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离婚了》最高收视14%,“离婚综艺”在国内具有可复制性吗?

文丨一点剧读,作者丨糖炒山楂

2020大概真的很魔幻,没有等到《吐槽大会》的离婚夫妻专场,却意外等来了韩国的离婚综艺《我们离婚了》。当夹杂着现实痛楚、甚至是一地鸡毛的离婚,投注天生带有快乐基因的综艺语境,会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呢?

虽然略显不可思议,但目前来看韩综的另辟蹊径收效颇为乐观。《我们离婚了》首播收视率为9.0%(尼森韩国全国标准),首都圈收视率10.2%,单集最高收视率为14.7%,登顶同时段电视节目收视率第一名。国内的关注度同样居高不下,微博上#我们离婚了#话题阅读量达到5.5亿。

事实上,《我们离婚了》颇有未播先火的意味。早在9月末网友爆料出该综艺已然在筹备中时,就曾引发市场热议,只是彼时的声音更多停留在“不可能”上,当然最轰轰烈烈的还是网友们的吃瓜热情,从韩国的宋仲基宋慧乔、具惠善安宰贤,到国内的杨幂刘恺威、张雨绮袁巴元等都被“提名”。

“除了吸引眼球的题材外,内核还是在讨论相处”、“节目里关于婚姻的思考是真的在做的,不是一味的追求博眼球”……随着节目播出,相比吃瓜热情,这档话题先行的“真敢拍”综艺更多的还是让人看到了它的现实意义。目前,《我们离婚了》豆瓣评分8.2分。

或许是时候跳出吃瓜的姿态来审视这档新综艺:从本能不相信、本能拒绝,到如今的婚姻思考,《我们离婚了》是如何做的?网络上频频谈及的“引进问题”,具有现实可行性吗,又有哪些阻碍和优势呢?

《我们离婚了》:疼痛现实和综艺语境如何共生?

“我们国家终于也好莱坞水准了吗?”《我们离婚了》在韩国真人秀中同样具有开拓性意义,它打破了大众市场对于离婚问题长久以来的固化认知,将这个非常典型且愈发严肃的社会现实摆在了综艺语境里,让所有人开始正视它。而关注“离婚后夫妻相处模式”,是节目一开始就打出来的看点或者说现实意义。

如何让两个相背离的元素有机融合,在带给观众现实思考的同时,还要避免撕开伤疤贩卖苦情的嫌疑,不至于对离婚夫妻造成二次伤害等等,都是《我们离婚了》要面临的核心问题。这或许也是离婚综艺比起其他题材,天然的困境所在。

《我们离婚了》是由《恋爱的味道》PD李国勇与《两天一夜》编剧郑善英携手打造。作为情感观察类真人秀,其和满屏粉红泡泡的恋爱综艺在设置上大同小异:离婚后的夫妻重新在一起生活三天两晚;同时设立室内观察团,主持人由王牌搭档申东烨和金媛熙担任,观察嘉宾则由电视人郑佳恩和心理专家梁载振担任。

真人秀和不同视角的观察观点碰撞,让观众始终处于共情和理性之间,然后去思考现实的意义,这也是市场验证了无数遍的撬动现实主义综艺的方式。稳定的基本模式下,综艺的看点显然放在了离婚夫妻上。

节目邀请了两对离婚夫妻参与,一对是曾经在韩国国民度颇高的“模范夫妻”李英河和鲜于银淑,26年婚史、离婚13年;另一对则是离婚仅有7个月的网红夫妇崔帆圭和刘紫苏。不同年龄、不同婚龄、不同性格、不同职业背景、甚至是不同现实困境的选择,可以说基本覆盖了全年龄段的受众群。

《我们离婚了》并没有将重点落在渲染婚姻痛点上,更多是借用了综艺表达让这种夹杂着伤痛的关系多了更多维的模样:当下的家庭关系、初见时的紧张、见面后的寒暄甚至是隐隐流露的不同情感,都在镜头下表露,那种微妙、熟悉甚至是不自觉透露出的默契,都在同时撬动观众的泪腺和笑点。

另一方面,室内观察团或共情或理性的沟通其实也是和观众的跨屏沟通,这些都让这档节目不只是一部韩国唯爱狗血剧,也让观众以一种较为轻松的心态去深入剧情推进,甚至在崔帆圭和刘紫苏的相处中,不少网友还看到了飘荡的粉红泡泡,用美好和轻松消解伤痛。

探索亲密关系的“第四极”,离婚综艺能照亮现实困局吗?

