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可能生活,为可能生活
——华夏基石e洞察总编、华夏基石高级合伙人、副总裁宋劲松为“泽明书院”所作新春献词
我们多数人被迫完成一种城市化生活的转型,我们多数人选择背井离乡而迁徙入城市,我们多数人在并非自己所曾经熟悉的逼仄空间里滋蔓成一种心灵孤岛。曾经的传统熟人社会的那份彼此关注、关心和关爱的情感,越来越被陌生人所组成的世界而陌生化。生活也越来越呈现“有交际而无交往”的状态。
身于城市化语境中,各种价值冲突的喧嚣,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如何延续或自我更新,割裂状态下的城、乡文化如何之共存生?在一个不同价值相互纠结的问题化的时代,在盘根错节的复杂生存境遇中,我们一次又一次陷入了精神层面的困境,可以说,我们的身份是含混晦涩的,我们当下生活所显露的问题,对出路所在的解答也因此而愈加急切。如何追问这一切何以会发生?又何以会在我们身上发生?泽明书院开启了一个新视角、新思考以及新理解。
而处于命运性转换中的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毋容置疑,但我们也不无恐慌的是,一些有必要在伦理道德上持守的最为素朴的东西,一些作为维系共同体的根基性的东西,已被卷入了唯物是从、唯利是从的庸常价值观中,曾经有着共同体内部共通的道路似乎正在中断。我们不能把它简单粗率地理解为社会变革中必须付出的代价,从根本上说,一个国家的精神特质,总是与它自身的根基相关,中国的持续发展,必是一个国家在整体意义上的发展,中国的发展与中国文化的根脉命运性相关。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此亦代表着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激励中华民族不断创新、不断前进的思想源泉。然而,这种朝向可能生活的“维新”又当如何展开?这是一个对中国命运深度思考及新文化转型不可回避之命题。
技术主义支配下的商业社会人心漂浮、热闹喧嚣、根基脆弱,泽明书院以乡村关怀为根本,重思再造故乡及安身立命之事,虽为素朴之举实乃奇崛大爱。
诗人勒内·夏尔说“留给我们的遗产没有任何遗言”,是遗产抑或是资产,夹在过去与未来之间的缝隙里,我们要找到让我们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更重要的东西。
坚定地和由一个时代的间隙所带来的困境一起活着,并贡献改善之力。
泽明书院坐落在陕西省周至县哑柏镇昌东村,这里风景优美,民风朴实,自2017年建成即作为乡村图书馆,免费为村民们服务,藏书达6000余册,两年来陆续开展了一系列的文化下乡、科技下乡公益活动。是中国少数民族美术促进会的写生基地,西北农林大学在此设有猕猴桃科技讲习所,并在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的支持下,为陕西和全国的乡村中小学培训书法美术教师。创办人志在联结各方爱心人士,扎根陕西周至张家堡,持续努力,持之以恒,建设一座文化与科技特色的花园村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