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在手腕部骨折微创治疗上取得新突破,该院创伤骨科手足外科团队成功应用腕关节镜辅助技术,为一名21岁女大学生小施行经皮右舟状骨骨折内固定术。术后第二天,小施就能满足吃饭等基本生活功能要求。术后4天,小施康复出院,在腕部没有留下手术刀疤。
日前,小施因不慎跌倒,右手撑地后出现右手腕部剧烈疼痛,随后就近至某三甲医院就诊,经过X线检查确认为“右腕舟状骨骨折,断端明显移位”。该院医生建议其手术治疗。
当小施了解到医生要在她的手腕部,做4至5厘米切口,才能复位与固定骨折。小施为此有些犹豫,为寻求更美观的微创手术方法,她慕名来到上海四院就诊。
该院创伤中心主任陈爱民教授了解小施的诉求后,召集手足外科团队郑金龙、李菁等医生开展周密的术前讨论,分析其骨折类型及移位情况,考虑小施是年轻女性,决定应用腕关节镜辅助下经皮复位与固定技术,不给小施手腕上留下可见刀疤,最大程度满足其需求,同时提供最好的医疗质量。
入院后在该院麻醉与围手术期医学科帮助下,在陈爱民教授指导下,由李菁医生主刀完成。手术过程中,医生将小施的手部固定在腕关节镜配套牵引架上,利用手指牵引复位舟状骨断端,再进一步在腕关节镜直视下,用撬拨复位的方法,复位移位的舟状骨断端,使其达到解剖复位。
随后,医生在其舟状骨结节中心点,经皮打入导针,在腕关节镜监视下,使导针由舟状骨远端关节面中心点穿出,再经过术中透视确认导针处在理想位置中后,拧入一枚加压空心拉力螺钉,闭合骨折线,达到可靠的骨折固定。最后使用腕关节镜检查桡腕关节,确保螺钉在任何方向上都没有穿出关节面,顺利完成手术。
术后第二天,行X线检查,小施手腕骨折达到解剖复位,固定螺钉位置良好,固定可靠。小施在康复师指导下进行腕关节功能锻炼,并能用患手完成吃饭等基本生活动作,治疗效果超出预期。
术后,仅在小施腕关节掌侧及手背留下3个针眼,看不到任何手术切口线,术后第四天就顺利出院。
“传统的腕舟状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需要4至5厘米的手术切口,腕部留下明显的刀疤,影响其外观。同时,切开复位的暴露,进一步破坏舟状骨的血供,进而造成骨不连。后期个别患者还会出现舟状骨坏死,致终身残疾。”陈爱民说,相反,腕关节镜辅助下经皮舟状骨骨折内固定技术,具有美观、微创、精准、疗效可靠、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陈爱民介绍,腕关节镜技术是一种受国际认可的微创手术新技术,对腕部许多疾病的检查及治疗中显示出较大的优势。上海四院是上海地区为数不多的具有这个微型关节镜设备的学科之一,创伤中心手足外科团队已熟练掌握此项高精尖的手术技术,并将持续为此类腕部损伤患者提供微创化治疗服务。
作者:李晨琰 陈霞琼 肖鑫
文:李晨琰 陈霞琼 肖鑫图:院方供图编辑:吴金娇责任编辑:樊丽萍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