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抗日剧的同学不会没听过太君这个词,我们常常在电视剧里看到汉奸或者伪军点头哈腰的叫日军为“太君”。以前看的时候没有注意这个词是什么意思,以为是日本语言的某个词语音译过来的,就像干部一样,但是今天晓雨查找资料后,才知道了真相,太君这个词并不是日语,而完完全全是中国人给日军起的尊称,那么太君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我们先说说大君在古时候的意思,在唐代的时候,太君是一种封号,用来尊称当官之人的母亲,当时的规定是,四品官员的妻子称为郡君,五品官员称为县君,四五品官员的母亲都要尊称为太君。1904年起,日本人强制要求在东北地区的人们学习日语,刚开始人们觉得日本人很快就会完蛋,没怎么学习,但是几年过后,在政策和利益的驱动下,有许多人开始学习日语,当年有一首顺口溜挺有意思,“学会日本话,就把洋刀跨。吃饭叫米西,骂人叫八嘎。耳朵叫迷迷,鼻子叫哈拿。毛西毛西打电话,久别先握手,巴古拉古西达”这些字句也揭示了一个现象,那就是很多人都是用中文汉字的近似音来记日语的。所以在东北这个地区,总有一些人会日语,不会的也会几句汉字协和语,这种语言的特点就是用汉字来代替日语,在这之中就会出现大量的生词,如大大的,索德斯捏,米西等字。刚开始我以为汉奸口中的太君就是中国古时候的太君的含义,但是前面也说了,太君是用来尊称官员母亲的,用来称呼日本人不合适,那么有没有可能太君也是当时的生造字呢?
很遗憾,查完资料,太君并不是当时的生造字,无奈之下,晓雨在贴吧问问有没有人知道,有人告诉我,其实太君这个词就是当时的汉奸自己造的,太就是上、大的意思,君是古时候对男子的尊称,所以太君可以理解为男人中的极品,也可以说是父亲,也就是说当时的汉奸认贼为父。这种说法我觉得颇有争议。
目前我比较赞同的说法是这一种,“大人”这个词在中国还是日本中都有,中国人说大人是对身份、地位比较高的人的一种尊称,日语中的大人和中国的含义相似,但是有三种读音,“Daren”“tairen”“taijin”,有"taijin"这个发音是因为当时中国人说大人的时候就说“taijin”,所以日本人也说大人为“taijin”,这种说法现在还有争论,但我觉得这个是比较靠谱的了。刚开始,日军入侵中国时,中国人看到日本人就习惯性的叫日本人为大人,久而久之这个词就变成了太君,这个词就显得日军高高在上,犹如太上皇一般,侵略者本来是非常可恨的,但是我们汉奸竟然用这样的尊称来称呼他们,实在太令人愤怒。
事业不顺,家庭难如意,财运不好,更多运势解析可搜居士微信:17737134260(长按可复制)为你解惑添运,助你好运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