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宜春日报
本报讯 记者黄龙报道: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市再进位、列第72位;新增规上工业企业400家、列全省第1;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70家……一组组亮眼的数据,彰显出宜春工业发展的强劲脉搏。去年以来,我市大力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现代化建设“869”行动计划(以下简称“869”计划),提升产业链韧性和竞争力,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6%,增速高于全省0.2个百分点,工业“压舱石”作用凸显。
深冬时节,江西德上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派繁忙景象,多台智能化生产设备有序运转。“这是公司打造的德上制药工业互联网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可以实时采集设备运行状态、生产过程数据、产品销售订单等信息。”该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谢作桦告诉记者,近年来,公司先后投入2000余万元用于技改,推动制药计划、生产、销售、质管全业务协同,实现能耗降低5%、生产效率提高15%、生产成本降低10%,管理效能大幅提升。“去年实现销售收入同比增长50%以上,上缴税收翻了一倍。”
技术改造是企业淘汰落后低端产能、产业实现优化升级、迈向中高端制造领域的重要途径。在实施“869”计划中,我市大力引导企业实施技改,编制《宜春市工业企业技改投资指导目录》,修订《宜春市工业企业技术改造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设立市级技术改造专项资金,其中市级财政每年预算安排8000万元,重点支持工业企业设备更新换代、智能化改造等技改项目,推动企业扩产增效、转型升级。
“已兑现2022年度工业技改政策,对71个项目落实补助资金7604万元,带动企业技改资金投入86.7亿元。2023年累计争取省级工业发展专项资金1.071亿元,较上一年度增长30%。”市工信局局长胡练康说,通过加大对制造业技术改造资金支持力度,有力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
“宣传扶持政策、讲解技改要点、指导项目申报……得益于企业特派员的悉心指导,2023年企业的三个技改项目先后获得省、市扶持资金654万元,同时企业智能化中药房项目获评省级服务型制造示范项目,是去年全省唯一省级服务型制造示范项目。”江西百神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邱国旺对袁州区工信局干部巢伟的贴心服务赞不绝口。他说,政府派驻企业特派员,多形式宣传政策,多手段解决难题,让企业从“找服务”到享受上门服务、从“干着急”到堵点不断打通,企业发展信心倍增,发展势头越来越好。
真心实意帮扶,提振企业发展信心。我市积极开展“入企走访连心”、企业特派员大走访、中小企业服务月、“一起益企”等帮扶活动,优化企业发展环境,助企纾困解难,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目前,全市企业特派员共收集企业问题509个,已办结432个,办结率84.87%;兑现2022年度中小企业选优扶强奖励资金5024万元;加大清理拖欠中小企业账款工作力度,累计清偿账款448笔,偿还金额超7.92亿元。
“得益于‘869’计划的实施,过去的一年,在产业全面承压下,我市工业经济实现企稳回升,生产冲高微调,随着新增产能在去年下半年的集中形成,工业经济整体呈现一个“√”型发展趋势,为今年工业经济向上向好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胡练康对今年工业经济发展信心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