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被很多小伙伴安利了一部神剧《传闻中的陈芊芊》,随便搜了一下各路评价发现还挺有意思的。
有网友从剧本到演员、编剧夸了个遍,“剧本真的好啊,设计的很巧妙,而且真的很搞笑。其次,赵露思演的很灵,发现编剧是南镇,他之前写的戏也都很妙。”
有网友的催更留言是“特意为陈芊芊续费了过期的腾讯会员,一口气追了十几集,24集不够看啊!”
还有思路清奇的网友关注到了女主的“悲剧人设”,“母胎单身的编剧只有在剧本里才能有这样的男朋友,悲剧啊!”
放眼评论区,全是“笑死”、“甜爽”、“爆笑沙雕”等字眼。豆瓣7.5的评分更让人不得不好奇,这部《传闻中的陈芊芊》到底有什么魔力。好奇心作祟跑去看了几集,怎么说呢,果然是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啊,这戏值得爱的地方简直太多了。
整部戏的故事设定太有趣了,十八线编剧陈小千被卡进自己写的剧本里,变身原本三集就领盒饭的女配三公主陈芊芊,开启编剧外挂模式,硬生生成为主角。
这种设定既有文学上的“自反”意味,同时也充满游戏感。女主角在角色外衣下藏着一颗想要快点结束游戏、直达胜利的“玩家心”。作为原本创造整个游戏世界的“王者”,愣是被自己亲手制造的NPC玩得团团转。全套王者装备却攻不破一群青铜的合围。
为了早日完成角色任务、顺利把故事推向大结局,陈芊芊费尽心机想让故事走回正轨。但什么是正轨呢?
身在局外时,编剧陈小千以为自己的故事主线就是正轨,她不过是意外卡进了剧本中的虚构世界,这些人也不过是她笔下的“纸片人”。
可走入戏中,编剧陈小千渐渐明白,无论现实还是故事,每个人物都在自己的世界里拥有真实细腻的喜怒哀乐。自带编剧属性的陈芊芊看似有着重写剧本的权利,但是入了戏、动了情,便真成了三公主陈芊芊。
客观冷静的编剧脑与三公主的恋爱脑,不等观众动手,陈芊芊就已经纠结得辗转反侧了。平时都是观众被编剧虐,在这部戏里,观众看着编剧在荧幕前被自己虐得死去活来,心中恐怕都在暗爽与狂笑吧。
说到笑,这个戏还真在“笑点”上做足了功夫。狂笑、大笑、笑出猪叫、会心一笑全都不足为奇。妙的是,这部戏里的所有喜剧效果都与它的故事设定有着密切关联,对核心设定的利用率极高,这就使得它的喜剧气质与剧情、人设完美融合,显得格外合理而又自然。
在类型融合的风潮下,对喜剧元素的注重不足为奇,但是喜剧不是简单的讲段子、抖包袱,更高级的喜剧注重的是喜剧情境的设置。
喜剧是把一个不合时宜的人在一种格格不入的环境中,在《传闻中的陈芊芊》里,女主角双重身份的错位和角色任务的冲突恰是两种“不合时宜”与“格格不入”的叠加,本身具有强烈的喜剧效应。
编剧陈小千刚变身为自己笔下的三公主陈芊芊,人物内心与所处环境的错位,使得女主角言行与环境反差极大,喜剧效果强烈。
在豪华的宫殿内醒来,看着满地酒壶,脑中飘过的全是价值人民币XXXX。
看见众人全都现身福脉要将自己问罪,女主不仅不担心自己的处境,内心的OS反而是“啊,全剧组都来了,大场面啊!”
