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潮阳这一“百鸟朝凤”建筑群,走出以抽纱业起家的陈氏家族

19世纪60年代汕头开埠通商以后,西方图案纹样和刺绣、编织技艺随着外国传教士、船员及其家眷的到来传入汕头埠,逐渐传入潮汕民间,与当地的刺绣、揭纱、编织及补布工艺融合,形成独具风格的潮汕抽纱艺术,并迅速传播发展。潮汕抽纱具有中西方文化融合的丰厚积淀,也见证了潮汕地区历史发展的沧桑。据有关史料记载,潮汕抽纱自清光绪时期就在汕头埠逐渐形成产业,从家庭作坊到规模化出口,从艺人数之众,对潮汕社会影响深远。而在这一过程中成长起来的抽纱企业家族,也成为这段历史中重要的印记。

潮阳金灶前洋村“福安里”的主人,就曾经是一个从事抽纱贸易的家族,他们从家庭小作坊开始,沿着榕江搭乘火轮发展到汕头埠,进而将抽抄生意做到了国内外。如今,抽纱的辉煌时代已渐行远去,但这座与抽纱产业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侨宅却依然伫立于榕江江畔,如抽纱艺术般静美内敛,等待着后来者去探寻尘封的往事。

侨宅探寻

一百多个房间组成“百鸟朝凤”建筑群

前洋村有一片当地人称为“百鸟朝凤”的建筑群,占地5000多平方米,由一百多间房间组成,这是经营抽纱行业的陈氏家族于1930年至1937年在家乡兴建的“福安里”。由于家族经营的商行名为“顺裕商行”,所以它还有一个别称“顺裕楼”。

这一庞大建筑群的主座由六座宅第组成。前排三座宅第,中间是“五间过”格局的“敬之公厅”,左右各一座“四点金”,左侧一座的匾额上写着“顺亲遗训”,右侧一座的匾额上写着“裕后光前”;后排是三座“下山虎”宅第,分别名为“安庐”“敬庐”“之庐”。福安里后人陈立强告诉记者,两座“四点金”匾额的首字合起来就是家族经营的商号名称“顺裕”;三座“下山虎”的名称,则是以先祖敬之公的名与字来命名的。

主座坐北朝南,东西两侧各有一排从厝,从厝两头各有一座炮楼。主座南面前埕两侧各有一座书斋,书斋北边和从厝南端的炮楼相连,就像大宅伸出的两条手臂,是陈氏家族培育后代的地方。

主座北面的后包,是一座三层七开间的洋楼,名为“南薰楼”,这也是福安里最为耀眼的建筑。陈立强介绍说,南薰楼是乡里第一座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也是乡里最高的建筑。南薰楼融合了民国时期洋楼各种中西合璧的元素,和前面主座古色古香的潮式建筑风格有很大不同。

▲在南薰楼的天台上向南望是一望无际的榕南平原

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青委会委员陈斯楷告诉记者,南薰楼结构很有特点,天井与楼梯都隐藏在内部,保卫森严,颇有古堡的气息。

记者看到,福安里四座炮楼以及南薰楼二三楼的外围墙和走廊围栏上都布满了枪眼,可以居高临下防御四面八方,保护福安里的安全。

▲南薰楼天台围栏上布满了枪眼

中西装饰图案蕴含时代元素

福安里的装饰艺术整体上都有中西合璧的特点,但主座和后包各有侧重,主座以中式风格为主,后包以西洋风格为主。

主座宅第除了采用潮汕传统建筑格局外,还运用了很多潮汕传统的工艺装饰手法,像门楼、窗楣上的灰塑、彩绘,屋顶的嵌瓷,屋檐下的石雕、木雕等等。很多彩绘图案依然保存完好,内容多以中国古典人物故事和祥瑞图案为主。不过其中也有一些较有时代感的图案,像敬之公厅的屋檐石梁上就刻有当时的名人孙中山、袁世凯的浮雕画像,厅侧房间门楣上的彩绘,描绘的是当年码头、轮船与洋楼等都市繁华的画面。

