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萨克民族的“藏獒”——哈萨克牧羊犬

哈萨克牧羊犬(也有称为天山牧獒),当地人更多的称呼它“土狗”,是新疆农牧民饲喂的一种体型高大、骁勇异常的牧羊犬。哈萨克牧羊犬也是迄今为止,为数不多保存尚好的犬种之一。

对于哈萨克族人来说,哈萨克牧羊犬是祖先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被誉为“七大财富之一”。哈族的七大财富中,狗是唯一的动物,因为他们坚信“人是不懂人性的,而狗通晓人性”。

哈萨克牧羊犬成年后,体格健壮,头颅硕大,嘴阔齿尖,吠声粗重,体毛厚长,耐严寒,性情凶猛,擅攻击,具有强烈的领地护卫意识,但对主人却任劳任怨、忠心耿耿,极善解人意。在阿勒泰牧区,此犬常陪伴在牧人的身边,精心护卫着牛羊,应对狼群的围攻,是牧民的得力助手。

哈萨克牧羊犬有着长达数千年的培育历史了,其最早的根源就是天山野狼。野性太大,不适合当宠物。只有当地牧民可以养出来,尤其是一些深山里的游牧民族,他们对狗要求非常高,刻意挑选个头高大,性格凶猛的狗交配,甚至用公狼和母狗交配。

成年的哈萨克牧羊犬体重可以达到70公斤以上,身高普遍在60cm至70cm上下,比藏獒还要大出一圈,野性与斗性也要在藏獒之上,血统纯正的哈萨克牧羊犬主要以黑色和黄棕色为主,杂色的犬种几乎很少,处于海拔高一些的哈萨克牧羊犬,以黑色毛为主体,胸毛呈现红棕色,平原地区则以淡黄色为主。毛色整体以黑白、黑、黄、白、灰、褐等为主。

近年来由于受传统的繁殖方式、血统保护意识、雄雌犬比例失调、仔犬成活率低等因素影响,令哈萨克牧羊犬数量急骤减少,农村已经很难见到这种高大、凶猛、敏锐、忠实的“土狗”了,只是在偏远的牧区还能看见(据说在阿勒泰地区哈巴河县有哈萨克牧羊犬场,不知真假)。犹如隐居天山的刀客,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希望我们能够尽可能保留其远古时期的血脉,留住中华名犬的根基。

哈牧可以说一文不值,因为当地到处都是,就是土狗一条,也可以说非常值钱,因为普通人养不出来,就算当地牧民想养一条心中的好狗都难,有的不够凶,有的太怂,有的凶但个头不满意,有的凶的过头主人打都会反咬。

Future wolf fighters....

为有更好的听力,出生后可能会被剪耳。为了与狼斗争时不被咬住尾巴,也会为它们剪尾。

在对主人的忠诚度上,即使与藏獒相比,哈牧也毫不逊色。况且哈牧也具有凶猛的特性,是世界公认的猛犬,所以说它的综合品级并不亚于藏獒。

哈萨克人从不斗狗,说狗是有灵性的动物,感情丰富,所以狗要互相打斗时会喷冷水,它们是哈萨克人的护卫者,哈萨克人不希望自己的护卫者互相残杀斗殴,他们培养这个品种不是为了打斗娱乐挣钱,而是更好地保护羊群和领地,也不想破坏大自然,哈萨克人几千年来一直和动物们和睦相处,自古以来把狗当成了自家的一份子。

哈牧有十分重要的学术研究和经济价值,只要进行严格训练和管理,它们就会在边防巡逻、治安保卫、警戒护卫、科考探险、灾害救援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因种种原因,哈牧现已濒临灭绝,新疆阿勒泰地区畜禽繁育中心于 2009 年申报国家保护资源名录,被列入国家保护品种资源名录。

满族文化网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