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咳、咳,当您咳嗽、咳痰时长超过2周,或痰中带血,需警惕感染肺结核,建议到医疗机构就诊。
3月24日是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中国今年的主题是“生命至上 全民行动 共享健康 终结结核”,旨在突出我国坚持生命至上理念,引导社会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呼吁全社会共同行动起来,携手终结结核病的流行,共同捍卫人民群众的健康。
终结结核病,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您可以做的,就是从阅读这篇文章开始。
认识结核病
结核病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疾病,早在公元前8000年就已经有人类患上这种疾病,它是由“结核分枝杆菌”(以下简称:结核菌)引起的慢性传染性疾病,会侵蚀除牙齿、指甲和头发外的人体所有器官,尤其钟爱肺脏(肺结核),占各器官结核病总数的80%-90%。
想不到吧,结核病作为一种比人类历史都要古早的疾病,直到21世纪还没有被完全消灭,它的“厉害”,远超你我的想象。
▲重庆市结核病防治所所长范君
范君提醒广大市民朋友:结核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1个传染性肺结核患者每年平均可传染15人,对个人和社会危害极大;结核病患者不彻底治疗会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特殊群体,如学生患者,可能会影响学校正常的学习、生活秩序。
空气、灰尘、口水等,都是结核菌的传染载体,所以当痰中带有结核菌的传染性结核病患者在咳嗽、打喷嚏或讲话时,结核菌会随着飞沫播散到空气中,健康人可因吸入患者喷出的带有结核菌的飞沫核而受到感染。
所以,到公共场所或者人流密集的地方,最好还是将口罩戴上吧!
有这些症状,可怀疑感染结核病
呼吸系统相关局部症状:咳嗽、咳痰,约1/3病人有不同程度咳血,有的患者可有胸壁刺痛,随咳嗽和呼吸而加重。
全身症状:午后低热、乏力、食欲减退、体重减轻、盗汗等,病情进展急剧时,可有高热。
感染结核菌,就患结核病了吗?
NO!结核菌的感染不受年龄、性别、种族、职业、地区的影响,任何人都可感染结核菌。但是,人感染结核菌后不一定都发展成为结核病人,大部分处于潜伏感染状态,即潜伏感染者。潜伏感染者没有传染性,只有发展成了肺结核病人才具有传染性。人体感染结核菌后,在一生中发生活动性结核病的概率大约为10%,其中大多数(约70%)发生在感染后最初的两年内,其余则发生在免疫功能低下时。
抗结核药物,依旧是结核病的主要治疗方法!
大多数敏感肺结核患者是可以治愈的,它既不会遗传,治愈后也不会有后遗症。采用抗结核药物治疗,是现代结核病最主要的治疗方法,疗程一般为6-8个月,其它治疗方法均为辅助治疗。
敲黑板,此处划重点:肺结核患者一定要规律服药,且完成固定疗程。如果服药不规律,很容易出现耐药,甚至治疗失败。
此外,您还需要:
(1)生活有规律,注意休息,不要过度劳累。
(2)一定要注意膳食营养。肺结核属于慢性消耗性疾病,该病对机体的消耗能力强,所以在日常饮食中应增加富含营养的食物。
(3)注意环境和个人卫生,不要随地吐痰,不近距离对他人咳嗽、打喷嚏和大声说话;出门戴上口罩,尽量减少到人员密集的地方,比如商场、公交车、地铁等。
(4)心态要放好,有利于免疫力的恢复。
如果学校发现肺结核患者,应该怎么办?
已患病的同学应主动向学校报告,不隐瞒病情,并尽快接受正规的抗结核治疗;与肺结核病人密切接触的同学不管有没有出现肺结核可疑症状,都须听从疾控中心和学校的安排,尽快到指定医疗机构进行检查;教室或宿舍立即消毒,并保持开窗通风。
学生应如何有效预防肺结核?
范君表示,首先要及早发现周围的肺结核患者并协助其治愈,采取自我防护措施,尽量减少在通风不良的人群密集场所活动。进入较高危险场所时,建议佩戴医用防护口罩,如医院、结核科门诊等。
其次,增强自身免疫力。因为感染结核菌后发病与否与机体的免疫力密切相关,所以要规律生活、加强锻炼、合理膳食,保持心情舒畅,提高机体免疫力。
另外,要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开窗通风,不随地吐痰,咳嗽打喷嚏掩口鼻,避让他人,减少结核菌传播风险。
最后,做好自我监测,一旦发生肺结核病时,能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减少对健康的损害。(文图/李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