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大行上半年“成绩单”:工行净赚1686亿元 建行净赚1557亿元

null

作者|王晓曦

编辑|西贝

国有四大行中,工行建行率先交出“中考”成绩单。

从中报来看,今年上半年,这两大行净利润增速均超5%,不良率较上年末均有下降。

具体来说,截至6月末,工行实现净利润1686.90亿元,同比增长5.0%。不良率较年初下降4BP至1.48%,连续10个季度下降。建行实现净利润1557.0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59%;不良贷款率1.43%,较上年末下降0.03个百分点。

在8月29日召开的中期业绩发布会上,针对LPR的影响、房地产开发贷收缩、入股锦州银行、托管包商银行、分红计划等热点问题,上述两大行管理层还做了一些解答。

1

关于LPR对息差(NIM)影响

(8月17日,央行发布公告称,决定改革完善LPR形成机制。当时,不少分析认为,在贷款利率市场化改革之后,由于贷款利率趋于下滑,银行的息差会趋于收缩。)

工行行长谷澍:LPR的实施对工行NIM有影响,但是影响是有限的。我从两点来解释一下:第一LPR的应用在工行并不是最近才开始,工行自2013年LPR集中报价和发布机制启动开始,就在行里面推广应用LPR,在这个方面已经有很多实践经验。今年上半年,新发放LPR贷款占我们全部新发放贷款的48%,这个数字是一万四千多亿,特别是公司贷款应用LPR已经非常熟悉。所以这次央行推广使用LPR,对于工行来说并不是一个很新鲜的事情。

第二点解释,对于工行来说,决定工行NIM水平的,并不是去跟每一个客户去谈利率定价多少?是定高一点还是低一点?工行是按照风险定价的原则去定价的,不是跟客户像买卖白菜一样讨价还价。决定工行净息差水平的主要是靠资产端和负债端的经营特点。工行的资产端是注重结合市场利率走势安排好资产结构、调整资产久期,即靠的不是跟每个客户去讨价还价,而是在大类资产的配置上,结合市场利率走势,看准走势,摆布好结构,控制好流动性风险;负债端也不是通过压低存款利率水平来降低负债成本,而是通过拓宽客户基础来拓展低成本资金来源。

建行首席财务官许一鸣:LPR对该行有所影响,但影响比较小。根据他们的测算,今年预计影响建行约1亿元的利息收入,明年加入存量之后,影响会相对大一些,对银行的利差管理和收益率水平会构成一些影响,但只要是市场化的东西,我们就无所谓,大家都是一样公平的。

现在人民银行要求三个阶段,三季度达到新增贷款LPR定价比达到30%,年底要达到50%,明年达到80%。建设银行比较认真严肃地在执行央行的要求,现在新增贷款LPR定价比例已经超过50%了,达到56%。计划三季度贷款LPR定价肯定超过30%。

2

关于资管业务

工行副行长谭炯:上半年工商银行资管业务保持了平稳的发展,而且还在有序地推进经营转型。一方面,经营上总体是平稳的。从规模来看,继续保持市场的领先优势,上半年工行非保本理财产品的余额是23300亿,保持市场第一。从收入情况来看,虽然收入受资管新规和市场波动的影响,同比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但收入总量依然保持市场第一,相对市场总体而言我们受的影响是可控的。

另外,上半年在推进转型过程中,工行有序地安排了新规产品的发行。截止到上半年工行符合新规要求的产品余额接近四千亿,占全行理财产品余额的17%。而且从收益情况来看,工行符合新规的理财产品,上半年的业绩表现整体是优于整个市场的业绩基准的,表现出很强的市场竞争力。

