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在东北设立奴儿干都司后,强化了对东北的管理。
奴儿干都司的治所设立在了奴儿干城,这座城原本是元朝的征东元帅府,历史非常悠久。
但是,中国人却习惯上叫这座城为庙街,这是为什么呢?
地图
奴儿干城位于黑龙江下游北岸,临近鄂霍次克海,距离黑龙江入海口约有80公里,距离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伯力)约有977公里,共青城火车站有582公里。
如今这座城已经归俄罗斯所属,俄文名字叫做尼古拉耶夫斯克,人口仅有2万多人。不过,从唐朝开始,这座城市就归中国王朝统治。
进入明朝的时候,中国王朝为了管理东北,建立了奴儿干都司,治所就在奴儿干城。后来,这座城被称呼为庙街。之所以将这座城改名,源于明朝一位太监。
亦失哈
在明朝的历史上,亦失哈是一位非常有名的太监。他是一位海西女真人,入宫后获得了明成祖朱棣的信赖。
海西女真主要生活在外东北一带,熟悉奴儿干都司,所以从1411年到1433年期间,朱棣派他多次到奴儿干都司巡视 ,推动了奴儿干都司的建立和辽东地区的开发,促进该地区各族人民与汉族人民的往来和联系,同时又加强了明廷对奴儿干的行政管辖。
1413年,亦失哈在奴儿干城特林北山原有观音堂的基础上兴建了一座供奉观音的寺庙,祈愿奴儿干地区与人民永世昌宁,故名“永宁寺”。勒石为碑,作“永宁寺记”。记述自己奉明成祖之命,巡视奴儿干,抚慰各部民众以及修建永宁寺的情况,碑身左右两侧分别用汉、女真、蒙、藏四种文字,镌刻“唵嘛呢叭咪吽”六字真言。
永宁寺
1432年,亦失哈第9次到奴儿干巡视,发现永宁寺被吉列人毁坏,一片狼藉。他没有怪罪,没有追究,更没有处罚,而是“仍宴以酒,给以布物,愈加抚恤”。于是,人民老少,踊跃欢忻,心悦诚服。旋于次年春重建永宁寺,并刻石作“重修永宁寺记”:国人无远近,皆来顿首,谢曰:“我等臣服,永无疑矣!”
后来,一位美国人来到了奴儿干城,写了《阿穆尔河纪行》一书,其中对永宁寺碑作了较为详细的描述,其中这样写道:“这些土著居民对这个地方(永宁寺碑)及其在古代的用途,怀有一种神圣、持久和强烈的信仰,这种木片制成的花朵无疑是一年一度的献礼,还可能加上一头牲畜作为向这个地方的神抵赎罪的牺牲。”
1808年,日本人间宫林藏在永宁寺遗址,曾目睹“众夷至此处时,将携带之米粟、草籽等撒于河中,对石碑遥拜”。
因为奴儿干城有永宁寺和永宁寺碑,所以这个黑龙江入海口的村镇自清代起被中国人称之为庙街,亦作庙屯、庙儿﹑庙尔。
那么,被称作庙街的奴儿干城是如何离开祖国的怀抱呢?敬请查阅每日汉字新媒体平台明日文章。【作者:每日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