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赣榆县欢墩镇境内327省道西北段两侧的姚朱范村,今属班庄镇,是个古老的村落。历史上曾和东朱范为一个村,后姚氏族人迁出另居,遂分为今天的东朱范和姚朱范,两村隔河与西朱范相望。虽同名为朱范,然西朱范属于东海县,姚朱范属于赣榆县。朱范村村名来源于最早迁居此地的朱姓与范姓,后姚姓、王姓等相继迁入且人丁兴旺,而朱姓和范姓反而逐渐淡出,只留下如今的村名还能反映这一历史。
老家谱于清末遗失,所以很多事情也搞不清楚,只能以墓志为准。
始迁祖兄弟三人,名讳皆失记。祖上系明初从山西移民至山东莱州府潍邑。明靖难之役时,山东为主战场之一。为避兵举家南迁到江苏赣榆县朱范村定居;另外两兄弟迁至东南,不知所踪,至今已六百余年。祖墓碑上的迁祖名讳也失考,也不知道具体从潍坊什么地方迁来。
姚商情报打尽姚家特色出品
先祖在明做过侍郎,至今还有明朝祖陵,因碑刻残破,不能完全识读。数百年来,朱范姚氏一族秉承祖训、清白做人、默默无闻地耕耘于这片沃土,至今人丁兴旺,已繁衍发展为包括周边古城、演马疃、堰水坊、大兴、姚葛埠、东海县青湖等地姚氏在内的大家族。
明末清初所排的字辈20字,自一世起是:圣在永世继,万克焕开明;德立延敬慎,肇建善庆同。【后改为:在思永世继,万克焕开鹏;……】已落代到敬字辈。
老族谱大概在1900年丢失,后来到1933年才续谱。
尧曰:据说此族字辈隐含反清复明玄秘——自始迁祖公始,连续三世为官,可谓世受皇恩。请注意明末清初所定字辈头两句中的谐音字,即:继-记,焕-唤——“圣在永世继(记),万克焕(唤)开明,……”
“圣在”,据说明思宗崇祯皇帝朱由检第五子朱慈焕,在明末清初隐姓埋名,但很多人借着他的名号从事反清复明活动,“朱三太子”成了当时一面反清旗帜。显然,我祖先也了解这一情况,所以说“圣在永世记”,念想有一天能够“万克唤开明"。然而,清康熙四十七年(公元1708),朱慈焕在汶上县被捕,当年被清康熙帝以“朱某虽无谋反之事,未尝无谋反之心”为罪名凌迟处死,享年七十六岁,其子嗣亦皆被杀害。
从字辈可看出,我祖在明亡后不忘前朝,念想能有朝一日复明。后来为了避免文字狱,对这20字辈局部进行了修改:“圣在”改为“在思”,“明”改为“鹏”。公盛堂姚氏不忘前明,在整个大清朝无一人出仕为官,直至民国后才改变这一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