“离婚不是为了更幸福,而是为了减少不幸”,心理专家梁载振带来了他的观点。无论何种情况下,离婚都不是一个美好的词,但是它不该被束之高阁不允许触碰,尤其是在当下离婚群体迅速壮大的同时,无论是对于婚姻关系中的两人、还是更庞大的家人群体,都需要去探索一个更为健康的相处方式。

李英河和鲜于银淑的婚姻体现了太多传统婚姻关系下的困局:其一,亲密关系里,是否有太多难以宣之于口的误会?它不会随着时间流逝而消弭,而是会扎进血肉然后流脓。曾经漫天飞舞的流言,没有压垮鲜于银淑,但儿子传递的一句来自李英河的话却让她介意了13年。

其二,离婚女性可能需要更久的时间去回归工作生活。这或许与女性对待情感的态度有关:就像鲜于银淑会为了见面约发型师和造型师,而李英河只是贴心为小区居民准备了礼物;见面之后谈及过往种种,鲜于银淑诉说委屈解开心结,李英河则更多是选择了逃避。

其三,亲密关系之后的男女性该如何相处?鲜于银淑刚见面时的亲密称呼让诸多网友感觉到了不适;李英河的态度始终保持着疏离,但也坦诚为儿子和前妻设定了不同于其他人的手机铃声……诸如此类不仅是男女性在处理情感问题上的理性至上和情感至上,同样要探究的还有亲密关系之后的界线问题。

相比曾经的模范夫妻分道扬镳令人唏嘘,崔帆圭和刘紫苏的婚姻破裂则引发了网友的“忿恨”。在他们的身上,有着所有爱情最美好的样子:一见钟情非卿不娶,然后奉子成婚生下了可爱的宝宝,他们幸福的痕迹被留在了各种社交平台上。只是七个月前,爱情戛然而止,女儿也只能由爸爸抚养,妈妈只能一个月见一次。

被荧幕中小孩一声声的“妈妈”击碎的,还有他们婚姻中面临的家庭问题:当男方80岁的爸爸在孩子面前毫不犹豫的攻击儿媳妇不好,甚至说出了“作为女人、作为父母都是0分啊”这样的话;同时在两人的交谈中,崔帆圭还透露爸爸曾因为嫁妆房子问题对丈夫娘说了很重的话,这些都是他们留下疤痕的“结婚的现实”。

“结婚从来不是两个人的事,而是两个家庭的事”,这句被说烂的老话,在他们身上再度被印证。只是事实就仅仅是如此吗?作为婆媳、公媳关系的缓冲剂,崔帆圭同样被网友指出不成熟所在:他对前妻毫不隐瞒爸爸的辱骂和指责,并且为了父亲直言“不复婚”。

曾经最亲密的两个人,不该是最熟悉的陌生人,亲密关系下的“第四极”,有其现实必要性和现实意义。不过目前这些讨论还仅仅是停留在婚姻困局本身,“期待后期可以融入更多对离婚的去污名化,以及离婚后如何维持父母子女之间健康的关系的探讨”,某豆瓣网友如是感慨。

探索国产市场:离婚综艺具有可复制性吗?

“华盛顿医科大学对人一生遭遇的压力进行了排位,第一位是配偶的死亡,第二位是离婚,第七位是结婚,第九位是与配偶和解”。在第一期节目的最后,心理专家梁载振做了如此分享,换言之人一生所背负的前10个压力,有4个都与婚姻有关,这也是关注离婚群体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事实上,早在《我们离婚了》尚在传闻阶段时,国内网友就曾热烈讨论过它在国内是否具有可行性;尤其是在节目播出后,更有微博大V爆料称“国内马上有平台要做《我们离婚了》”,不过目前来看,来自市场的声音对此多持不看好态度,甚至不乏“在作死的边缘”、“娱乐至死可以休矣”的声音。

而在探讨离婚综艺是否具有可复制性之前,两组不容忽略的现实数据是:其一,2020年9月8日,民政部正式发布“2019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更新了2019年全国结婚登记和离婚登记的数据,显示2019年结婚登记927.3万对,离婚登记为470.1万对,离婚数据创下历史新高。

其二,中国人口调查机构曾就90后婚姻状态作出调查,其中最引人瞩目的一项便是年轻人的离婚率高达56.7%,而父母问题是主要原因。换言之,离婚问题在中国社会中同样显著,尤其是80后、90后频繁出现的“闪婚”、“闪离”问题。今年5月28日,全国人大会议便通过了关于离婚冷静期的提议,意义也正是在于此。

“离婚,不是人生的一个标签,更不是一个失败的标签,只是一个选择”。或许与《我们离婚了》中所呈现的韩国国民对于离婚的态度略有不同,但不可否认中国社会现状下的离婚问题、以及由此衍生的离婚后的家庭关系处理等问题同样值得关注。这或许是国产版《我们离婚了》的现实语境。

不过从综艺语境来讲,想要复制这一问题并不容易。“其一,热度高的出轨、家暴等矛盾明显的夫妻不可能参加,审核这道关就过不去;其二,和平分手但已经再婚的同样不具备参与条件;其三,大概率会变成洗白综艺,专门负责立人设”,知乎上某网友就此问题回答道。

不可否认,这些问题是具有现实对标性的,甚至在网友列出来的热门人选中不乏此类明星夫妻。除此之外,从情感上来讲这样的节目不可避免的要撕开伤疤,并将其置于大众视角下由众人评说,而感情本来就是非理性的、私人的。这都将是摆在创作者面前的难题。

不过这并不影响网络上已然掀起了各种自发性的关于国产版《我们离婚了》的脑洞浪潮,而究竟是否会有国内版《我们离婚了》,恐怕还需要交给时间。毋庸置疑的是,离婚综艺《我们离婚了》以另辟蹊径的方式在这个满屏粉红泡泡的市场,以夹杂着严肃现实的方式给到了市场一丝丝思考,这或许也就够了。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