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护日记:一起为队员庆祝生日,我们的歌声就是最美的音符

2020年春节,寒风凛冽,病毒肆虐。

万家灯火团圆之际,有一群人他们“逆行”向前,放弃假期,放下家庭,坚守在临床第一线。

他们心中只有一个目标:早日战胜疫情,守卫人民健康。

从1月26日起,澎湃新闻浦江头条栏目推出《医护日记》,记录那些在临床一线为人民健康而战的医护人员。

2月1日是奉贤区中心医院蒋惠佳的生日,晚上7点,休息的医护人员在酒店餐厅为她庆祝生日。 上海仁济医院供图

2月1日,援鄂第八天,武汉的天气晴转多云。今天是彻底休息的一天,我可以放松一下心情,活动一下僵硬的关节。

我在酒店房间里来回踱步,活动活动筋骨:从门口走到窗口沙发处的距离,步子大点十三步,小点十五步。因为距离太近,跳操是跳不动了,来回活动头有点晕。但目前只有在房间里活动不需要带口罩,出了房间门,哪怕在酒店行走都需要带口罩。为了不浪费我们的口罩,我还是选择宅在房间。

今天上海市卫健委紧急调拨的医用防护用品将送达。昨天朋友圈的一封“求援信”引发了大家的关注,很多朋友为我们的工作担忧,纷纷联系我,要为我们提供援助。实际上,这是一则不实消息。

按照郑军华领队的要求,我们上海医疗队采取了最高级别的防护等级,尤其是进入污染区的医护人员,对防护用品的需求更大,所以我们比较缺物资,所幸上海市马上就给我们送来了物资,解决了我们的燃眉之急。我们带着任务来,更要保护好自己。医护人员安全了,才能给病人开展一系列救治措施。

下午,三楼医生群发布了一个消息:在防护措施到位的情况下,第一例气管插管成功完成了。后续的ECMO(即体外膜肺氧合)技术也即将上位。

群里在呼唤熟悉ECMO操作的护士。我们仁济医院监护室护士吴文三是一名具有丰富经验的ECMO带教老师。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将面临更繁忙的工作任务。

我今天早上在餐厅碰到他,看到他已是一脸憔悴。昨天是他值夜班,现在夜班回来,短短几天,他已经工作了四十个小时。

他说已经接到电话,晚上要去加班做特护管ECMO病人了。这意味着他要连续上两个高强度的夜班。对于他的忙碌与憔悴,我感同身受。后续他还会很忙。真希望他在坚持工作的同时,也要注意好自己的身体!

今天其实也是奉贤区中心医院的蒋惠佳老师的生日。晚上7点,休息的医护人员在酒店餐厅为她庆祝生日,大家一起分享了她的生日蛋糕,陪她度过了一个难忘的生日。借用队长助理张明明老师的一句话:“虽然没有篝火,但我们可以用手机为她照亮整个夜晚;虽然没有动人的音乐,我们的歌声就是那最美的音符。”

病毒无情人有情,我们第一批医疗队是一个温暖的集体,有一心为队员着想的领队,有永远冲在第一线的组长,有认真工作的医护人员,有认真负责的后勤保障老师......在病毒面前,我们无所畏惧。

(澎湃新闻记者 陈斯斯 整理)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