街游行抗议,部分国人所购买日系车惨遭损毁,9月15日,西安一女性车主带孩子开着日系车被拦,被迫下车,车辆被砸,孩子走失。笔者在网上看到那位母亲哭喊哀求的照片,让人心酸,那些“愤青”们打着爱国的幌子,高呼口号,微笑着打砸车辆,着实让人憎恨。广大围观的爱国人士则站在一旁看得津津有味,像是在欣赏一部大戏,麻木得让人心寒。万幸的是车主7岁女儿被警方找到,现在受惊吓,不上学,不与人交流,这位小女孩的心理阴影不知何时能消除,难道就应该以爱国的名义伤害吗?这些所谓的“爱国人士”,对待自己同胞都这样残忍、冷漠,应该叫“误国小丑”、“民族暴徒”。
让我们平静,清醒,理性,做一个思想成熟、行为负责的公民,消除我们头脑中暴力爱国、非我族类的极端爱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因子,共建和谐美好未来,走向大同。(泸县 华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