未来样保持资管业务的领先优势?工行要坚持好持续深化大资管的发展战略,努力抓好四项重点工作。第一是稳固发展。合理安排老产品的压降,安排好新老产品的有序衔接,包括未来新的发展模式的有序衔接。第二是重点加快转型,加快推进销售、产品、投研、风控、运行估值、组织架构等等这六大体系的建设,重点是加强投研驱动,丰富投资策略,积极探索包括股权类、混合类、衍生类以及私募产品在内新的产品布局。第三是进一步防范风险。坚持全面和有效的穿透原则,来进一步加强对底层资产的监控;坚持简单透明可控的原则,加强对合作机构的管理和监控。第四是要强化协同,要把工行现在的综合化、国际化经营优势充分发挥好,从而在客户拓展、资金募集、资产组织、风险管理方面发挥好集团的联动效应。

工银理财公司的发展情况:目前工银理财在机构的设立、产品的创设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先发优势。当前工行正在推进工银理财和集团资源整合,考虑进一步加快理顺子公司和集团在渠道销售、产品布局、投研、风控、系统运营、考核评价、区域理财、境外发展等八大方面的关系,从而努力发挥好1+1>2的优势,确保工银理财起好步,开好头。其中,工行着重加强投研团队和风控团队的建设,进一步提升工银理财的市场竞争力、风险控制力、金融创新力,打造全市场知名的工银理财品牌。

建行有关负责人:建行严格地认真地在执行监管部门理财新规的要求,所以6月3号第一家开业成立了理财子公司,这是我们响应监管要求的一个具体行动。对于建行在整个理财业务发展以及未来资管业务发展上,我们基本设想是需要构建大资管的概念,要构建一个大资管的体系,然后在这个过程中既有序健康地推进理财子公司的良性发展,同时也要按照监管的要求来处理好过去的存量理财业务相关问题。涉及到存量业务,特别是非标这一块,市场非常关注,监管部门也有明确要求,我们非常慎重,现在正在做方案,这块方案做好了以后,我们会向社会披露。总体来讲,这个方案我们将会本着有序来过渡。

3

关于“锦州银行”、“包商银行”

(今年5月24日晚间,建行发布公告称,银保监会决定自2019年5月24日起对包商银行实行接管,并成立包商银行接管组。建行接受接管组委托,托管包商银行业务,托管期限为一年。同时,今年7月28日,工行发布公告称,通过子公司工银投资出资不超过30亿元人民币受让了锦州银行10.82%的普通股股份。)

工行行长谷澍:关于投资入股锦州银行,我们遵循了两条原则:一是按照市场化、法治化的原则出资;二是不确定性要可控。

从价格和估值来看,此次工行受让的股份占锦州银行普通股股份的10.82%。这个价格一是要将外部审计机构最新一期的审计结果作为基数;二要在这个基数之上,参照与锦州银行同类型上市公司的估值,对价格进行重估修正;三是还要进行严格的尽职调查。在此基础上最终确定我们的出资价格。目前,我们正在等待外部审计机构的审计结果。

在人员方面,锦州银行对外公布任命的魏学坤等4名具有工行履历的新管理层,是锦州银行根据公司治理需要,通过市场化方式选聘的,目前正在和工行办理离职手续。

对于不确定性要可控:本次投资上限为30亿人民币,对工行集团的影响较小。此次投资由工银投资出资,工银投资以往在非银行领域的其它企业方面做过多笔类似的入股投资,由工银投资来出资,与母行风险是隔离的。

本次投资是工行服务国家金融供给侧改革,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而做出的投资事项。关于后续投资计划,锦州银行在本次交易后会维持独立的公司治理体系,未来是否进行增资是由锦州银行董事会决定的,目前我们没有要披露的消息。

建行有关负责人:这三个多月的时间,托管工作进展的非常顺利,也很有序,是符合预期,甚至是超预期的,各方反映都非常好。

包商银行的监管和托管是中国人民银行和银保监会按照市场化和法制化的要求实行的一种市场化的处理方式。至于对于类似这样一些中小金融机构或中小商业银行的处理方式是可以多种,相信大家也已经关注到,对于现在除了包商银行实行托管方式以外,锦州银行已经有了一种新的处理方式和模式,我想这种方式和模式都是有利于来处理这些金融机构相关的问题,都是可以作为一种方式来办理的。至于哪一个方式最好,我想只要有利于平稳有序地处理相关机构的问题,应该说就是合适的。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