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位于339电视塔与万象城这两片繁华区域之间,有这么一个几十年都没大变过的老成都街区。上了年纪的都会喊它“420厂”、“双桥子”等等,而且这一片的街道名字大多都包含了“双”字,它就是我们今天的主角,双桥路街道。
谁能想到很早以前双桥子这里是一大片良田,还有两条相邻不远的水渠,一条灌溉今天万年场的农田,一条灌溉今天牛市口的农田。据袁庭栋老爷子的《成都街巷志》考证,清咸丰元年(1851),当地农民在这的两条小渠上同时用石板搭起了小桥,故而周围就把这一片区叫作“双桥子”。
后来国家在这兴建大型军工企业新都机械厂(亦称四二〇厂),制造航空发动机的。1985年在四二〇厂宿舍区中形成了这么一条主干道,工人们都习惯称之为“上班路”。
后来逐渐就发展成了现在横贯一环路与二环路的一条街道,1962年正式命名为“双桥路”。
从其历史发源来论,这里原来是四二〇厂宿舍区,老时候的宿舍区都是生活所需一并到位,吃喝拉撒睡一应俱全。
从学校到医院,从菜市场到茶馆、牌室都是样样具备,一直到今天,很多东西都保留了下来,整个双桥子自成一套“生态系统”,新旧生活的足迹都能在这探寻到。
● ● ●
一些生活的日常
从早上开始,小学和菜市场一定是老街区最热闹的地方。那么不得不提的便是这双桥子的子弟校:成都市双林小学。
作为曾经的学子,我还是跟着它生活了不多不少刚好6年。每一天的开始,都是由早上孩子们上学的嘈杂声开启的。
课间操的音乐,准点把睡懒觉的居民叫醒,到了晚上的下班高峰期,也是放学的高峰,又会再次把路围得水泄不通。
而且一般这个时候,好多娃娃还不得走。做啥子喃?当然是买玩具、零食三!
小时候最喜欢各种卡片、弹力球,还有小人偶、胶泥也是要耍得飞起。
家长还没来的时候,还会偷偷用零花钱买些不让吃的小零食,五毛一包的唐僧肉、猪宝贝都是一代又一代人的回忆,现在的辣条都是它们的子子孙孙辈了。
老街区的便利,在于做啥子都很近,下楼走两步就能理个发,采个耳,简单又撇脱。不仅便宜,而且老师傅的手艺是几十年看到过来的,都是街坊,好多人从小学到出去读大学都是在这剪的头发!
经常都能听到那几句熟悉的话,“哎呀,都长这么大啦,小时候给你剃头才那点儿高。”
生活上的一些老手艺,仍然还存活在这儿的环境当中。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修鞋的、修伞的、修表的,老一辈勤俭节约、修补物件的习惯是养了一辈子的。有需求就有活路,这些老师傅早就凭借自己的手艺留住了一波又一波回头客了。
修补完东西唠两句家常,看着快到饭点儿了,走两步就是农贸市场,各种小商小贩都集中在这,不管是炒个时蔬还是整一条水煮鱼,需要的食材都能在这找到。
天气转热可以买点凉菜配春卷,这一片区的北方人多,所以还能看到好几家面粉店,自己买回去和面,包点饺子抄手也是不错。
自己不想在家泡泡菜,有现成买;豌豆、玉米不想剥,老板些都给你准备得巴巴适适。
双桥子的万年农贸市场,正是所有社区菜市的典例,与盒马鲜生一类的商场型菜市最大的不同之处,便是砍价。从小孩到老年人全都会经过与商贩的博弈训练,为的是那几分几毛吗?不全是,但我觉得更多的,是一种心理战术的能力培养。
几处不变的坐标
除了隔壁新华大道上的新华公园,雕塑公园一定是双桥子人民心中的最深刻的公园回忆。从前经常是家长带着孩子来耍,大人坐一边喝茶看川剧,小孩子就在里面坐摇摇车、爬雕塑。
