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市公安局办公室档案处里,有一间面积不足60平方米左右的安静小天地,一件朱红色的裱糊大案,一面承载希望的“纸墙”,一群兢兢业业的修复师和一摞摞封存近百年的案卷。北京市公安局办公室档案处民警朱警官是如今档案修复工作室的技术带头人。他说,这张朱红色的大案,是按照故宫修复标准制作的。
刘雪立是北京市公安局档案修复工作室的一名修复师,在修复室干了13年。对于她来说,工作的每时每刻都是在一丝不苟中度过的,修复的每一个步骤都要做得完美无缺。采访中,北青报记者看到,刘雪立穿着工作服,勾着腰,用竹片刀挑起泡过水的档案,轻轻剥离分页,刷上浆糊,纸张完整处她用排刷快速刷过,破碎的地方换上小毛笔慢慢蘸湿。刷浆完成后,她捻下一小片和档案纸同色的宣纸,再用镊子夹起,蘸上浆糊,将档案上的小洞一一粘补,一点点把补纸的边缘摘掉。这个过程中,每隔几秒钟就用喷壶在档案上喷水,以保持湿度,并让字迹逐渐清晰显现。纯手工修复一页档案一般需要刷浆、补残缺、上覆褙纸、棕刷排实等20道工序。如果档案受损程度轻,刘雪立一天要修复近28张档案,遇上“毛病”特别多的,仅是将粘黏的档案分页、补上洞,就需要近一个小时。“所有的修补工作都完成后,就可以上墙去绷着,经过几天时间,档案就会干透,变得非常平整,然后我们再装订成册。”据介绍,墙板是借鉴故宫博物院的特殊工艺制成,木板镂空的部分糊上20多层宣纸,组成平整的墙面,更透气、便于风干。
北京市公安局档案修复工作室于2001年9月正式成立,承担对北京市公安局办公室档案处馆藏民国时期北京地区户籍底票的抢救修复工作。截至2022年年底,档案修复工作室已抢救修复包括民国时期北京地区户籍底票在内的各类档案资料6100余卷(册)、近63万页。这些档案在帮助人民群众查证亲属关系、查找亲人、办理落户、退休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案例
用修复底票帮老人找到50年前被送养的妹妹
尽管老底票上记载的内容只是基本的户籍信息,但这只言片语却体现着“我是谁,从哪来”这些关乎一个人身份的重要信息,更是亲情与血缘的承载。
几年前,北京西城区丰盛派出所的民警曾经接待过一位来寻亲的老先生。50多年前,王先生的父亲由于家里困难,不得已将刚出生3个月的小妹妹送了人。父母去世后,他作为家里的大哥,总惦记着找到妹妹。
王先生带着50多年前的地址求助派出所。民警据此从档案室里翻出了王先生一家的老底票。上面清楚地记载着小妹的身份情况:何时迁出,迁往何处。
原来,收养她的那户人家也住在丰盛辖区,民警又调出收养人家的底票,发现这家人只有一个孩子,而且上面清楚记录着“抱养”。
循着这条线索,民警费尽心思,找到了王先生小妹现在的联系方式。
过了半个多月,王先生的小妹来到派出所,民警用一张张底票还原了她的生活轨迹,最终,她答应与哥哥相见。
相见时,王先生激动地说,“妹妹终于见我了,真是了了一桩夙愿……”
本组文/本报记者王浩雄实习生罗艾敏
摄影/本报记者王浩雄
统筹/孙慧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