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e you going to Scarborough Fair ?” 初次听到这首歌时,是姐姐正在学习的一首英文歌曲。这是老师让他们私下学习的一首曲子,这首歌也一直在电脑中循环播放。年幼的我被莎拉布莱曼的声音深深吸引,天籁般的嗓音配合着空灵的旋律使我对这首歌久久难以忘怀。
在长大后的一节英语课上,老师为我们播放了《毕业生》这部电影。这部五十年前的电影放到现在也不会过时。电影描述了主角毕业时期对未来的迷茫和对真爱的追求,而我却被电影中的插曲带回了幼时的年代,那个天籁的声音……
电影放映结束后,我迫不及待地回去查了资料,才发现这首著名的《斯卡布罗集市》最远可追溯于十三世纪的英格兰,而斯卡布罗集市(Scarborough Fair)本是维京人作为交换而形成的一个定期集市,在几百年的时间里,每年的秋天持续一个半月。而正是这个神秘的民族,为我们带来了如此优美的旋律。
后来,英国民歌歌手马汀·卡西在原歌的基础上进行了再创作,把它变成了一首非常优美的爱情歌曲。而在1965年,保罗·西蒙来到英国发展,从民谣歌手马汀·卡西那里学习到了这首民歌。随后,阿特·加芬克尔将保罗·西蒙创作的反战歌曲《The Side of a Hill》完美的融入到了《斯卡布罗集市》中,于是就有了史上最优秀的民谣二重唱。
伴随着悠扬的前奏,西蒙和加芬克尔空灵的声音为我们带来苏格兰的气息,而如果细细的品味歌词,就会发现这首优美的歌曲却伴随着一个悲伤的故事:“在幽暗密林中的山脚下,大地还未苏醒,而战争的号角已经吹响;一名士兵擦着枪,将军命令士兵尽力杀戮,为的,却是那早已被忘却的理由。”
西蒙和加芬克尔成长在遍布战争的时代,而越南战争是他们永远的伤痛。这场长达20年之久的战争对当时的音乐人和艺术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们拒绝用枪支而是用音乐和艺术来反对战争,而《斯卡布罗集市》就是在这样的时代孕育而生的。
作者将两个故事结合起来,因为战争,士兵不得不举起枪进行杀戮,而在战场上,他仍旧想象着有一位送信人可以将他的爱,传递给他心爱的姑娘。而在这场没有正义的战争中,青年们奔赴死亡,再也回不去心上人的身边。
同样,这部优秀的作品也被运用到电影《毕业生》的插曲中,优美的旋律承载着毕业生的迷茫。影片中,主角本驾车飞驰去寻找他心爱的女孩子,这时,《斯卡布罗集市》响起。
这部电影所运用到的超前拍摄手法我们暂且按下不表,单单是这一段的配乐就能令人置身其中。据悉,西蒙为了这部电影重新用笛声作为间奏,把迷惘的氛围扩散,带给观众别致的感受。同样是因为这部电影,也将这首歌曲的传唱度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这首诉说战争与爱情的故事就这么流传下来,随着莎拉布莱曼版本的改编,这首歌也逐渐变成了一个等待“true love”的故事。
而瑞鸣演奏的这首纯音乐版本的《斯卡布罗集市》,又带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虽然没有歌词,但在歌曲里,轻柔的前奏引出了大提琴的声音,低沉的大提琴仿佛在默默地诉说着故事,配合着钢琴轻柔的伴奏。置身其中,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十三世纪的英格兰,广阔的天空,无垠的草原,细细品味其中的感动……
文字丨可乐吨吨机
图片丨网络
编辑丨Yvon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