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打好公共卫生“安全补丁”保障民众生命安全

新华社武汉5月29日电题:武汉:打好公共卫生“安全补丁” 保障民众生命安全

新华社记者喻珮、侯文坤、姚雨璘

穿上印有“中国卫生”字样的工服,拎起装满100只培养皿的手提箱,带上登记手册……武汉市武昌区流行病学调查工作人员谭业丰和两位同事已准备就绪,打算前往两处农贸市场采集相关外环境样本。

“最大的感触是商户和群众对疾病预防的工作更加支持和配合。”如谭业丰所言,这座城市的每一个人每天都在努力为疫情防控出一份力。

(小标题)人人都是一道安全屏障

“流调”是指用流行病学的方法进行调查研究,主要用于研究疾病、健康和卫生事件的分布及其决定因素。这一在中国依法依规长期开展的重要工作,因为去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而被更多人所充分知晓、了解,甚至参与其中。

流调是公卫医师的重要工作之一。近日,谭业丰和同事来到武昌区两个人口稠密区域的农贸市场,随机挑选多个水产、生肉、熟食摊位进行外环境采样检测。

他告诉记者,当天进行的采样检测是武汉市多年来一直在坚持开展的工作。谭业丰和同事们早已习以为常,但想到这项工作与市民的健康安全大事直接相关,他们内心充满了使命感和责任感。

从人工测体温,到设备自动监测;从高频次的食品抽样检测,到每个月为商户进行一次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经历这些变化,10多平方米的门店里,做了30多年猪肉生意的摊主余国华说:“希望检测人员多来,这对大家负责,也让我们安心。”

年近60岁的陈水源在武昌区长虹市场工作超过10年,他说:“以前常规性地管理菜市场卫生、占道经营,现在档次提升了、要求更严格了。除了防蚊、防蝇、防鼠这‘三防’必须达标,经营户还必须戴口罩、手套、围裙。每一位市民都有彼此守护健康的责任。”

(小标题)“旋涡中心”迈向“安全之地”

持续做好重点场所和重点人群防控是武汉市推进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一项具体举措。记者从武汉市武昌区疾控中心了解到,自去年6月1日起,武汉市的市区两级疾控系统开始对市场、公厕、快递、医疗机构等公共场所环境,及冷链食品、包装等相关物表的新冠病毒核酸样本监测。截至5月28日,武昌区累计外环境采样1090处、44300件,结果全为阴性。

这样针对多个环境、食品样本等与民生息息相关的抽检和监测,已经成为武汉市每天都在进行的一项常态化工作。坚持“人、物、地”同防,武汉已从疫情之初的“旋涡中心”迈向群众认可的“安全之地”。

2020年初,武汉面临新中国历史上防控难度最大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对此,2018年刚参加工作的谭业丰记忆深刻。他说:“暴发病例最多的时候,基本上没有休息,白天做流调工作,晚上进行疫情信息报送、统计汇总。”

如今,武汉市已组建1000人流调队、1000人消杀队、1000人检测队、1000人管控队4支防控队伍和1万人的协查员队伍,确保一旦出现疫情,队伍能“拉得出、顶得上、用得好”。

今年初,河北两例确诊病例在武汉有活动轨迹。获得信息后,武汉用时不到一天,迅速完成排查、封控、流调、消杀等工作。次日,“警报”解除。

这得益于武汉市卫生应急指挥和疫情数据应用系统——全面整合了913家医疗机构电子病历、检验检查结果数据、全市5000余家药店、2565所学校、13类重点场所等,建立了60类自动触发点。

武汉市卫生健康委信息化建设专班负责人杨国良说,现在已不再是疾控部门“单兵作战”,而是多部门高效协同。1万多名工作人员在该系统的调度下开展业务,做到应急指挥、应急处置、指挥调度,一键达基层。

(小标题)打好公共卫生的“安全补丁”

眼下,全球新冠疫情仍在蔓延。自去年5月19日以来,武汉已一年多没有新增本土确诊病例。从最早遭受新冠疫情重创,到逐渐构筑心理安全防线,武汉市民的感知最为真切。截至5月25日14时30分,武汉市累计接种新冠病毒疫苗突破1000万剂次。

《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16-2020年)》指出,做好重点地方病防控工作,强化突发公共事件卫生应急和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治能力建设。

这座曾经历过全员核酸检测的千万级人口的大城市,比过往任何时候都更有动力,也更加努力地为每一位市民构建生命安全屏障。

进入疫情防控常态化后,武汉市在深刻总结疫情防控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着手系统重塑公共卫生和应急管理体系——持续开展培训和应急演练、不断增强核酸检测能力、充实流调队伍、做好防疫物资储备,多部门协同、在更深更广的层面加速公共卫生体系建设。

据了解,到2022年,武汉将初步建成体系健全、分工明确、反应快速、运转高效、指挥有力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谭业丰说,他有幸参与其中,并且亲眼看见、亲身感受到了武汉推动疾控体系改革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带来的变化。(完)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