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速公路网上有一条横贯中部地区,打通西北、中原及东部沿海地区的交通“大动脉”——连霍高速。
连霍高速起于江苏连云港,穿平原、山区、高原、沙漠和戈壁,经江苏、安徽、河南、陕西、甘肃、新疆等省区,止于新疆霍尔果斯。通车里程4244公里,是我国最长的高速公路。
千百年来,奔腾不息的黄河同长江一起,哺育着中华民族,孕育了中华文明。在我国文明史上,黄河流域有3000多年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孕育了河湟文化、河洛文化、关中文化、齐鲁文化等,分布有宝鸡、西安、洛阳、开封等古都。连霍高速像一条彩带,串起了黄河流域上一座座如明珠般的历史文化名城。
在这条高速上,有周秦文明发祥地的宝鸡、汉唐文化的典型城市西安、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洛阳、宋文化代表城市开封。他们见证了最初的中国、创造了盛世的汉唐、演绎了梦幻的大宋,书写了中国古代文明最恢宏灿烂的篇章。沿着高速自西向东行驶,就是品读数千年的黄河文明。
周秦文明发祥地:宝鸡
自西向东,连霍高速从甘肃段到陕西的第一站,便是古城宝鸡。
宝鸡古称陈仓,典故“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发源地,公元757年因“石鸡啼鸣”之祥瑞改称宝鸡,有2770余年建城史。誉称“炎帝故里、青铜器之乡,佛骨圣地、社火之乡,周秦文明发祥地、民间工艺美术之乡”。
宝鸡市的民间社火。实际上,早在新石器时代,宝鸡就是先民们活动生息的地区之一。
《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记载,早期遗存为公元前5150~5020年的母系氏族公社时期,距今7150多年,是早于仰韶文化半坡遗址的一种文化遗存。宝鸡为炎帝故里,5000多年前炎帝生于姜水之岸常羊山蒙峪沟;宝鸡同时也是周秦王朝的发祥地,公元前11世纪,周先祖之一的“古公亶父”率族人迁徙到岐山下的周原(今宝鸡岐山县与扶风县交界地带),建立了周王朝早期的国家组织。周在季历和文王时期,发展很快,为伐纣灭商、建立西周王朝奠定了基础。
周平王元年(前770年),以秦襄公攘夷、护送平王东迁之功,封襄公为诸侯,赐之岐以西之地,从此,建立了秦国。宝鸡是秦王朝前期政治、军事和经济活动的中心地区,是秦始皇能够“续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一举统一全中国的前期奠基地。
宝鸡同时也是享誉世界的青铜器之乡,中华第一古物“石鼓”出土于此,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中国”之名最早见于宝鸡,国宝重器何尊1963年出土于宝鸡,其造型雄奇,铜尊内胆底部发有一篇一百二十二字铭文,而其中“宅兹中国”(指天下之中)是“中国”最早的文字记载。
国宝重器何尊,铜尊内胆底部发有一篇一百二十二字铭文,而其中“宅兹中国”(指天下之中)是“中国”最早的文字记载。中国晚清四大西周青铜器毛公鼎(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大盂鼎(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散氏盘(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虢季子白盘(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均出土于此。另出土有大克鼎(上海博物馆镇馆之宝)以及逨盘、折觥、厉王胡簋、墙盘、秦公镈(另有秦公钟)、卫鼎等藏于宝鸡青铜器博物院的国宝重器。
宝鸡是民间工艺美术之乡,西府社火脸谱、凤翔木版年画、剪纸、泥塑、草编等展示着独特的中国民间工艺艺术。同时也是美食之都,岐山臊子面、擀面皮;凤翔豆花泡馍;扶风一口香;陇县核桃油旋;麟游血条面;千阳搅团……每一个县,都有独当一面的精细味道,共同构成宝鸡特有的“西府味儿”。
宝鸡的擀面皮。“不断丰富公共文旅产品供给、全力建设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持续提升宝鸡文化旅游影响力、统筹推进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全面加强文化旅游市场监督管理、持续激发文旅事业内生动力。”宝鸡市文旅局相关负责人向澎湃新闻记者介绍目前开展的工作情况。
宝鸡的关山草原景区。数据显示,作为中国旅游百强城市,截至2020年底,宝鸡共有A级景区48个,其中5A级景区2个,4A级景区15个,3A级景区25个。
“十三朝古都”:西安
连霍高速出宝鸡段最东边,往东行驶百余里,便到了被誉为“十三朝古都”的西安。
西安古称长安,位于中国内陆腹地黄河流域中部关中盆地,是中华民族和东方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早在100万年前,蓝田古人类就在这里建造了聚落;7000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这里已经出现了城垣雏形。