后包的南薰楼则与之风格迥异,是一座外廊式洋楼。陈斯楷告诉记者,南薰楼吸纳了民国时期潮阳地区洋楼建筑流行的“空中楼阁”样式,是一座具备“双山花”“双天台”的典型“楼上楼”。

记者登上南薰楼二楼的天台看到,天台中间又建有一座一进三开间的小房屋,房屋西侧的水泥楼梯又可以登上第三层天台。二楼和三楼屋顶各有一座山花,二楼山花为弧形,上书“南薰楼”三字;三楼的山花是由罗马柱支撑的匾额式山花,山花正中塑有“双狮戏绣球”的半浮雕装饰,两侧各有一个圣杯造型。有趣的是,山花上的绣球是镂空的,有点像抽纱中的通花图案,仿若这个抽纱家族的“logo”。

▲南薰楼三楼是罗马柱支撑的匾额式山花,山花正中塑有“双狮戏绣球”的半浮雕装饰

▲南薰楼内部最有特点的装饰是天花上的灯影花彩绘

陈斯楷介绍说,南薰楼的外立面融合了巴洛克与中国传统装饰风格,内部最有特点的装饰是其天花上的灯影花彩绘,采用了“民国蓝”的色彩,以同心圆为基本元素,在圆环中点缀着重复而规则排列的几何图案,充满了韵律感。最引人注目的是“大卫之星(Star of David)”灯影花彩绘。大卫之星又称“六芒星”,最初是犹太人的文化符号,后来衍生为基督教的吉祥图案。陈斯楷认为,“大卫之星”出现在潮汕乡村,看似奇特,但联系到那时候汕头埠的抽纱洋行主要由美籍犹太人开设,就不难理解,这有可能是一种具有时代特点的审美“借鉴”。

▲南薰楼的天井与楼梯都隐藏在内部,颇有古堡的气息

▲南薰楼二楼有一个弧形山花

华侨故事

从“背囊仔”到创办“顺裕商行”

当年,南薰楼是十里八乡罕见的高楼,在南薰楼的天台上,南面是一望无际的榕南平原;北面可与明代宝塔涵元塔遥相对望,是一座地标性的名楼建筑,也是汕头埠抽纱业鼎盛时期的一个缩影。

“以货殖起家,创抽纱业发迹汕市,推广南洋群岛……广置田畴,筹建屋宇……”在敬之公厅门楼内侧上方,有一块石匾,上面刻着《敬之公厅序》,讲述的正是陈氏家族以抽纱业起家,生意遍布汕头及东南亚各国,事业有成荣归故里买地建屋,福荫桑梓的故事。

▲敬之公厅里刻着《敬之公厅序》

▲敬之公厅的屋檐石梁上刻有孙中山的浮雕画像

▲书斋北边和从厝南端的炮楼相连

福安里所在的前洋村,位于榕江中游南岸、潮阳区西北部的金灶镇,旧时属于灶浦镇。这里水路交通发达,灶浦港曾是一个十分繁忙的港口。正是这种有利的地理优势,随着潮汕抽纱工艺的发展,灶浦镇成为潮阳一带抽纱业的发祥地与传播中心。

陈立强告诉记者,家族的先祖敬之公是一位教书先生,原来家境较为清贫。上世纪初,抽纱工艺传至附近乡里,家族中的女眷学会了这一手艺,在家庭作坊中制作抽纱制品,由男眷带到灶浦港乘火轮到汕头埠的“番船”上售卖。

陈斯楷介绍,早期汕头埠的抽纱顾客主要是外国人,如水手、洋商、潮海关与洋行的雇员等。由于传统性别观念的制约,妇女不敢直接到汕头港的洋船上去推销产品,所以由男性销售。他们将收购来的抽纱制品装在竹囊中,来到码头等候外轮泊岸,沿着舢板的绳索登船兜售,被称为“背囊仔”。当时陈家四兄弟中排行最小的陈江永就是从一个“背囊仔”开始涉足抽纱行业的。

