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民居建筑丰富多彩,各具特色,最能生动直观地呈现云南民族文化的多样性特征。“一颗印”是云南昆明地区彝族普遍采用的一种传统住屋形式,又称窨子屋,在城镇、村寨、平坝、山区都宜修建,可单幢,也可联幢,可豪华,亦可简朴。由于整个宅院外观方方整整,远观和俯瞰均如一块印章“盖”在地上,所以当地人俗称这种建筑格局为“一颗印”。
“一颗印”的基本形式为“三间四耳倒八尺”,即由正房三间、左右耳房(厢房)各为两间、入口、门墙围合成正方如印,类似改良后的北方四合院。在造型上,正房较高,耳房稍矮。屋顶为不对称的双坡硬山式,分长短坡,长坡向内院,短坡向墙外。有些还在正房对面,即进门处建有倒座,进深一般为八尺,俗称“倒八尺”。
“一颗印”通常都为楼房,为节省用地,促成阴凉,采集光线,往往采用小天井。天井内打有水井,铺上石板,作为洗菜、洗衣、休闲的场所。外墙很高,高及耳房上层檐口。因昆明地属滇中高原,四季如春,无严寒,少雨,多风,日照强,故墙体厚重。
在结构上,“一颗印”建筑大多坐北朝南,大门开在正房对面的中轴线上,门内有门,无侧门或后门。中门平时关闭,来贵人时才开,显示彝族人民热情好客的传统。有些在大门处设有照壁;有些在大门入口处设木屏风一道,由四扇活动的格扇组合而成,平时关闭,人从两侧绕行,喜庆节日打开屏风,迎客入门,使倒座、天井、堂屋融为一个宽敞的大空间。跨过高高的门槛,里面是天井,廊阶铺青石板,大约4米长,1米多宽。院内各层屋面均不互相交接,正房屋面高,耳房上层屋面正好插入正房的上下两层屋面间隙中,耳房下层屋面在正房下层屋面之下,无斜沟,减少了梅雨的侵袭。
在功能上,“一颗印”底层正房的中央一间多为接待客人所用,左右为主人卧室,耳房底层为厨房和猪、牛、马牲畜栏圈。楼上中间正房为祭祀祖宗的祖堂,或诵经供佛的佛堂,其余房间用以住人或储存农作物等。屋内地面一律是用石灰、桐油、瓷粉混合筑就的“三合泥”,使得地面平整而不滑,凉爽而不潮湿。
在装饰上,“一颗印”的厅堂、门楣、门雕、格扇、栏杆图案家家不一样,但都有福禄寿禧、封侯拜相的吉祥寓意。门楣刻有日月、鸟兽等图案,封檐板刻有粗糙的锯齿形和简单的图案。屋脊中部及两端有简单的起翘及起拱,山墙的悬鱼、屋檐的挑拱、垂花柱、梁枋、拱架等也雕刻有牛羊头、鸟兽、花草等线脚装饰和连续图案浮雕。在屋檐下的垂柱和隔板上刻有多种纹样图案,垂柱下端的牛蹄上刻有山和马牙形,蹄头上刻有河流纹样,蹄尖朝内,以示招财进宝。垂柱尾端饰有线团形、灯笼形、牛头和牛嘴形图案,以示驱邪。墙壁隔板用镶条和装板榫镶而成,有的用镶条拼嵌成图案,有的将隔板镂空成“米”字形,或山川、日月星辰、羊角、鸡眼、篱笆、鱼刺、花瓣等纹样。室内锅庄石上及石础、石门槛上雕刻怪兽神鸟、卷草花木等彝族传统图案。门窗隔扇及室内木隔花纹、小花格窗等,极富建筑装饰效果。
从公元初的东汉至13世纪的南宋,随着内地汉族大量迁居入滇,内地建筑风格和工艺技术不断传入云南,使得地方传统建筑与内地文化风格相互交融,产生了新的居住建筑形式,并随着时代的发展日益深化。尤其是元代以后,文化交流进一步扩大,汉族人口剧增,云南汉族民居建筑越来越多,在汉族集中的城镇,汉族民居建筑已成为主流。
街市、民居既具有鲜明的内地汉式风格,又有云南地方特色。这些民居建筑的格局一般为:木构架,三开间,前厦廊,楼房,土墙,双坡瓦顶,前重檐,后单檐,后、左、右是硬山封闭,前檐楼为木窗,重檐下廊为木质门窗。此时,“一颗印”的雏形已经显现。至清代,“一颗印”建筑基本形成。
老昆明有句顺口溜:一家炸鱼全院香,一家有事全院忙;一家吵架全院劝,一家被偷全院乱。旧时,昆明的百姓,无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都喜爱建盖合院式民居。一户人家几代人住在一起,其乐融融。一座四合院把一家人凝聚在了一起,成了血脉相连的大家庭扯不断的根。
“一颗印”式民居建筑,是一种具有典型地方特色的文化遗产。带有浓厚地方特色的民居建筑,有利于我们了解和研究当地历史及民俗民风的形成、自然环境的变迁、生产力水平、经济发展状况等。作为与先人对话的桥梁,从中去体会领略先辈的智慧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