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离满分高考作文,只差一点心理学 | KY热点:2018全国高考作文心理版

原标题:你离满分高考作文,只差一点心理学 | KY热点:2018全国高考作文心理版 今天,我们在上收

原标题:你离满分高考作文,只差一点心理学 | KY热点:2018全国高考作文心理版

今天,我们在上收到粉丝的这样一条私信,“KY,你说!今年的高考作文题是不是你们出的!“(正在吃饭的小姐姐吓得筷子掉了下来)

null

原来今天是第一批00后高考的日子。如往年一样,我们被满屏的“高考作文题”刷屏,大家都忍不住借题发挥一把,但不同于往年的是,放眼今年的高考作文,满满的都是“心理学”。

果然,好好读KY的人,今年的高考作文难不倒。今天的文章就让我们给你们讲一讲,今年高考作文的心理学解法。

今天我们选择的,就是全国卷~

全国卷I:我和2035有个约

写一篇文章,想象它装进“时光瓶”留待2035年开启,给那时18岁的一代人阅读。

KY答题核心知识点:

心理学家提出过一个“可能的自我”理论框架,用来解释人的成长。

可能的自我(possible selves)”,指的是重要人生目标的拟人化代表(Markus & Nurish, 1986; Ruvolo & Markus, 1992)。它是由我们的目标组成的,包含了我们对未来的想象和期许。

人们成年以后的成长,是由想象中的“可能的自我”激励和驱动的。

a. 成长是个怎样的过程?

在“可能自我”的理论框架下,成长被看成不断“吸收”和“调整”的过程。

我们每个人都在成长的过程中,都形成了一些对世界及自身的理解。

当所发生的事情,符合我们既有的、对世界和自我的理解时,我们感到舒服、顺利。这时这个经历就被吸收到我们既有的认识框架中去了。——这个过程就是吸收(assimilation)。

但有时,我们的经历会超越我们既往的认识框架:明明以为可以做到的事失败了,以为自己喜欢的东西原来并不喜欢,等等。这时人们就需要调整自己的认知体系,从而能够解释新的经历。——这个过程就是调整(accommodation)。在调整后,我们的生活再一次变得可以让自己理解。

吸收的过程,往往是实现了“可能自我”的过程——我们成为了那个预期中的自己,得到了想象中的东西。

而调整的过程,则是失去了“可能自我”的过程。而失去可能自我的时刻,被心理学家Laura King称为“能教会我们一些事的时刻”

在这些节点上,我们会问自己“我如何到了这里?”、“我接下来要前往哪里?”这些时刻正是人们获得更复杂、更高级、更有解释力的认知体系的机会。

b. 失去的可能自我是什么?

而那些失败了的目标,比如没有得到爱,没有考上想去的学校等等。都是“失去了的可能自我”。

null

c. 成长的过程中,难以避免有失去,我们该如何对待失去了的可能自我?

如何对待“失去了的可能自我”,长期影响着我们的心理和幸福感。心理学家Laura King和Joshua Hicks 在许多年的时间里,研究“失去了的可能自我”与人格成熟度之间的关系。

Brunstein 和Gollwitzer (1996) 的研究发现,当人们发现目标可能已经无法实现了的时候,比起放弃原有的目标,人们更倾向于付出加倍的努力来企图实现它。这可能就是科学研究对“人多执念”的证明吧。

研究发现,人们对待“失去了的可能自我”的方式,会影响他们的幸福度、人格复杂度及成熟度。心理学家King 和Hicks 对经历过重大生活转变的成年个体进行了研究。

King 和Hicks 请研究者们做了以下两部分叙述:

1. 描述“最好的可能自我(best possible selves)” 

我们请你想象你当下和未来的生活。有哪些事是你曾经希望过发生甚至是梦寐以求的?

2. 描述“失去的可能自我(lost possible selves)” 

努力回忆你曾经想象过的未来,假设一些过去的失败和遗憾不曾发生。你失去了哪些可能的自我?

研究发现,那些更容易注意到“最好的可能自我”的人,感到更幸福,他们觉得自己已经是最好的自己了,或者还有可能成为最好的自己。

而把更多注意力放在谈论“失去的可能自我”的人,明显更不幸福,生存质量更低。也就是说,总想着“如果当初……就好了”,只会让你更不开心。

但是,能够更详细地描述出“失去的可能自我”有哪些的人,对世界有更深入的理解 。研究者说,真正意识到自己过去有哪些遗憾,是需要成熟的;同时,面对遗憾这个过程本身也会帮助一个人的成熟。

另外,对“失去的可能自我”的描述方式也很重要。倾向于使用负面的词语,例如失败、愚蠢来描述自己的人,能够逼迫自己残酷地直面所有失去,但因为缺乏自我关怀,会加重自己的痛苦。

而只有那些带着“感恩”的语气谈论失去,以及同时看到自己仍然得到了一些东西的人,从失去的可能自我中,获得了更成熟的自我。例如,唐氏综合症患者的父母,这样描述自己患病的孩子,“他在我眼中是完美的”、“他带给我的和任何不患病的孩子一样多甚至更多”。这些父母最终领悟到复杂的生命智慧,从而感到平静、满足。

null

d. 如何为“更好的成年后成长”做好准备?

King 和Hicks 认为,虽然人们的早年经历对人格和幸福度的影响很深远,但成年后人们还是有机会不断追求更好的发展的。做好以下3个准备,会让你的成年后发展更好:

1.意识到麻烦不可避免,接受意外。Bruner (1999) 指出,每个人的人生中,纷扰或失序才是主线。是麻烦让我们实现人生的转折。麻烦并不愉快,但是必须。

2.谦逊。能够接受生活的“意外”,同时也意味着我们不再认为自己对生活了若指掌,也不再简单地认为凡事皆有可能。也就是说,我们能对生活抱持一种谦逊的态度。也是这种谦逊的态度,让我们不再认为所有的得到都是理所应当,也不再对失去耿耿于怀。

3.勇气。回顾过去可能会让我们看到那个笨拙的自己,所以我们说,成长需要勇气。我们经常忽略,我们需要勇气去赋予那些“失去”以意义。

之前有一个粉丝在上给我们留言说,觉得成长就是一个“可能性不断坍缩的过程”。这也许是真的,每一个现在的我们背后,都有无数个失去的可能自我。

因此成长的过程,不仅仅是获得的过程,也是需要处理很多丧失和哀恸的过程,和过去的梦告别,和不再有机会尝试的可能性告别。

但我想,这种可能性的不断坍缩是值得的。正是在这个坍缩的过程中,一个更清晰的“我”的形象才得以显露。

所以,今天的这篇文章其实也正是我们送给现在18岁的、刚刚经历了高考的小朋友们的礼物。

未来的你,将被种种失败和得不到塑造的。祝福你们从现在开始,迎接和拥抱即将发生的所有失去,并始终快乐。

以上。

null

null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