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沙河生态长廊 | AECOM设计

编者荐语:

为了充分体现艾景奖大赛公正平台,公平竞赛原则,第九届艾景奖每一个获奖作品都是在经过初评+网络投票+终评层层选拔中脱颖而出。组委会同时也组织了强大的国际评审团和点评嘉宾全程参与评审。 让许许多多优秀并勇于超越个人的精英俊杰,在艾景的星光大道上释放出属于自己的璀璨光芒。

从即日起,艾景奖组委会将逐一分享所有的获奖作品。优秀的获奖作品还将刊登在《世界人居》杂志出版;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不同的收获。

项目名称:大沙河生态长廊

设计单位:AECOM

设计时间:2017.10.16

项目规模:13.7公里

项目地点:深圳市大沙河

获奖奖项:2019年度十佳设计奖

项目概括

拥有一条穿城而过的河,对一座城市来说,是一种得天独厚的幸运,名城与河流之间,酿造了多少美丽与繁华、文明与梦想。深圳的大沙河,便是这样一条传承着南山记忆的“母亲河”,周边的居民还能记起儿时入水嬉戏的场景。然而,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及人口的急剧增加,大沙河接纳的污染负荷远远超过其自净能力,致使污染程度急剧增加,河水发黑、发臭。居民也渐渐忘却了伴水而居的乐趣,河道也不再与城市有任何对话。

设计说明

近几年深圳市各级部门大力治理河流污染,成效显著。随着大沙河的水质逐渐改善,如何提升河流景观,让百姓更加近水、亲水,成为了河流污染进一步治理的着力点。项目中标后,AECOM对大沙河进行重新规划,以深圳的历史、文化以及城市特质为灵感,对现有的河道两岸绿化、构筑物及设施进行品质提升,并贯通两岸自行车道及漫步道,打造用于体验及享受景观的灵活公共空间,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景观,令深圳重焕动感与活力。

如今,大沙河生态长廊两公里示范段正式对市民试行开放,又再次成为了居民记忆中那个舒适、宜人的滨河浪漫空间。AECOM的设计从乡愁角度出发,注重将人与水之间的关系重新联系起来。通过景观的提升,营造多样化的城市河岸景观序列和城市水岸亲水环境,将河流重新带回城市及人们的生活记忆之中。

设计感悟

从生态角度上看,大沙河还是深圳“四带六廊”基本生态格局中山脉支撑带(羊台山—梧桐山中部山脉)和滨海生态带之间的重要生态走廊。

大沙河的动人之处在于,它始终与深圳百姓的生活、城市的发展息息相关,AECOM的设计将河流、人与城市重新连接在一起,市民游客在这条文化之河的每一段能留下不同而又深刻的文化记忆。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