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针拨回2013-2014赛季的马德里竞技,当时的“床单军团”翻过了皇马和巴萨两座大山,在夹缝中斩获了联赛冠军,虽然欧冠决赛饮恨收官,但丝毫不阻碍成为一个辉煌的赛季,主帅西蒙尼的事业也走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当人们憧憬这个朝气蓬勃的“西超第三级”能打破“皇萨”的垄断,建立一个新的王朝时,马竞往后的发展并未如人意——2018-2019赛季,对于马竞来说是一个争议满满的赛季。早早退出了联赛与欧冠的竞逐,当家球星的出走纷扰,主帅战术的屡遭质疑,让球迷心碎。
事实上,比起那个辉煌的赛季,现在的马竞在转会上的投入力度要远高于当时。而随着梅西的日渐老去和C罗的出走,马竞理应在联赛中更具有竞争力。然而西蒙尼的球队却日渐失去了昔日的锐气,这是为什么呢?
本期笑谈极限1v1,就与大家一同探讨,13-14的那支马竞和现状的马竞到底有什么差别,为什么14年的辉煌后,马竞加大投入却并没有从此腾飞?

【精算时代vs金元时代】
13-14赛季,其实是马竞引援投入策略的分界线。
1.14年前:精打细算的马竞
从西蒙尼上任到联赛夺冠赛季,马竞在转会市场的策略一直是低买高卖,通过高价出售球星(法尔考)、中间商赚差价以及“空手套白狼”方式获得转会收入。
比较经典的例子有:以700万欧元签下阿尔德韦雷尔德,一个赛季后以1400万转会至热刺以及13年夏窗签下自由身的德米凯利斯,随后直接以500万欧元的价格卖给曼城,这种策略延续至今,本赛季把此前以自由身加盟的马丁斯以3000万卖至摩纳哥,净赚3000万欧元。
2.14年后:雄心勃勃的马竞
经历了2013-2014那个疯狂的赛季后,加上舆论上的推波助澜,马竞不仅成为了西甲三强之一,也大有鱼跃成为世界第三极的有力竞争者。
2014年夏季转会窗口是马竞转会投入爆发式增长的开端,马竞在失去费利佩、科斯塔、库尔图瓦、比利亚这些联赛夺冠的中流砥柱后,当时接连买入了格里兹曼、曼朱基奇、切尔奇等价格不菲的球员进行补强,当中3000万欧元引进格里兹曼成为了队内标王,但从现在看回头,当时格里兹曼的转会价格实属“白菜价”。
3.首次大投入未如理想
令人失望的是,高投入并未能带来高收益,与此前赛季相比,2014-2015赛季可谓是马竞内忧外患的一个赛季,一方面欧冠艰难闯过勒沃库森后再次败在同城死敌皇马的脚下,对于球队来说无疑是身上撒盐,而队内赛季初引进新援除了格里兹曼外,其余均无一人能适应西蒙尼的战术需求,马竞首次爆发式的转会投入基本以失败告终。
| 赛季收入总额(百万欧元) | 总排名 | |
| 2011-2012赛季 | 107.9 | 23 |
| 2012-2013赛季 | 120 | 20 |
| 2013-2014赛季 | 169.9 | 15 |
| 2014-2015赛季 | 187.1 | 15 |
| 2015-2016赛季 | 228.6 | 13 |
| 2016-2017赛季 | 272.5 | 13 |
| 2017-2018赛季 | 304.4 | 13 |
此表格为德勤足球财富提供的收入数据,从表格可以看到马竞的收入增长在经历了2013-2014这个成功的赛季后开始出现爆发式的增长,每个赛季相比于上一个赛季都有大幅度的增长,收入的增长也是马竞玩转金元足球时代的基础。
【转会思路转变:进一步年轻化】
经历首次爆发式转会投入失败后,西蒙尼修整了建队的思路:
一方面随着金元足球风暴以及自身的收入爆发式增长的情况下,在转会窗口加大投入力度;
另一方面为了成绩考虑,清洗了竞技状态下滑以及与之战术相悖的球员,同时大力引进当时欧洲炙手可热的新星,意在实行年轻化的建队思路,当年马竞夏季引援花费高达1.395亿欧元,位列西甲第一,同时依靠转卖球员收回1.04亿欧元,实际上在转会窗的净投入只有3550万,在高投入的背后蕴藏着精打细算的商业头脑。与此同时注重冬窗引援,引进符合西蒙尼战术理念,可在场上作为战术奇兵的球员。
马竞大刀阔斧的调整得到了回报,2015-2016赛季欧冠赛场上,马竞一路高歌猛进,披荆斩棘,连克巴萨和拜仁,时隔一年再次闯入欧冠决赛。
