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中国人来说,筷子继承了大部分手的功用,并没有功能的扩展,只是手的延伸,用来实现了手的抓、夹功能,和偶尔的指头插的功能。
而西餐所用的刀、叉,并没有继承手最常用的抓、夹功能,而是用插、切功能取而代之。
很显然,不同的方案与食物相关。西餐简单,却用了一套复杂的方案。牛排需要在餐盘里分成小块,再用叉子送入口中,而意大利面却只能用叉子卷起来送到口中。
中餐丰富多样,却用一双极为简单的筷子,完成了所有取食动作。
中国人使用筷子,西方人使用刀叉,可以看出两种方案有着明显的区别。
西方人配置了较为复杂但分工明确的两个工具,替代了手的功能。他们用刀叉互相配合,完成吃饭这一任务。叉子和刀各自完成各自的动作,不越界但分工明确。
而中国人用一双筷子大包大揽地完成了所有的取食动作。在这双筷子身上看不到分工,有的只是两支筷子之间的配合,所有功能全部由这一双筷子承担。对于使用者来说,一双筷子是一个整体。
这是两种不同的思路。然而却能从小见大,从局部看到全部。
我们将视线转移到别处,比如打铁成钉,西方人将整个制钉过程流程化,分解为不同的工序,对应制造出不同的工具,通过优化后的流程完成任务。而中国人从打铁开始到结束,只有两个人或者仅仅一个人用火钳和铁锤就完成了所有工序。
我们可以看到,面对同样的任务,西方人首先将整个过程分解为多个标准动作,再形成模块化的工序和对应的工具,不断优化工序完成方案目标。而中国人将事物看作一个整体,用一个大一统的工序和对应的工具达成方案的目标。西方的工具看不见人的影子,中国人的工具是人的延伸。
对于小规模生产,标准化、模块化显示不出优势,然而当我们还在嘲笑西方人用刀叉吃饭不灵活的时候,后面的差距却越来越大。
从文艺复兴开始,筷子、刀叉这些工具背后的文化,将西方和中国推向不同的境地。
一双筷子解决方案背后的文化,带来的是手工作坊,刀叉配合解决方案背后的文化,带来的是建立在模块化、标准化基础上的大规模的工业化的分工协作。
标准化、模块化是大协作、细分工的基础,因为有相同的标准,使得一个团队可以集中在某一领域深耕细作成为可能,有利于点的突破。这些模块化的产品不仅能被当前产品使用,还能用于后续产品,甚至能被其他产品借用。设计开发生产这一模块的厂商,可以同时为几家生产相类似设备的厂商供货。模块化避免了重复投入带来的资源浪费,有利于整个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
但是,西方文化中将人也看作工具,总有一天人设计制造出来的工具会完全脱离人类,与人类平起平坐,目前这一趋势在人工智能技术中已经初露端倪,值得警惕。
而中国人的工具就是工具,始终被人所用,没有筷子的时候,随便找两根树枝都可以代替,到什么时候它们都是工具,无法独立存在,与人平起平坐。
吃饭习惯的背后是文化习惯,而技术选择背后的文化力量却将两种文明推向不同的境地。人类作为一个整体,不同文明之间只有互相取长补短,才能在更长的人类发展进程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