十多年没来过这里,已经从公园,变成了茶园,各种设施也拆得差不多变成了停车场,还好核心的十二生肖雕塑还完整保留下来了,只不过在雕塑之间停满了车子。
不知是运气还是缘分,刚来便看到有小孩一个人在爬龙身,一下子就拉回了夏日午后跟小伙伴一起玩耍打闹的时光。公园里追逐、搞怪是一方面,偷偷去摘别人家院落外面长出的恩桃儿也是大家调皮的曾经。
谈到休闲娱乐的标志建筑有雕塑公园,那么生活上的标志建筑就一定是新华医院了。
位于双桥路180号的这所医院,可以说是见证了四二〇厂的辉煌与黯淡。它承载了太多双桥子人民的记忆与过往,最开始的名称叫四二〇厂职工医院,直到上世纪90年代初期才正式更名为“成都市新华人民医院”。
图源/网络
随着社会的发展,这里的医疗资源越来越好,2011年正式更名为“成都新华医院”,沿用至今。
2018年8月,改制后的成都新华医院在原址上还新建了成都新华医院大厦,并投入使用,大厦共34层,高120米,成为了双桥子最高的建筑。
而最大的文化地标就非“四川工人日报”莫属了。那时候成都东边大厂的宣传干事每周都会往这里穿梭,在这上班还是很洋气的一件事。
那时候,川工报楼下还有个小火锅店,每到周末,厂子的宣传干事都会同报社的编辑记者在这里协调稿子,现如今,也变成了玉双路地铁站。
吃个饭,喝杯咖
双桥路这条不起眼的街道总是有很多神奇之处。在咖啡崛起的当下,双桥路上不到500米的距离竟然连开了4家咖啡。包括特别火的最小咖啡店——缝纫机咖啡,只卖手冲的咖啡店——相对而言需要咖啡,还有科华路第一名的瘾特咖啡二店,和多巴胺咖啡。
开在双桥路最中央十字路口的袁记串串香也算是地标之一了,经历了许多起起落落、时代变迁,一直陪伴在这条街道上。
还有这家开了25年的老牌面馆,全味面馆。
看看挑面灶台,就觉着安心:洁净有序。不像其它面馆面汤自取,跑堂大姐会端上红白茶和泡菜。
猪油、臊子与佐料决定了一碗杂酱面的质量。全味面馆的杂酱面,猪油喷香,臊子由肥瘦间半的肉糜与芽菜炒制而成,佐料均衡。
免费续面是全味面馆的特色,这份大方,让食客安心,吸呼之间,客人们嘴角微扬,面带满足。
拐个弯走两步,就能找到这家生意爆好的集源江湖菜。每次来这吃中餐,每桌必点的椒盐平菇、牙签肥牛,太多招牌菜了,样样都是老成都些检验过的,绝对不得踩雷。
图源/网络
这家老幺牛杂串串香开在三街坊社区里面,是正儿八经的社区串串店。前前后后开了有24年了,一直是这个摊位,住户都换了一批又一批他们家都没挪过位置。
一个是因为大家都喜欢吃他们家的口味,秘制干碟、特色冒脑花、牛杂、牛肚太多好吃的了。二个是因为老板人对,听说几乎整个社区都认识他们家,来吃的小伙子从单身吃到结婚生子的都有,好多老顾客搬了家还愿意开车回来吃,就图一个记忆里的味道。
老街的记忆是一代又一代人生活的痕迹,有人在这里长大离开,有人中途在这里歇脚,有人在这里安享晚年。时间的长短不重要,重要的是去感受。
生活的美学就在生活里,得空的时候走进每一条街道,用脚步去感受城市。走进老成都,去追寻从前的回忆,留下自己的痕迹,感受这座城市带来的温度。
你记忆中最深刻的又是哪条街道呢?
评论区来一起回忆交流一下
编辑丨叶子
摄影丨未标注图片由叶子拍摄
CONTACTS
找到小都
APP丨微信公众号丨新浪微博丨今日头条丨一直播
小程序(YOU点咖啡/YOU成都)丨抖音(游成都)
合作添加微信号
YOUCHENGDUDU
· 欢迎把小都分享给更多的朋友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