虽然宿命再次和马竞开了同样的玩笑,使得马竞未能圆梦欧冠,但对于球队建设的改造来说,成果收效显然是值得肯定的。吉梅内斯、卢卡斯、托马斯、萨乌尔、科雷亚等青年才俊迅速崛起并占据重要的地位,刮起了青春风暴,加上中生代的格里兹曼和萨维奇以及老将加比和戈丁,成为一支结构年轻化的队伍。而且冬窗引进的托雷斯、科雷亚和奥古斯托等球员都在漫长的赛季中拥有重要的战术作用,双管齐下使得马竞重回欧洲之巅,并且整支球队展现出蓬勃向上的朝气。
【为何马竞大投入后反而无法重现辉煌?】
然而马竞并不能凭借着上升的势头在进一步,原因在于转会窗口的大投入并不能呈现正向相关的收益,与1314赛季强人如林相比,从2014年夏窗至今,马竞的引援除了格里兹曼外,都未能表现出预期的效果,大部分引援只在马竞效力1-2个赛季便被转让出售,连此前的队内标王,被寄予厚望的勒马尔来到卡尔德隆后表现也是不温不火,新援在西蒙尼手下如此挣扎的重要原因在于-西蒙尼战术的局限性和苛刻性。
守强攻弱一直是马竞在西蒙尼治下的竞技表现,从首次闯进欧冠决赛的那一个赛季,西蒙尼抓住了当时的战术潮流——高位逼抢战术的最后一波红利,加上球员身体和技术状态都处于巅峰的情况下,尚且不能毕其功于一役,夺得欧冠冠军。此后西蒙尼大部分时间都处于吃战术老本的状态,并没有改变以及提高自己的战术思路,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1.进攻:1314的科斯塔vs后面所有前锋
2013-2014赛季马竞不仅拥有全欧洲最坚硬的盾,而且还拥有全欧洲最锐利的矛,可谓攻守兼备。当时科斯塔的表现可谓是一名现象级前锋的表现,在西蒙尼的战术中,他既能成为发起高位逼抢的第一道防线,又能为球队攻城拔寨,成为马竞进攻中最有力的保障。
然而失去了当年现象级前锋表现的科斯塔,马竞阵地战创造性不足,缺乏多种进攻套路,阵地战效率低下的问题开始暴露出来,马竞长期陷入了进攻乏力的局面,无论是后来的曼朱基齐、J马丁内斯、加梅罗还是归巢的托雷斯,都未能达到当年科斯塔的作用,因此前锋换了一拨又一拨都未能彻底解决锋无力的问题,归根到底是西蒙尼在进攻调教上的不足所导致。
2.防守:过于强调个人能力vs现代防守层次
马竞最初的防守战术主打高位逼抢,以体力、单点逼抢、防守速度和强调防守纪律性为一体。虽然防守成效显著,但是对于球员的消耗过大,必不可能长期坚持,胡安弗兰在接受塞尔电台的节目就提到过在西蒙尼手下踢球是一件非常累的事情,图兰转会到巴萨时提过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在西蒙尼手下踢球消耗过大。
其次西蒙尼的这套防守战术对于球员的能力要求较高,强调个体球员的能力并非利用富有层次感的站位和切换来维持,所以在西甲漫长的联赛中结果尚可但在欧冠顶级赛场上已经大不如前。
3.球员培养及适应性
结合前面两点,西蒙尼对于球员适应战术的要求极高,对于前锋而言,既要符合防守战术的需求,提供压迫性以及侵略性,格里兹曼最初加盟马竞就极其不适应西蒙尼的战术要求,随后把防守练出来后才能更进一步,对于格里兹曼这样具有天赋且可塑性高的球员才能在西蒙尼手下成长以及进阶。
但是对于曼朱基齐和加梅罗这种技术能力以及风格几乎定型的球员来说,只能成为过客。因此马竞的引援越发注重年轻化以及可塑性,把引援的重点放在了欧洲炙手可热的新星上,例如去年的勒马尔以及今年的菲利克斯,都是花费大笔价钱签下。
其次西蒙尼对于球员的培养也存在问题,对于防守球员的打磨极佳,但是对于进攻球员,尤其是技术球员的培养却被认诟病,前有盖坦后有勒马尔均未能在西蒙尼手下大放异彩,连以往灵性十足的萨乌尔以及科克在西蒙尼的执教下越发平庸。
【结语:金元时代下马竞何去何从?】
现时马竞依靠着自身的造血能力搭配财政收支平衡的球员买卖在这个疯狂的金元足球时代尚能保持一定的竞争力,爆发式的转会投入是建立在一笔笔精打细算的买入卖出的基础上,这是值得金元时代的足球俱乐部所效仿学习的策略。
但青训式的井喷并不能视为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并非每个位置都能依靠青训持续造血,例如左右边后卫的困境便迫在眉睫。金元时代球员信息越发公开透明,每一名富有前景的青年才俊都已经漫天要价,这点从马竞今夏花费1.2亿刮彩票就可得知现在金元风暴多么疯狂。假若马竞无法保证大手笔引援的质量,新援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并且有所增值,那么马竞以后的金元足球时代的道路将会越发艰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