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摆脱懒惰的过程,就是在促进心智的成熟

能够促使我们心灵成长、心智成熟的行为方式就叫做爱,而反之,则是为了原地踏步、维持现状而不做任何改变的行为的本质就是懒惰。

作者在结尾处提到爱的对立面就是懒惰。这种懒惰无处不在,没有人能真正摆脱它,但是那些能够想方设法去摆脱懒惰的人,无疑就会逐渐了解所谓“原始”本能的行为,并且随着自我了解程度的加深,他们的行为也将逐渐走向成熟。

能够进行自我拓展及自我完善的人,内心是笃定的,有信念感的,因此,他们也会愿意帮助他人去摆脱懒惰的行为。而那些因恐惧改变而故步自封的人则会寻找一切理由来为自己外露的懒惰行为披上合理的外衣。

作者认为“邪恶是运用一切影响力阻止他人心智成熟与自我完善的行为。”

在人们的潜意识中,既渴望成长,希望获得比现在更加成熟的心智,同时又惧怕自己在成长这场变革中会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归根结底,懒惰(即保持现状)的原因是恐惧感在作祟。

恐惧未知领域、不确定性、失去掌控感等等,甚至因为恐惧面对挑战时即将付出的艰辛、恐惧成长必须要伴随的持续思考,这些都会让人在通往成熟的里程碑之前就放弃自我成长这件事。

因此,作者提醒我们,“一个人的心智越成熟,就越是能够察觉到自身的懒惰;越是自我反省,就越是能找到懒惰的痕迹。”

提到懒惰,其实我自己也在反思为什么现在才开始看这本书。这套《少有人走的路》是我在看过第六册之后,买回来的。因为一直想着要从头到尾看完,才能最大限度地保留我在这段阅读中接收到的信息。(顺便说一下,不论是之前看毕淑敏的书,还是斋藤孝的书,我都习惯一次性读完)。

但是之前又没有腾挪出足够阅读完一整套书的时间,所以这期间都被零零散散的其他读物给覆盖了。这也就是为什么一直想读这套书、却一直没有读的原因。

其实我自己非常清楚,我虽说没有闲置的书籍,但具体到针对每本书喜爱的程度,也是有些区别的。而有些书却是我明知道读过后会有所收获,却迟迟没能开始阅读。

对于作者所提出的“越是反省,就越是能找到懒惰的痕迹”这个观点,我毫不怀疑。因此,只要开始自我反省,我们就会逐渐从懒惰、走向自律、自我拓展、自我完善、拥有成熟的心智。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心智成熟也意味着拥有足够的认知水平、观察力、分析力、决策力、能够解决更多实际问题、自律、有责任感、有社会感等等。

许多患者都会因“不想再恢复健康之后,承担原本就属于自己的那部分责任”而选择中途退出治疗。

一旦你拥有更高的认知水平,你就必然会对生活、工作中的一切进行大量的思考,而独立思考的能力有时会让人很难做出自认为正确的决策。

思考需要我们不断审时度势,考虑种种可能性以及后果,所以能力越强,你会发现自己需要承担的东西也就越多。

正因如此,当那些患者发现随着自己的心灵逐渐得到治愈,未来也很有可能要负很多责任时,他们便会中断治疗,从而退回到曾经不必思考、不必成长、也不必体会责任感的生活当中。

这种现象并不奇怪,原本人们就只是想要寻求轻松、愉悦的生活状态,而心灵上的停滞不前会使人遭遇许多重复或类似的挫折,这些都因为持续躲在舒适区的他们没有自省及思考的能力,不足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从而导致他们持续沉浸在消极的情绪及无能外力的挫败感中,因此他们自己也非常清楚,他们需要借助外力来帮助自己走出困境。

于是他们找到了心理医生(或咨询师),而医生也非常清楚患者们只不过想要经由医生的陪伴、倾听及鼓励,达到快速治愈心灵的目的。

然而事实是,只有陪伴、倾听和鼓励是远远不够的,心理医生最需要做的,是让患者逐渐意识到自我拓展及自我完善的重要性。他们需要从那些对自己的秘密严防死守的患者口中尽可能地挖掘事实,他们需要搞清楚患者的心理疾病是如何形成的。

治疗过程也不会如患者最初想象地那么顺利,因为人们的心理问题往往都不是某个单独的事件引起的,而是自童年时期就埋下了种子。

不论对孩子还是成年人来说,持续成长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从懒惰到自省,再到自律,在这过程中,自己的意识、意志力、信念感和行动力才是最重要的。这也是为什么许多患者在接受心理治疗时稍有起色就会选择中断的原因。

当你意识到你需要持续成长时,也就意味着你愿意承担更多责任,面对更大的挑战,解决更多的问题,而这些都是原本心智并不成熟的患者根本不想去理会的事情。

事实上,也只有持续成长,才有可能在遇到问题时,有勇气且自信地站出来,用平时所积累的观察力、分析力、判断力及思考力去尝试解决它。

倘若你曾经遇到困难就轻言放弃,那么未来将要面对的一切未知的挑战,都将使你临阵脱逃。这样也将消耗掉你的自信及积极性。

你会渴望待在能够让你安心地原地踏步的环境中,既满足了你现有的能力,又不至于因为能力和勇气不足而导致情况失控。

但是出人意料的事情总是会层出不穷,没有任何人可以不努力、不付出、不成长,还能掌控全局(这里只是指自己的工作、生活、人际关系等)

因此我们需要学会自省、自律,用成长的心态来面对自己的生活,去关心自己以及他人,用成熟的心智来处理问题,并且将这份责任、爱和力量传递下去。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