西安的历史古迹。西安有3100多年的建城史和1100多年的国都史,先后有西周、秦、西汉、东汉、新、西晋(愍帝)、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13个王朝”在此建都,又为赤眉、绿林、大齐(黄巢)、大顺(李自成)等农民起义政权都城。
自西汉起,西安就成为中国与世界各国进行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的重要城市。“丝绸之路”就是以长安为起点,西至古罗马。西安是闻名世界的历史名城,与罗马、雅典、开罗齐名,也是中国六大古都中建都历史最长的一个,长安文化代表着中华文化的主干。
“西安”之名称,始于明代。元至元九年(1272),元世祖封三子忙哥剌(la,音“腊”)为安西王,镇守这里,改京兆府为安西路。元皇庆元年(1312),改安西路为奉元路。明洪武二年(1369),改奉元路为西安府,府城简称西安,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西安同时也是中国文学艺术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盛唐时期,由于政治清平,经济繁荣,社会相对安定,中外交往频繁,长安文化艺术的各个门类竞相发展,取得了光照千古的辉煌成就。文学方面,诗歌创作进入黄金时代,李白、杜甫、白居易、孟浩然、王维、杜牧、李贺、李商隐等一大批杰出的诗人汇聚长安,古体诗、律诗、绝句都由完备而达于全盛。
唐诗里的古长安城。散文创作由韩愈、柳宗元高举起古文运动的旗帜,反对艳冶淫靡之风,主张“言必己出”、“文从字顺”,以其精炼、含蓄、犀利、优美的散文作品,而跨入“唐宋八大家”之列。
唐末以后,西安失去了国都地位,但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使文化艺术源流连绵不绝。五代的绘画,宋代的碑石,元代的杂剧,以及延续不断的长安古乐等,都和汉、唐长安文化一脉相承。
美味与形色兼顾,正是中国人的饮食哲学。千年古都西安,古都仪象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经过几千年的传承,流传下来的不仅有厚重浓郁的历史文化氛围,更有令人垂涎欲滴的美食文化。
《周礼•天官》、《吕氏春秋•本味篇》等陕西出土的文献资料中,大量关于烹饪的记载表明了陕西饮食史的源远流长。作为周秦汉唐中国历史上最强盛时代留给世人的饮食典范,周八珍、烧尾宴等这些最早出现的美食向人们阐释了陕菜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形成的菜系,它根植陕西繁衍四海,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也形成了浓郁的饮食文化。
牛羊肉泡馍绝对是来西安旅游必吃的美食之一。提起西安美食,牛羊肉泡馍绝对是来西安旅游必吃的美食之一,特色的牛羊肉配着掰得细碎的白吉馍,浓浓的汤汁中细长的粉丝作以搭配,一碗下肚时,首先冲击的是食客的味蕾,同时还能满足其一天所需的能量。
被誉为“长安第一味”的长安葫芦鸡。被誉为“长安第一味”的长安葫芦鸡,色黄、皮酥、肉嫩、味醇,是鸡馔中难得的珍品,一盘上席,满室生香;腊汁肉夹馍作为西安最具代表性的特色美食之一,将卤好剁碎的腊汁肉夹在焦黄飘香的白吉馍中,馍焦肉香,味道一绝;对于无面不欢的老陕来说,面是最割舍不下的美味。尤其一碗热腾腾的油泼面,面煮熟捞出,撒上秦椒面再来一把小葱,热油往上一泼喷香扑鼻,口感柔韧筋道滋味浓郁。
历史文化名城:洛阳
继续往前走,沿着连霍高速驾车从西安往东行驶5小时,300多公里外便是另一个历史文化名城——河南洛阳市。
洛阳位于河南西部、黄河中游,因地处洛河之阳而得名,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和著名古都,省域副中心城市,也是中部地区重要的工业城市。
洛阳是一座底蕴深厚、名重古今的历史文化圣城。
作为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洛阳历史上先后有13个王朝在此建都,是我国建都最早、历时最长、朝代最多的都城。现有全国文物保护单位43处,馆藏文物40余万件。
洛阳龙门石窟。沿洛河一字排开的夏都二里头、偃师商城、东周王城、汉魏故城、隋唐洛阳城五大都城遗址举世罕见。龙门石窟、汉函谷关、含嘉仓等3项6处世界文化遗产,中国第一座官办寺院白马寺,武圣关羽陵寝关林,武则天坐朝听政、朝拜礼佛的明堂、天堂,以及定鼎门博物馆、天子驾六博物馆等数十家博物馆,彰显着洛阳厚重的文化底蕴。
有中国佛教“祖庭”和“释源”之称的白马寺。洛阳同时也是儒学的奠基地、道学的产生地、佛学的首传地、玄学的形成地、理学的渊源地,各类文化思想在此相融共生,以河图洛书为代表的河洛文化是海内外炎黄子孙的祖根文源。洛阳还是全球华人的文化之根、祖脉所系,全球1亿客家人祖籍于此,中国70%的宗族大姓起源于此。作为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和隋唐大运河的中心,洛阳先后有6次进入世界大城市之列。
