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华虹曹玥本报记者谭湘竹
最新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睡眠疾病发生率很高,有各类睡眠障碍者约占人群的38%,高于世界27%的比例。为了提高全民对睡眠的重视,国际相关组织将每年的3月21日定为世界睡眠日。睡眠障碍都包括哪些方面?会对人体造成什么影响?怎样才能击败“失眠”痼疾?记者采访了哈医大二院神经病学教研室主任、癫痫及睡眠障碍中心主任、神经内科一病房主任、黑龙江省睡眠学会会长朱雨岚教授,对问题进行解答。
睡眠短缺影响大脑
据朱雨岚介绍,睡眠障碍包括睡不着、睡不醒和睡不好三大类60多种,涉及传统学科10多个,与睡眠疾患紧密相联的常见高危病症20多种。最新研究显示,睡眠时间缩短会对痴呆相关蛋白造成影响:睡眠时间大于7~8小时,痴呆相关蛋白几乎没有沉积;睡眠时间介于6~7小时之间的,痴呆相关蛋白沉积明显增加;睡眠时间少于6小时,痴呆相关蛋白将以几何倍数增长。
治疗失眠要“趁早”
朱雨岚认为,在刚刚开始失眠若能及时调理,很快可以恢复。失眠的定义就是入睡时间超过30分钟,比预期时间醒来提前30分钟,晚上频繁的醒来,这些睡不好的因素影响了第二天的日常活动,就可以定义为失眠。刚开始失眠时,可以自己找找造成失眠的原因,如果是外界因素造成的失眠,尽量调整排除外界因素影响。若调节之后依然每周三次以上失眠,并且持续三个月以上,那就是慢性失眠了,需要到医院进行评估,看是否需要药物治疗。朱雨岚建议,治疗失眠要“趁早”。
朱雨岚特别强调,要注意睡眠卫生,不要熬夜,更不要看手机睡觉,这样很容易造成睡眠障碍。睡前尽量少吃或不吃东西,不要让消化道的负担太重。朱雨岚说,睡眠环境也很重要,周围要安静,光线不要明亮,室内的温度不要过高,也避免过于干燥。睡前不要喝咖啡、酒和浓茶。睡前可以泡泡脚,喝点热牛奶,听些舒缓的音乐,尤其不要看恐惧的影片、玩刺激的游戏,这些都会造成大脑皮层的兴奋,让人很难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