这种看似跳脱的台词和表演方式,由于有了先入为主的情境铺陈,观众会自然而然代入角色,不仅不会觉得突兀,反而顺理成章,让人会心。
这种独特的喜剧情境带来的效果比段子包袱式的喜剧笑料更显高级,而相较于传统喜剧设置,则又显得更加活泼跳脱。
从整个戏的情境设定延伸下去,女主角卡在自己的剧本世界里反而有一种局外人般的间离效应。这种游离在戏内戏外的人物状态,也带来了更强的笑点。
如果说剧要有“网感”,那么在《传闻中的陈芊芊》里,“网感”直接有了2.0升级版:“弹幕感”。剧中人物,个个都是行走的弹幕,时不时来一句官方吐槽,措不及防地让人笑到喷饭。
“终于到这个名场面了”“你们就是一群喷子”“你是不是虎”这些看似弹幕般的吐槽,其实都是女主角陈小千的名台词。从一个身着古装的女主角嘴里听到这些“弹幕”,观众自然有种被戳中心声的快感。
而这个戏更是把弹幕感玩到极致,不仅女主,其他配角也都像一个个行走的弹幕。
林七与陈芊芊比武,陈芊芊被打得奄奄一息还苦等大姐,悲情氛围正浓。林七突然一句“比武就比武,干嘛搞得这么苦情”,瞬间让整场戏氛围突转,沙雕喜剧的效果扑面而来。
其实林七还算是整部戏中喜感并不强烈的小人物,梓锐、白芨才是小人物中的喜剧担当,讲弹幕、抖包袱、办蠢事儿……这俩人轻松自然、手到擒来。
陈小千为了凑字数而设置的人物梓锐,从滔滔不绝到每句话都只能说10个字儿,梓锐掰着手指数字数的样子让人心疼到狂笑。
“少君,请再给属下一个将功补过的机会吧!”干啥啥不成的白芨,每次刚一张口,弹幕上就齐刷刷出现了这句经典台词。
这些具有喜感的小人物、喜剧梗、小段子,在整个故事设定的大框架中都显得顺理成章、轻松自然。
在最近一集更新中,新的喜感再次突破观众期待。韩少君约裴恒茶楼面谈,二人对话与台下戏文完美呼应,一出戏中戏的设置让网友大呼“笑吐”。
在这场戏里,韩烁与裴恒为了争夺陈芊芊,面上剑拔弩张却话中刻意掩饰,熟料茶馆戏台上的两位演员却文白夹杂、对答如流地说出了二人的真正心声。
这种戏中戏式的套层结构在有效推进剧情的同时,更具备强烈的喜剧效果。戏台上是争风吃醋打擂台的段子,戏台下是裴恒韩烁各不相让,台词与情境之间形成了强烈的互文对照。
这两层戏剧中的台词与表演在错位中形成新的对位关系,人物心境在戏中交叉对应,意味丰富、举重若轻。由此形成了演员不动声色、喜剧效果却更胜一筹的结果。
这样的喜剧手法在很多电影中也经常用到,但像《传闻中的陈芊芊》这样将戏中戏铺满全场,且其中一场戏完全采用戏台表演进行互文的,并不多见。这在很大程度上规避了“甜宠”剧变“泼妇(夫)骂街”的风险,把难听话交给戏台上的戏剧演员来说。既保留了男主角韩烁和男二裴恒的人物光晕,又说出了二人的真心话,还让观众为此笑到打滚儿。
可以说,这场戏的“笑果”完全是编剧和导演创作智慧的体现。戏剧情境和镜头调度完美配合,呈现的喜剧效果呈几何倍数发射。这比咆哮式、夸张式的硬喜剧要高明柔和的多。
显然,观众也能分辨出编剧的智慧,曾几何时吆喝着要给编剧寄刀片的观众,这次纷纷在微博上把编剧夸得天花乱坠。
让人笑不难,难的是,如何让观众发自内心地笑,而且让观众不为自己的笑声感到羞耻。这个戏,四两拨千斤,用创作者的智慧做到了。
除了好笑,《传闻中的陈芊芊》还有另外一个特点——好甜。
女主角陈小千母胎solo的人设,让她从来不懂情为何物。十八线小编剧的身份,与大明星男主角原本更是不可能产生任何交集。但是在陈小千被意外卡进剧本之后,现实中讥讽陈小千不懂爱情的男主角,却在剧本中变成“恋爱脑”、对三公主陈芊芊情根深种。
在男主韩少君、男二裴司学、男三苏沐的共同帮助下,编剧陈小千在自己的剧本中经历一番情感历练,补上了恋爱这一课。
这是陈小千编剧生涯中最好的一次“体验生活”,爱情、蓝颜、朋友之间,有选择、有亲疏,才能有所得。当原本的十八线编剧陈小千从自己的剧本中醒来,相信她会真正对剧中人物的命运感同身受,成为更好的编剧。
陈小千在编剧与剧本中穿梭,带着笑点,带着甜爽,也带出了“一个编剧的日常”。有人说《传闻中的陈芊芊》可以算作是一部“编剧职业戏”。怎么说呢,《传闻中的陈芊芊》确实把编剧行业的槽点写得内行外行都能会心,但若说成是职业戏还是不够准确。
它不是职业戏,不摆编剧的架子。它好笑又接地气,但却不低智,人物动机和行事逻辑都紧扣着核心设定,合乎情理还总是有剑走偏锋的意外之喜。
以前大家谈起“沙雕剧”总是多少带着些不屑,在《传闻中的陈芊芊》之后,“沙雕剧”终于有了姓名,有了门槛,有了被重新发现的价值。
本文图片源自网络
你点的每一个在看,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