据说,陈江永每天清晨从前洋村步行到灶浦港,乘坐小火轮,沿着榕江顺流而下来到汕头港,登上洋船销售抽纱制品,傍晚原路返回前洋村。一开始,陈江永不懂英语,通过手势与外国人沟通。有一次,他比出两个手指头,意思是每条抽纱手帕售价“贰角”,对方看见手帕很精致,误会是每条“贰元”,还全部买了下来。陈江永由此发现了抽纱的商机,欣喜若狂,回家和父母兄长们提议创业做抽纱生意,得到几位兄长的支持,陈江福、陈江森、陈江盛、陈江永四兄弟遂在汕头埠创办了“顺裕商行”。

▲敬之公厅侧房间门楣上的彩绘,描绘的是当年码头、轮船与洋楼等繁华都市的画面

商业版图扩至上海香港及南洋多国

陈斯楷通过对相关史料的研究后捋出了陈氏家族的发展脉络。她告诉记者,陈氏家族创业的时候,正逢潮汕各地华商集资经营的抽纱商行纷纷冒起,形成了区域合作与产业分工,出口外销。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海运不通,对外贸易断绝,潮汕抽纱业几乎停业;战争结束之后,外商纷纷来汕寻找代理人,委托订购或定制抽纱制品。1920年,外商进军汕头埠经营抽纱洋行,“背囊仔”正式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洋行、华资出口商、就地买卖的小本厂商、工头(二盘代理)共存的经营格局。顺裕商行此时已经发展为华资出口商,承接订单式来料加工,不设门市,直接出口。

到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抽纱产品在潮海关出口货值中名列首位,成为潮梅地区赖以生存发展的经济命脉,顺裕等抽纱商行也获利盛丰。

在这过程中,顺裕商行的商业版图持续外扩,分别在上海、香港、新加坡、泰国,也就是潮人所说的“一上二香三叻四暹”开设了分号。

回乡建新宅由海外建筑师设计

据了解,当年汕头埠的抽纱商行与抽纱富商的别墅园林都聚集于崎碌一带(东至陵海,西至民权路,南至海边,北至民生路、爱华街、共和路),顺裕商行就在这个区域内。早期开设在明惠巷一号,二十世纪二十年代,陈家在联和里西巷与东巷之间建起了三座洋楼,分别名为“安庐”“敬庐”“之庐”。其中一座洋楼用于办公,在前埕包装出货,另外两座是并联的住家。如今这里已改建成住宅小区,难以寻觅到当年的痕迹,但陈家老祖母在外马路与新兴路的十字路口施粥、设凉茶摊、做公益的往事,如今仍传为美谈。

1930年,陈家四兄弟回到家乡前洋村建造的“福安里”,其中三座“下山虎”就是“复制”了汕头埠洋楼的名字。四兄弟中的陈江福在海外创业过程中,接触了很多西洋建筑。建造福安里时他专门邀请了海外的建筑师前来设计,建筑材料更是精心挑选,从榕江水路运至福安里前面江边。整个建筑群于1937年竣工建成,至今已有八十多年历史。

后代人才辈出有数十位博士硕士

陈立强告诉记者,据陈家长辈说,当年共购买了十七亩地建福安里,除现存的建筑外原来还有花园等景观配套。福安里建成后,顺裕家族弘扬先祖敬之公崇文重教的家风,宅第中专门建造了书斋(私塾)供后代读书,并重金聘请多位学富五车的教书先生任教,其中较有名的有揭阳的孙子立先生。时至今日,顺裕家族的后代大多都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出了数十位博士硕士。

虽然抽纱行业随着历史的变革辉煌不再,但陈氏家族在海外的后代仍继续以“顺裕”商号从事着其他商贸行业,新加坡的“顺裕企业私人有限公司”由陈江盛后代经营,主要经营纺织、童装等。

来源:汕头日报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