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由上海大剧院第一部独立出品、联合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打造的昆曲《浮生六记》将在上海大剧院大剧场首演。该剧以《浮生六记》为底本,筹备历时两年,开票4小时内即售出一半,旋即全场告罄,速度之快,创下舞台新作尤其是戏曲新创剧目的票房奇迹。7月2日,该剧主创亮相上海大剧院宣布,11月22日-24日《浮生六记》2.0版将再返上海大剧院。
阅文超级IP盛典上,当主持人曹可凡让演员胡歌推荐自己喜爱的书籍时,胡歌只说了一本:《浮生六记》。主持人汪涵也曾在节目中多次表示,《浮生六记》是他极力推荐的一部经典文学作品。由清朝人沈复撰写的《浮生六记》,以他与妻芸娘的家居生活、浪游见闻为内容,素有“小红楼梦”之誉。该书一度只有抄本流传,当它埋没了70余年后在苏州旧书摊上被发现时,只剩残本四记《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浪游记快》。《浮生六记》英文版译者林语堂读罢,深感“远超乎尘俗之压迫与人身之痛苦”,称芸娘是“中国文学中最可爱的女人”。学者俞平伯曾称赞其“俨如一块纯美的水晶”。1877年,《浮生六记》由上海申报馆首次印行,刊印版本超过百部,包括英、德、法、俄、瑞典、丹麦、日本等外文译本。上海大剧院总经理张笑丁表示,昆曲是江南文化精华凝结所在,“我们想把大家从文字引入到剧场,让沈复和芸娘从文字变成活生生的人物,呼唤一种有情有趣的文人生活。”
编剧罗周表示,《浮生六记》原著最打动她的,是沈复书写时的至喜至悲、悲喜交织,“文学之于死别的超越,亦是爱念之于死别的超越。”不同于以往惯用的起承转合,罗周将残本组织为五折一余韵,并创造出原书中从未出现过的角色——半夏。以半夏为观众之眼,作为置身书外的第三者观沈复与芸娘的生活,奇幻之感化出爱与艺术无穷的生命力。导演马俊丰曾执导小剧场昆剧《四声猿·翠乡梦》、沪语舞台剧《繁花》。他认为,《浮生六记》中沈复与芸娘是“极其复杂的两个人物”,他们既有中国古典文学形象中固有的神韵,又具备与其他人物截然不同的人物特质与性格,对于他是个很大的挑战,“以简约空灵的美学意向来传递磅礴深沉的爱情故事,表达悠远意境,从而给观众无限的可能。”
江苏省昆剧院副院长施夏明、新科梅花奖状元单雯将分饰主角沈复和芸娘,《浮生六记》也是单雯荣登梅花奖榜首后出演的第一部新制作。二人曾多次合作《牡丹亭》《玉簪记》《南柯梦》《桃花扇》,默契斐然。剧中另一个重要角色“半夏”,则由永嘉昆剧团副团长由腾腾担纲,因是编剧重新创造出的新人物,没有任何历史参照,故对她也是极大的挑战。
昆剧名家石小梅和胡锦芳担任《浮生六记》艺术指导,以他们在昆曲艺术领域的深厚舞台经验,为青年演出们设计动作,耐心一遍遍地修整,让青年演员获得平时难得的成长经历。昆剧大师张继青担任艺术顾问,单独指导单雯的声腔及表演。江苏省昆剧院院长李鸿良,用活灵活现的苏白演绎,令该剧更添活泼生动,副院长顾骏和资深老旦演员裘彩萍也在其中甘当配角,为三位青年演员保驾护航。
上海大剧院还随剧目精心打造文创产品——“浮生”系列莳绘金彩手工盖碗和“浮生”系列竹丝扣瓷茶具,这一系列是上海大剧院以自主版权为核心创立的设计类文创衍生品牌,以传播舞台艺术为理念,致力于将舞台表演艺术融入文创,融入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