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子园图谱》的另一种打开方式

《芥子园图谱》,这部影响了几代人的绘画百科全书,在三百年的历史中吸引了众多读者。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让人觉得这是本充满了种种范式的绘画技法书,等到真的读懂之后才意识到它的历史性和技术性并不是让人喜欢上它的原因,而原因可能仅仅是因为:有趣

生活中的趣味就从这些枝枝叶叶中散发了出来——你会发现一个想象之外的中国画的世界。

//

梵高说:在我们的心里或许有一把旺火

//

那么,就让心中的旺火燃烧。

有一位年轻的画家,出生贫寒,早年为了生计学木匠,也学会了一些雕花技术,雕刻在自己做的木箱上,也能卖得更好一些。

之后,他偶然得到了这本书,当时的他已经27岁了。他跟着书模仿、学习,很可能一开始这位木匠想的只是接点小细作,多赚一点钱,不过大家都很喜欢他画的东西。

好像被某种力量推动,他就这样一步一步进入了中国画的领域,结交到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也觉得,自己是幸运极了。

后来他画虾出了名,再后来,全世界的人都知道他了。熟识他的人,也都知道,那本画谱,点燃了他内心的旺火。

芥子虽小,能纳须弥。”

至于这本画谱究竟是不是那么神奇,如今已经不置可否了。

其实,任伯年、吴昌硕、潘天寿、傅抱石和陆俨少,他们对画谱都念念不忘,哪怕成名后也总说“我是跟着芥子园画谱学画的”。

但他们都没有说明的是:芥子园画谱究竟教会了他们什么?

可能是教会了他们看见自己内心大火的和敏感地捕捉到他人心中的烟尘。

//

微小之物

//

在这部画谱里面,从来没有宏大叙事,只讲画,讲微小之物。讲如何从矿石中去获得一种色彩,讲详细的笔墨,讲皴法,一钩一画的那种细致,一景叠一景,一事接一事,引导人走向无限。

画谱中是这样记录色彩产生的过程的:“先用白色小杯子少抹上胶水,将干的时候弄碎金箔,用手指(剪去指甲)蘸胶一一粘入,用第二指研磨,等干了,粘在碟子上……”

“朱砂用箭头状的好,次一点的是芙蓉匹的。投入乳钵中研磨到极细,用极清的胶水和清的滚开水一同倒入碗内,过一会儿,把上面黄颜色的撇在一处,叫朱标……”

甚至还有更为细节的关注点:“ 凡是遇到画上铅粉发霉变黑的情况,用嘴嚼杏仁的汁水擦洗,一两遍就可除去。”

它说的全是一些微小的事情,甚至我们会忽略的事情,它都没有忘记。它会讲花草树木,也会讲述作画:“如果画初春的树,可在上面加上嫩绿的小点,画秋天的树,可用朱砂调和赭石混杂地点染红叶。”

其实,画谱在讲的是故事,有关生命的故事,是那些在任何文本都会忽略掉的生活细节,是它们形成了实实在在的人生。

这些,画谱用图解传递给了我们。

比如夏天的云,盘结的老树,连绵的雪山,长着青苔的石阶,落在屋顶上雨水的声音,夏天穿过树叶的日光,黄昏时的城墙,牧童走过的羊板桥,夜归的捕鱼船,石几上堆放的书籍,还有院子里盛开的白绣球花……

它们,都等待着被感受。

在这世上,能给人巨大情感冲击的东西,往往都很微小。

//

万物皆可爱

//

中国画的神秘之处在于笔墨,也在于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

这是无比真实的存在,与人类的世界产生关系的,是整个宇宙,是动物,植物,是河流,山水,桥梁,是半露门径的小屋,犬吠还有烟雨云层。

和西方绘画体系中信奉的透视法不一样,阅读中国画,你永远不知道自己位于画中的哪个位置,而是在加速了的世界中行走,是有关我们在世界中生存的潜意识。

芥子园画谱中,表面上,它讲的是中国画的骨骼和经脉,实际说的却是画的潜意识,是画者和观者的感受,它记录了一个失落的世界,就像没有一棵树下没有自己转化的生灵,它有关生活,也有关忘却,中国画讲究的意境,只有短暂的逗留,和绵长的永恒。

导演文德斯曾经说:“当我死的时候,我们种下的森林将会恢复成我出生时的模样,循环得以圆满。这就是我一生的故事。”

//

用一万种方式描绘世界

//

你一定曾在很多地方见过它的踪影,它收集了唐宋明清的中国画,启发的如今的画家,将这些画中的潜意识渗透在了历史之中。

▲上:顾恺之《洛神赋图》 下:《芥子园图谱》中的马

顾恺之的《洛神赋图》中,有行走的人和打滚的马。

时至今日,艺术家依旧在不断地跳跃出格式,用背离,用批判,用解构,用各种各样的方式瓦解程式。然而,绘画也是有原点的,就像所有人物的感情一样最后都会回到原点。而这些,都藏在了这本书中。

有趣的人,有趣的事,有趣的物,在任何一个年代都充满趣味。时光不变,而我们飞逝。

又或许,《白话芥子园》中的万物,是真正地触及到了真实的宇宙。

从画坛教科书中感受生活的美好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