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中国,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简称CSR)的概念几乎无人不知,但是令人遗憾的是,在实践水平上国内企业仍处于较为初级的阶段。同时,不论是企业还是关注者,往往都是只能聚焦于企业捐了多少钱,获得什么称号等等行为。没有注意到企业的社会责任应该与企业的长期发展战略和竞争优势有机地结合才能够生生不息;也忽视了企业的社会责任除了捐献数字后面有多少个零之外,更应该注意企业是否真正投入了智慧在高效推行CSR,而不是低效率地“花钱换荣誉”。
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承担法律责任的同时,还要承担对员工、消费者、社区和环境的责任。我们相信企业的社会责任要求企业必须超越把利润作为唯一目标的传统理念,强调要在生产过程中对人的价值的关注,强调对消费者、对环境、对社会的贡献。而我们也相信,一个商业组织在其经营过程中对CSR的承担不仅仅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能力。拥有这种能力的商业组织可以使其实现社会价值的同时,也能够推动了企业自身可持续发展──这就是CSR竞争力。
企业经营的目的在于创造更高的公司价值,基本的课题就是“增进公司获利”。但是近年来,随着社会关怀、环保议题、公民意识的抬头,衡量公司经营成功与否不在仅只于短期财报数字的增减,更重要的是公司永续经营发展的潜力,因此“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SR)”成为企业营运的新趋势,国际上相关评估指标也因应而生(如:道琼永续性指数DJSI、伦敦股票交易所体系下的FTSE4Good),反映出企业社会责任不仅是社会期待,更是未来的投资潮流!
但是企业社会责任(CSR)在推广过程中,往往不仅无法有效达到企业回馈社会的美意,公司也无法从CSR回收该策略应该为公司带来的长期价值创造,其实CSR不仅“助人”也是“利己”。员工CSR参与度不高,往往是因为员工无法清楚认知CSR策略和个人职能发展与公司未来展望有何明确关系。企业在CSR策略拟定上,通常都必须先经过严谨的效益评估;有了这些分析基础,公司高层可以更清楚了解到此举在展现企业回馈社会的诚意之外,还能替公司营运带来多少实质帮助。此外,这些分析评估也可让企业在内部沟通方面,让员工了解CSR不仅是单纯的公益行善,对公司与员工本身也有实质的正面影响,真正达到社会、公司、员工“三赢”的局面。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有助于解决就业问题。除通过增加投资,新增项目,扩大就业外,最重要的是提倡各企业科学安排劳动力,扩大就业门路,创造不减员而能增效的经验,尽量减少把人员推向社会而加大就业压力。过去只有ISO9000和ISO140000国际认证,现在对企业社会责任也有了一个旨在解决劳动力问题,保证工人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的国际认证标准体系。这一标准明确规定了企业需保证工人工作的环境干净卫生,消除工作安全隐患,不得使用童工,等等,切实保障了工人的切身利益。现在众多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努力获得ISO8000国际认证,不仅可以吸引劳动力资源,激励他们创造更多的价值,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管理可以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获得美誉度和信任度从而实现企业长远的经营目标。从这个意义上说,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有助于解决就业问题。
天狮集团认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有助于保护资源和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企业作为社会公民对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而企业履行社会责任,通过技术革新可首先减少生产活动各个环节对环境可能造成的污染,同时也可以降低能耗,节约资源,降低企业生产成本,从而使产品价格更具竞争力。企业还可通过公益事业与社区共同建设环保设施,以净化环境,保护社区及其他公民的利益。这将有助于缓解城市尤其是工业企业集中的城市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严重,人居环境恶化间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