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地上的百年皮影“老腔” 一口叙说永昌千古事

永昌皮影戏,清朝初年始见于今清河地区。上演剧目以秦剧为主,可唱全本戏,也可唱折子戏,深受当地群众的喜爱。

原标题:【民俗永昌】民间艺术——皮影戏

黄土地上的百年皮影“老腔” 一口叙说永昌千古事

皮影戏

皮影戏又叫“影子戏”或“弥头戏”,是一种典型的地方戏曲艺术。主要通过用灯光照射兽皮做成的人物、动物、景物等图案,形成活动或静止的画面来展示情节,表演故事。早在唐朝,就有了皮影戏的雏型。当时用素纸雕刻,原为寺院法师向世俗演讲经论的图解。到了宋代,皮影戏已很盛行。如《梦梁录》一书中说:“有弃影者,原卞京初以素纸雕簇,自后人巧工精,以羊皮雕形,以彩色装饰,不致损害。其话本与讲史书者颇同,大抵真假极半,公忠者雕以正貌,奸邪者雕以丑形,盖也寓褒贬于其间耳”。

黄土地上的百年皮影“老腔” 一口叙说永昌千古事

永昌皮影戏,清朝初年始见于今清河地区。上演剧目以秦剧为主,可唱全本戏,也可唱折子戏,深受当地群众的喜爱。据说乾隆年间由西安人贾师傅(名字不祥)来永宁堡传艺,当时杜家寨人刘成德创建“德盛班”,演皮影戏。到光绪二十几年,刘万仓和刘万香(刘玉亭的堂祖父)袭承后分两个班出台演戏,班的名称仍旧。随后刘玉亭(杜家寨人)的父亲刘春林分别传艺给吕成福、吕伯生、樊尚刚、樊应昭。所以到了民国十几年,永宁堡一带就有四个皮影戏班,尤以刘春来的皮影戏班最为有名。他不但唱腔动听,提线工巧,擅长刻制皮影人物,而且能根据小说故事编剧,是一位自编自演自唱的全能皮影戏艺人,群众称他为刘三把式。刘家的皮影戏班也同时演木偶戏。最初有西安人范师傅(名字不祥)来武威城里演木偶戏,不几年便传到永宁堡。

黄土地上的百年皮影“老腔” 一口叙说永昌千古事

皮影戏的人物(俗叫“皮猴人子”)和布景道具,都是牛皮剜刻而成的。制发是先将生牛皮的里面毛肉剔刮干净,再压平,成半透明状,把“皮猴人子”的头、胸、腹、臂、腿的图样,衬于皮下,拓出影子,用针尖点描穿画后,再用刀剜刻穿成多种人物图象,着色后“出汗”凉干,然后把胸、腹、臂、腿各部分用线绳连结起来,与头部共装箱备用。人物的头帽与身段多采用五分侧面的表现法,布景道具则多采用立体投影的图案。皮影戏的影人是早已制就的,演出过程中,只能随时取用,不能因戏化装,所以刻制的人物和布景、道具,都是多种多样的。如头帽有清朝头、鬼神头、纱帽头、锦雕头(五侯头)、盔稍、雉鸡、纱帽、脑头、巾子、旦头等。身衣文的有敞衣(五色)、要衣(五色)、五色龙、蟒袍、官衣(分七品)、花旦衣、青旦衣、内官衣等;武的有上、下首五色靠、汉兵、番兵、水兵(虾兵、蟹将)、黄褂子(四个)、衙役(四个)、五色袍子(五种)等生、净、丑、旦和文武、番、汉的头影和身影。骑坐有五色马、驼、牛等;大都是人身骑在马上的。还有供神仙骑坐的如龙、凤、鹤、象、虎、狮、牛、四不象等;车轿有四抬轿、八抬轿、轿车、友凤辇等。布景有山、云、花、树、桌、椅等。桌分帅桌、龙桌、官桌、绣桌、群桌、书桌以及官殿、汉帐、番帐等等,品种繁多。据说如刻制齐全,需要十三张牛皮。道光年间,有位姓石的西安人来武威、永昌刻“皮猴人子”,把技术传给刘春林和刘玉亭父子等,皮影戏在当地慢慢发展起来。

皮影戏中影人或叫道具,高约20至40公分,一个身子,配三幅或五幅头像,所以人们称它为“弥头戏”,具体演出过程中,可根据剧情需要灵活装配,这样即可大大减少影像道具的数量。一个戏班的全部皮影多则300余件,少则几十件,两只小木箱子可全部装完,携带相当方便。