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关林。除了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洛阳也是一座风光秀美、独具魅力的优秀旅游名城。
现有5A级景区5家、4A级景区23家、3A级景区37家。北方千岛湖黄河小浪底风景旅游区、世界地质公园黛眉山、国家森林公园白云山、北国第一溶洞鸡冠洞、山岳经典十里画屏老君山、北国水乡重渡沟,以及龙峪湾、天池山、西泰山、神灵寨等风景名胜,兼具南北风光之神韵。市区及周边分布着周山、龙门山、小浪底、上清宫等四大森林公园和隋唐城遗址公园,伊、洛、瀍、涧、黄五条河流纵横其间,长达20余公里的洛浦公园穿城而过。
洛阳牡丹始植于隋,盛于唐,甲天下于宋。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
洛阳牡丹始植于隋,盛于唐,甲天下于宋,雍容华贵,国色天香,已有1500多年的栽培史,形成9大色系、10种花型、1200多个品种。一年一度的牡丹文化节已经成为蜚声中外的国家级文化盛会,跻身全国四大名会之一,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洛阳扩大对外开放、展示城市形象的重要平台。洛阳市被命名为“中国牡丹花都”。
历史文化名城开封一景。
宋文化代表:开封
离开洛阳,从洛阳继续向东行驶3个多小时,约200公里外便是河南的另一座古城——开封。
开封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素有“八朝古都”之称,迄今已有4100余年的建城史和建都史,先后有夏、战国时期的魏,五代时期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北宋和金相继在此定都。开封的先民活动最早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
开封春景。夏朝自帝杼至帝廑在开封一带建都217年,史称老丘,这是开封有明确历史记载的第一次建都。商朝在开封一带建都27年,史称嚣。
公元前8世纪,春秋时期的郑庄公在今开封城南朱仙镇附近的古城村构筑城邑,屯兵储粮,并取“启拓封疆”之意,定名“启封”。公元前156年,西汉景帝即位,因避汉景帝刘启之讳,改“启”为“开”,“启封”也就更名为“开封”,这便是“开封”城市名称的由来。
开封的夜景。公元前225年,秦改大梁为浚仪。公元534年东魏孝静帝时,设立梁州,辖陈留、开封、阳夏三郡。北周武帝建德五年,改梁州为汴州,这是开封称汴之始。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设汴州总管府。唐代宗大历十四年(公元779年),永平节度使李勉扩建汴州城,规模宏大,坚固宽广,是今日开封城的雏形。
北宋时期,开封是当时世界第一大都会,孕育了上承汉唐、下启明清、影响深远的“宋文化”。
公元960年,赵匡胤建立宋朝,史称北宋,建都东京,置开封府领17县。北宋时期,开封历经九帝168年,人口逾百万,富丽甲天下,繁荣兴旺达到鼎盛,成为当时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当时世界性的大都会之一。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和文学家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生动地描绘了开封当时的繁华景象。
自宋代以后,历代王朝都把开封作为中国北方的区域性经济文化中心。
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勤劳智慧的开封人民创造了灿若星辰的宫廷文化、府衙文化、忠烈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园林文化、饮食文化、菊花文化、戏曲文化、书法文化。
开封历史上涌现出县委书记好榜样焦裕禄、铁面无私的包公、满门忠烈杨家将、民族英雄岳飞、 变法图强王安石、破秦救赵信陵君、画家张择端、文学家蔡邕、诗人阮籍、教育家林伯襄、历史学家范文澜、哲学大师冯友兰等名人大家。
除了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开封生态宜居独具魅力。
开封素有“北方水城”之称,境内河流湖泊众多,分属黄河和淮河两大水系。开封人文景观和自然风光交相辉映,拥有国家5A、4A级旅游景区10家,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4处。开封素有“北方水城”之称,境内河流湖泊众多,分属黄河和淮河两大水系,五湖四河环绕市区,开封西湖、中意湖镶嵌新区。开封每年春天举办的中国开封清明文化节、秋天举办的中国开封菊花文化节,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游人,“四月清明”“十月菊香”已成为叫响全国的节会品牌。
当前,开封旅游国际化的硬件基础、物质形象和功能内涵日益完善,一座外在古典、内在时尚、宋韵彰显、精致秀美的国际文化旅游名城正在逐步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