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声现象】知识干货

honglei0226honglei0226 每年中考,声学所占比重非常少,顶多是一个选择或一个填空

一、声音的产生

 ▲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人靠声带振动发声、蜜蜂靠翅膀下的小黑点振动发声,风声是空气振动发声,管制乐器考里面的空气柱振动发声,弦乐器靠弦动发声,鼓靠鼓面振动发声,钟考钟振动发声,等等);

 ▲ 2、振动停止,发生停止;但声音并没立即消失(因为原来发出的声音仍在继续传播);

 ▲ 3、发声体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

二、声音的传播

 ▲ 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时损耗最少(在固体中传的最远,铁轨传声),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得最快,气体中最慢(软木除外);

 ▲ 2、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太空中)的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话交谈;

 ▲ 3、声音以波(声波)的形式传播;

注:由声音物体一定振动,有振动不一定能听见声音;

 ▲ 4、声速:物体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单位是m/s;声速的计算公式是v=s/t;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

三、回声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再传入人的耳朵里,人耳听到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回声(如:高山的回声,夏天雷声轰鸣不绝,北京的天坛的回音壁)。

 ▲ 1、听见回声的条件:原声与回声之间的时间间隔在0.1s以上(折合路程为17m(教师里听不见老师说话的回声,狭小房间声音变大是因为原声与回声重合);

 ▲ 2、回声的利用:测量距离(车到山,海深,冰川到船的距离);

四、声音的特性

声音的特性包括:音调、响度、音色(这是乐音三要素)

在响度和音调相近的情况下主要通过音色来判断发声体

 ▲ 1、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与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物体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表示物体振动的快慢,单位是赫兹,振动物体越慢音调越低)

 ▲ 2、响度:声音的强弱叫响度;与振幅,物体振幅越大,响度越强;听者距发声者越远响度越弱;(振幅: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

 ▲ 3、音色:声音的特色;与材料和结构有关。不同的物体的音调、响度尽管都可能相同,但音色却一定不同;(辨别发声体的唯一标准)

★ 注意:音调、响度、音色三者互不影响,彼此独立;

五、超声波和次声波

 ▲ 1、人耳感受到声音的频率有一个范围:20Hz~20000Hz,高于20000Hz叫超声波;低于20Hz叫次声波;

 ▲ 2、超声波发声体:蝙蝠、海豚;次声波发声体:大象、地震、台风、海啸(自然灾害);


六、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四大污染:噪声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物污染)

 ▲ 1、噪声:从物理角度上讲物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噪声;从环保的角度上讲,凡是妨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休息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是噪声;

 ▲ 2、乐音:从物理角度上讲,物体做有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

 ▲ 3、常见噪声来源:飞机的轰鸣声、汽车的鸣笛声、鞭炮声、金属之间的摩擦声;

 ▲ 4、噪声的等级:表示声音强弱的单位是分贝。符号dB超过90dB会损害健康;0dB指人耳刚好能听见的声音;

 ▲ 5、控制噪声:

1)在生源处较弱(安消声器)

2)在传播过程中(植树。隔音墙)

3)在人耳处减弱(戴耳塞)

七、声音的利用

 ▲ 1、超声波的能量大、频率高用来打结石、清洗钟表等精密仪器;超声波基本沿直线传播用来回声定位(蝙蝠辨向)制作(声纳系统)

 ▲ 2、传递信息B超、敲铁轨听声音等)

  ▲ 3、传递能量超声波碎石、飞机场帮边的玻璃被震碎、雪山中不能高声说话、一音叉振动,未接触的音叉振动发生)

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内容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END》-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