演皮影戏的场所很简单,只需要一块半透明的白布,将四角用绳子固定,后台用一张桌子,就形成了舞台,纱幕后约三尺处,悬挂一大油灯,利用灯光把“皮猴人子”的形象透过纱幕让观众看,所以又把皮影戏叫“灯影戏”或“灯影子”。演出前,根据剧情,把“皮猴人子”的头、身插装在一起,胸前和两手着以细竹条,搭放于房内两侧横扯的细绳上,身高于演员齐头,以便于取放。演出时,演员取过装好的人物布景,紧帖于纱幕上,牵动竹条,则“皮猴人子”或坐或立,或来去,或鞠躬,或厮打;同时演员根据剧情或唱或白,这样灯光就把栩栩如生的“皮人”影子从纱幕上照映到观众前面。所以,“皮影戏”一般在夜间灯光下演出。1949年后,曾利用气灯或电灯演皮影戏,效果较好。皮影戏也有在白天演出的,叫“日影子”,但只能在晴天演出,天阴透影效果不佳。

皮影戏所演的剧目,多系中国历史故事,上自殷商,下止明清,本剧折戏,不下百十本。如大纣戏有:“出五关”、“进五关”,也可以分折为“十绝阵”、“黄河阵”、“财神图”,“贾蒙关”、“破渑池”等。春秋戏有:“八骏驹”、“石岭关”等。战国戏有:“孙庞斗智”、“万宝阵”、“阴魂阵”、“水磨阵”、“乐毅伐齐”、“王翦单刀平六国”等。西汉戏有:“刘邦出褒中”等。东汉戏有“兴汉图”本戏,“草桥关”折戏等。三国戏有:“长板坡”、“锦绣图”、“回荆州”等。晋朝戏有:“蛟龙驹”、“女中魁”、“葵花镜”等。隋唐戏有:“贾家楼”、“米粮川”、“日锁五龙”、“征东”、“征西”、“扫北”、“凤庄楼”、“七星山”、“金锁阵”等。五代戏有:“苟家淮”、“亚观楼”等。宋代戏有:“天门阵”、“两狼山”、“肉丘坟”、“斗羊会”、“木兰关”、“杨满堂征西”、“岳传”、“包公案”等。元、明、清戏较少,如“英烈会”、“五子魁”、“施公案”、“芡龙山”、“大草滩”等。这些剧目都有剧本,剧本一般都很冗长,有的可连演几昼夜。刘家父子原藏手抄剧本极为丰富,一九五七年,甘肃省文化局征集旧剧本时,拉去了一马车,每一千字给代价一元,共付给人民币一千一百多元。现在刘家所留存的剧本已极少了。

永昌的皮影戏,都用秦腔曲调演唱,个别折子戏也有用眉户剧曲调演唱的。用永宁堡一带的方言道白。文武场面伴奏的乐器,悉如“秦腔”戏而较简单。如有板胡,二胡(硬二弦)、唢呐、堂鼓、战鼓、板鼓、钩锣、手锣、梆子、牙子、喇叭等。戏班组成员一般每班5-8人(男、女主唱各一人),负责人叫“班长”,主演员一人称“把式”,其表演动作叫“提线”,演员的助手一人听“入线”,打锣敲鼓的各一人,拉板胡兼吹锁呐的一人。挑线手是皮影戏中的关键人物,因为皮影作为一种综合艺术,集文学、美术、戏曲、舞蹈于一体,其表演的好坏,除了乐队和影像之外,直接决定于挑线手的水平和技艺。

永昌的皮影戏班原为专业戏班,象大戏班那样崇拜“庄五爷”(又叫苗庄五)为祖师爷;每年春季多在本地和武威、民勤演出,秋季到县城东、西乡演出,每场演三至五天,可得报酬小麦三老旦(约一千二百市斤),按六股分配,除主演“把式”占一股,“入线”的助手占半股,其余的四股半,由同班的其它人员均分。上世纪五十年代,已无专业戏班,艺人们有时做业余演出,但由于戏箱设备和剧目内容都已陈旧,无人倡导传艺学艺,青年人又缺乏听赏习惯,“文革”后,永昌已不见演皮影戏了,据说戏箱还保存着。近几年,在清河地区又有些老艺人以自娱自乐的形式唱皮影戏。

2006年,皮影戏被永昌县人民政府批准列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爱永昌)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