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1月22日电(记者易艳刚)11月22日,《新华每日电讯》刊载题为《“夕阳”之暖》的观察。
人口老龄化是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是今后较长一段时期我国的基本国情。为应对人口老龄化,中共中央、国务院日前专门印发了《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老龄化确实意味着一系列问题与隐忧;但从社会和谐的角度看,“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老人恰恰是让家庭更圆满、让社会更温情的积极力量。
过去一周,新华社推出的一些关于老人的报道,充满了温暖人心的正能量。
“习近平讲述的故事”栏目重温了江西省萍乡市南陂小学原校长龚全珍的故事。她是“将军农民”甘祖昌的夫人,今年已经96岁高龄。习近平总书记曾先后两次接见她,并在2013年会见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获得者时讲述她的故事,还亲切地称她为“老阿姨”。
从1957年到退休的五十多年中,龚全珍一直在农村中小学执教,并一辈子坚守“为人民服务”的初心。这位曾被评为“感动中国”2013年度十大人物“老阿姨”,累计捐赠了上万册图书,在90高龄之时还成立爱心救助基金,捐助100多名学生,她甚至签了遗体捐赠自愿书。
本周,新华社“奋斗者 爱国情”专栏主推的3个典型人物中,有一位老者——现年72岁、“为育种而生”的农业专家裘志新。他所培育的春小麦良种“宁春4号”,丰产栽培条件下亩产超千斤,目前已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的春小麦品种之一。前些年,他因贡献突出被评为宁夏“塞上英才”,政府奖励他个人50万元,他却将一半奖金上交单位,另一半和几十名同事分享,展现了一位老专家的高风亮节。
巧合的是,“新华社”微信公号本周也推出了几则与老人有关的暖闻:
在湖北武汉,67岁的“豆腐脑爹爹”坚持摆摊33年不涨价,竟是为报答当年初到武汉时曾帮过他的那些好心人;
在河南郑州,94岁的“煎饼奶奶”每天半夜12点到次日凌晨5点在路边摆摊卖煎饼,一句“人活着总要为自己找点价值”点醒很多年轻人;
在湖南长沙,曾担任过44次班主任的78岁退休教师陈均杰,17年间在100多座城市来回奔波,为5000多名学子当起了找工作的“推销员”……
这几天,还有一段高龄母女的视频获赞无数:河南民权,一位107岁的母亲颤巍巍地从口袋掏出一颗糖塞给84岁的女儿,女儿乐开了花。这个温情瞬间,让我想起了“新华全媒头条”报道的一个巴西家庭的故事:33年前,36岁的巴西农村社会学家莉安·安德拉德和母亲薇拉·富尔塔多漂洋过海来到中国,用镜头和日记记录当时的包产到户改革;如今,她36岁的女儿彼得拉·科斯塔正计划拍摄一部有关中国发展的纪录片。在这个巴西家庭,中国情缘就像极了那颗母女之间传递的糖。
本周,给大家“吃糖”的,还有一群正逐渐老去的体坛英雄。在中国女排首夺世界冠军38周年那天,由陈可辛导演、巩俐主演的贺岁片《中国女排》发布了“一代传奇”老女排海报,孙晋芳、郎平、张蓉芳、梁艳、周晓兰、陈招娣、周鹿敏、杨希、朱玲、陈亚琼、曹慧英、张洁云12人全阵容集体亮相,让很多人的女排记忆次第复苏。本周,现在的中国女排队长朱婷还接受了新华体育“约大牌”栏目的专访。她将在电影《中国女排》中本色出演,还原里约奥运会夺冠片段。
当今社会,有不少人靠一身技艺在年过七旬之后依然能从容行走江湖。本周新华社“文化·视点”报道的“古籍医生”潘美娣就是这样的人。
从艺55年来,这位73岁的国家一级修复师修复的珍贵古籍不计其数。全国有几千万册古籍需要修复,但她说:“这辈子修不完,几辈子都修不完,但我一辈子就干这一件事。”10年前开始,她在山东省图书馆用传统师带徒的方式,手把手地向10个弟子传授揭、托、补、裁、订等修复技法。在故纸堆里修复旧时光,这样的晚年生活何其多彩。
在过去,“安享晚年”是一种很寻常的选择;但现如今,像潘美娣这样愿意积极发挥“夕阳”余热的老人越来越多。
本周,新华社记者还关注了江西省萍乡市一位80岁老党员江福星的退休生活——他跑学校,上课堂,进工厂,到社区,用切身体会和生动形式、接地气的语言进行宣讲,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从“老有所养”到“老有所乐”,再到“老有所为”,老年人既是社会变迁的亲历者,也是社会进步的见证者。媒体讲好“老年故事”,也是一种正能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