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年,鲁彄劝鲁息姑不要去棠地观鱼的时候,就是这样说的:“做国君的,做所有的事情,就为了两件事:一是端正法度,一是敬奉神灵。”
鲁达劝谏鲁允不要把郜大鼎放到太庙里,说的其实也是这个意思。他说,做国君要以身作则,说白了还是为了端正法度。
但是,我们需要注意的是,虽然之前鲁彄就提到端正法度,到了鲁达还在讲端正法度,可是中国的成文法最早出现是在春秋末年,也就是说,在鲁允的时代,没有一部写成文字的法律,所以这个端正法度,实际上是端正习惯法。
什么是习惯法呢?我们在正常的社交生活中会慢慢形成一些惯例,违反这些惯例,就会有相应的惩罚,这就是习惯法。
鲁彄也好,鲁达也好,他们总是不停的提国君要以身作则如何如何,最重要的原因是,他们知道习惯法是会变的。
习惯法是一种惯例,不是落成文字的死的东西,是会变的。当国君将贿赂当成是德行的时候,百官会纷纷效仿。上下都将贿赂当成是德行的时候,习惯法就变化了。变成了贿赂是对的,不贿赂是错的,久而久之就变成了贿赂是合法的,不贿赂是不合法的,这才是鲁彄、鲁达他们所担心的。
因为当时没有落成文字的法律条文,一旦大家都变成这样,那么法律本身就扭曲掉了,所以他们一再强调端正法度,目的正是于此。
鲁达和鲁彄一样,说了半天,最后没有人听。
鲁彄当年劝鲁息姑不要去棠地观鱼,鲁息姑还敷衍了一句,因为鲁息姑是摄政称公,他要小心谨慎,但他还是偷偷的去了。
鲁达劝鲁允不要把郜大鼎放到太庙里去,鲁允呢,索性连敷衍都没有,直接就是不听。
鲁彄因为鲁息姑不听他的话,就退隐回家待着去了,鲁达则还是厚着脸皮留在了朝堂。大概是鲁彄退隐的时候,年纪已经很大了,当年就去世了。我们可以推测,他肯定是身体不好,所以觉得何必呢,不撑了,可是鲁达正在壮年时期,没必要为了这么小点儿事,伤了和气。
不管怎么说,鲁达劝谏这件事传扬出去。王室的内室听说之后,就评论说,鲁达这一脉,一定会在鲁国世享俸禄。原因是什么呢?是因为国君不守礼法的时候,能够以德谏言。
本年秋天,七月,杞国国君到鲁国朝见,对鲁国不敬。等到这位国君回国,鲁国开始策划讨伐杞国。
杞国这个国家,是夏王朝的后裔,在周王朝建立的时候,被分封成为诸侯。国君到另一个国家去访问,叫做朝;而大臣到别的国家去访问,叫做聘。所以呢,杞国国君这次到鲁国来朝见,是一次平等的普通的外事活动。
当然了,杞国是一个小国,也可能有讨好鲁国的意思,可是没想到弄巧成拙,反而酿成了大祸。
到了本年九月,鲁国出兵讨伐杞国。
这边,鲁杞之间因为小矛盾发生冲突,更大的危机正在缓缓的靠近中原诸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