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诗和远方”成为现实,青秀成青岛文旅新名片

青岛,一座山与海的浪漫城市。如果要问你,来青岛你最想做的是什么?除了喝啤酒吃海鲜、海边漫步爬崂山,夏日必去的啤酒城等规定动作以外,还有没有别的答案?

围绕着这片山海,总有一些不断被传颂的故事。明朝末年,即墨人黄宗昌所著的《崂山志》中载:“八仙墩,有石坡广数亩……石层作五色斑驳如锈,处其下者,仙墩也。”八仙墩因民间传说八仙由此过海而得名,“八仙过海”的故事也因为有着永恒而宝贵的内核,一代又一代地传承。

故事讲到现在,进入“开放、现代、活力、时尚”的语境,应该用什么方式让海边的孩子们去传承,一场青岛大秀给出了答案。

老故事 新味道

青秀梦工场,讲了一个“八仙过海”的好故事。2006年12月,八仙的故事被列入山东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青秀再次展现这个流传600多年的传说,把八仙神话“盘活”。

青秀诞生于2019年4月29日。这场历史底蕴与现代科技完美结合的奇幻演艺,历时四年的打磨,由全世界多个国家的创作团队共同完成,是文旅融合的惊艳之作,也是青岛推荐给全世界的一张重要名片。

不仅如此,东方影都更是辐射聚集山东发展的重要项目。2019年4月29日青秀剧场盛大开演,这将进一步拓宽青岛旅游格局,也为全国游客奉上一场文化大餐。对青岛东方影都青秀这一大型高科技舞台演艺水秀来说,不管是在场景、舞美、还是表演等各个方面都实现了创新和突破。

青秀共有11幕演出,包括第一幕《序幕》、第二幕《王母娘娘庆典》、第三幕《八仙驾到》、第四幕《八仙过海》、第五幕《龙王之子》、第六幕《水之国》、第七幕《风之国》、第八幕《冰之国》、第九幕《龙王之子复仇》、第十幕《火之国》、第十一幕《观音降世》,作者没有拘泥于口口相传的套路,而是进行了充分想象和挖掘,让戏剧冲突更强烈、人物形象更饱满、情感演绎更到位,把老故事讲出了新味道。

场景方面,导演吕克·佩蒂在设计过程中融入了电影元素,为了将八仙过海的场景生动还原,场内设有超大升降水舞台、巨型投影弧幕、大型水幕喷泉及造景,是在目前表演艺术界前所未见的新形式,更有海浪的效果,加上全息投影,能让观众感受到不同以往的效果。

在舞美方面,青秀使用了许多高科技手法来辅助艺术呈现,包括升降舞台、移动道具、2D/3D飞行等,“当它们在观众头顶游过时,会觉得自己真的来到了海底世界”。

在表演形式上,你会时常发现演出就在身边,时而在你的头上穿过,时而在你的身边上演,又或你就是演出中的一员,这种西式表现手法将会大大提升演出的趣味性。

八仙过海的故事对导演来说是上佳的创作题材,因为八仙中每位角色都具有鲜明的个性,再融入水、风、冰、火四种新的元素,使得整场大秀立体饱满。

从一开始的风和日丽鲜花盛开,到山海变色、昏暗沉郁,从天空中的白云飘飘云雾缭绕,到海底的蔚蓝世界水族缤纷,再融入水、风、冰、火四种元素,时而寒气逼人时而烈焰腾腾,色彩在剧情的推进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并渲染出了浓浓的中国风。

发光的水母、悠哉的乌龟就在身边游弋,孩子们情不自禁站起来想去亲近和触摸;聚集的云朵、舞动的狂风、掀起的海浪配合着剧情的跌宕起伏,将人带入海陆空的辽阔场景中。这些专门邀请国外飞行道具师设计的仿真飞行道具,非常写实逼真,让观众有了亲临海底的感觉。

