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其实是一片没有灵魂的文章,之所以说是没有灵魂,因为手机跟文玩核桃完全没有关系。但是还是要说上一说,文玩核桃在我国流行的时间是比较长的,手机界中的小米与vivo在手机行业中也是佼佼者。这两个行业的东西看起来没什么关系,但实际上还是有很多关联的,就比如小米与vivo的“三十而立”,就可以从文玩核桃上找到关联。
为什么要从文玩核桃的视角看小米与vivo的“三十而立”
这个可以从文玩核桃上找到影子,小米更像是平谷的文玩核桃,vivo更像是涞水的文玩核桃。之前市场上的文玩核桃不是很多,主要产地以平谷为主,就像最早时候的智能手机一样,小米差不多也能算是独一份(小米1、小米2)。而vivo就比较像涞水的文玩核桃,刚开始不多,但一看到市场的认可度比较高,就开启了大规模的文玩核桃种植,从而市面上的文玩核桃一下子就暴增起来。
这两个手机的三十而立就跟文玩核桃一样,最先开始都是一些有地位的人才能玩的(八旗子弟有三宝:核桃、扳指、笼中鸟),当然也不一定都是真的。到现在的市面上随处可见,比比皆是。其实就跟智能手机一样,刚开始的米粉是争破了头,也未必能得到一台,到现在满大街的都是。同时,文玩核桃也面临了一个问题:种的多了,市场接受的不多。种的少了,也就没有意思了。
为何小米与vivo是“上有老,下有小”?
小米的三十而立是刚开始像极了古时候的文玩核桃,而现在因为文玩核桃的暴增,一下子失去了万千宠爱。向高出走,上面有不少的天花板,苹果就像三棱核桃一样在上面一直压着,而作为两棱的小米就不得不在高出低下头。向下走,又面临像vivo这样的涞水文玩核桃,同样都是两棱的,而且它数量太大了。所以也就有了小米的“上有老,下有小”。
前面说了vivo像涞水的文玩核桃,刚开始不像平谷的文玩核桃那么吃香,因为知道的人不多,市场上接受度也不太高。但是,后来的vivo采用了弯道超车的模式,小米不是老玩“饥饿”么?那我就玩“吃撑”。就跟后来的涞水文玩核桃一样,一下子充斥了市场。什么四座楼文玩核桃、苹果园文玩核桃、磨盘狮子头核桃等等,一个也不少。
不过vivo也面临了一个困境,涞水的文玩核桃大多数都是从食用的文玩核桃树嫁接成文玩核桃树的,经常盘文玩核桃的一看:对是不错,就是皮质稍微差了一点。vivo虽然量上去了,但是却一直被认为是低端系列,难登大雅之堂,也就是调不太高。所以也就面临向上走,品牌的调性一直都是中等偏下,不好走。向下走,对品牌的调性也不太好。就跟涞水的文玩核桃一样,没办法说成是老树的,但又不想被说成嫁接或者新树的。所以也就有了“上有老,小有小”。
小米与vivo都是如何“突围”的?
说下涞水的文玩核桃是如何突围的?其实涞水的文玩核桃倒也不是说真的皮质就不好,只是相比较老树的差一些,就是平谷的文玩核桃只要不是老树的也一样会差。平谷一看涞水那边做的挺热闹啊,也就开启了大规模量产的模式。这个恰恰是给了涞水文玩核桃一个助攻,因为两者都没有了区别,也就无所谓涞水的或者平谷的了,都是一样的文玩核桃了。
小米使用的方式跟平谷的方式是一样的,也开启了大规模的模式,也就是红米的大规模普及。而vivo因为之前完成了量产的普及工作,品牌基调定了,向下已经没有空间了,就向上走。从而有了iQOO这个子品牌,一听是新名字。就跟涞水的文玩核桃一样,这个是新名字的文玩核桃,其实还是涞水的文玩核桃。不过有个好处,就是新品牌给别人的印象是全新的,向上走会更容易一些。
而小米的普及做的差不多了,但是在向上这块就要有些难度了。因为品牌的基调已经确定了,很难去改观大家的看法,就跟平谷的文玩核桃一样,给大家的基调就是平谷的文玩核桃跟涞水的没啥区别,也就没有特色了。其实还不如换个方式,像iQOO那样,虽然还是平谷的文玩核桃,但是毕竟是全新的,从而向上也就容易一些。就跟之前的老树文玩核桃一样,刚开始就认为不错,自然也就是不错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