青秀的创排团队具有十足的国际范儿,汇集了世界各地的精英。国际创排团队从不同角度共同创作,使观众可以从这场秀里感受到各种文化的碰撞,极具冲击力和感染力,也让这幕大秀能被不同文化背景的观众所接受,做到雅俗共赏。

青秀的演员各个身怀绝技,技艺非凡。在青秀众多演职人员中,主要角色12人,由主创团队历时2年,从全国近万名舞蹈戏剧演员中挑选而出。这些演员表演经验丰富,曾在海内外各大秀场担任重要角色,不仅具备深厚的舞蹈功底,同时还掌握武术、杂技、高空跳水、绸吊等高难度专业技能。经过四年的精心准备和日复一日的练功备战,在演出过程中,演员们凭借高空绸吊、空中威亚、特技摇摆杆,腾云驾雾翩翩起舞翻江倒海让八仙过海展示出了真正的中国功夫。

就演出内容而言,青秀既有新、奇、美的追求,也有对淳朴自然、优秀文化以及和谐社会的赞叹;就产品特色而言,青秀填补了山东以及华北市场的一大空白;就区域布局而言,无论是市民的“西游”,还是外地游客从老城区向青岛西海岸新区的扩散,青秀这样不同于老城区的旅游特色,都将成为青岛西海岸的重要的一块文化拼图,进一步拓展文旅产业格局,成为2019年山东文旅的高光时刻。

一场文旅融合的饕餮盛宴

文化资产永远都是一座城市最大的不动产和无形资产,如何保护和利用好这一优势资源,使其成为城市新的活力源泉,将成为今后城市文化、旅游、商业等产业发展的一项重要课题。文化和旅游部部长雒树刚曾公开表示,要通过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发展,推出更多文化和旅游精品。

2018年,国家层面的机构改革,宣告中国文化和旅游正式进入“融时代”。3月8日,文化和旅游部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发展,文化更加富有活力;旅游也更加富有魅力。

事实上,文旅融合在机构改革之前就暗潮涌动,也是大势所趋。在文旅“融时代”,需要更多地将文化资源以创意方式激活,转化成符合市场消费潮流的活资产,从而推动文化资源存量向旅游体验消费增量转换。

“后峰会时代”的青岛,发展的过程便是深挖海洋文化、寻找海洋内涵、讲述海洋故事的过程。用近6亿元的投资,迎接一场中国传统神话的光影大秀。事实上,这并非青岛首次在文化发展方面下的大手笔。

“通过文化和旅游的融合,能够让文化更有活力,让旅游更有魅力,彼此成就,这也是我们工作的着力点和目的之一,今年我们有很多的硬仗要打。”青岛市文化和旅游部门有关领导年初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东方影都是商业地产在青岛西海岸升级扎根的鲜明代表。凭借独特的文化+旅游+商业的综合体模式,东方影都已成了青岛地区一座独特的商业项目——与其说它是一个商业体,不如说它更像一个文旅结合的旅游打卡地,在喝啤酒吃海鲜之余,可以让消费者感受多元、互补、可持续的生活品质的生活圈,享受一场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盛宴。

东方影都与青岛的互惠互助,可以说是二者谋求转型发展的必然结果。以打造全球超级影视文旅商业综合项目为目标的东方影都,正是借青岛的城市力量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进程当中,由此搭建起一座文旅商融合的巨型堡垒。

在贯彻落实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道路的过程中,青岛借助东方影都这一文旅商综合项目,加快了城市转型升级的速度,更有了丰厚的产业转型经验,如此便多了一个打造国际旅游城市的重量级砝码。

青秀用故事、技术演绎了一部实景大片,用内涵、形式丰富了东方影都的生态。随着电影《流浪地球》的热映,“影视之都”加快了青岛文旅产业与世界融合的步伐。青秀的上演,标志着青岛东方影都业态的进一步完善,拥有了全天候的、全季节的文旅大项目,让“诗与远方”成为现实。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