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国第一个县级苏维埃政权诞生地、广东省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中国水鸟之乡,海丰紧紧围绕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市委党建引领“三六九”工程工作要求全面深化创新驱动,聚力振兴实体经济,切实增进民生福祉,全力维护社会稳定,推动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收获广东百强县,广东省卫生县城,全省农业大县和40个产粮大县之一,商业建设行动国家级示范县,中国彩色宝石之都、中国气候宜居县、国家级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县试点等众多荣誉。
近年来,海丰县以实体经济为本,坚持制造业当家不动摇,已形成“3+3+N”现代产业体系,聚焦打造省级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试点工作,锚定当好汕尾‘深度融湾主力军、西承东联先行区’发展定位,坚持融湾先行、产业兴县,加快构建具有海丰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传统产业基础厚实
传统产业是海丰的厚实家底、最大本钱,是海丰经济的基本盘、建立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底。海丰传统产业基础厚实,拥有梅陇金银首饰、可塘珠宝、公平服装3个专业镇,规划建设了3大镇级产业园区,培育了各类市场主体3.6万家,产业规模达350多亿元,是“中国彩宝之都”、“中国首饰之都”、广东服装重要生产基地。
世界珠宝,可塘制造。可塘镇素有“中国彩色宝石之都”的美誉,各类珠宝享誉世界。多年来,该镇大力发展彩色宝石加工产业,主营碧玺、发晶、南红等120多种进口原石料加工的产品,远销欧美、东南亚、韩国等地区,已逐步形成相关产业链,有效带动当地经济增长。据不完全统计,可塘镇每年彩色宝石加工总量达5万多吨,产值超50亿元,水晶类产品占全球加工总量70%以上。
乘借“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的春风,海丰县委、县政府立足可塘珠宝发展优势,把发展珠宝特色产业作为产业集群建设和强县富民、乡村振兴战略措施来抓,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着力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多措并举不断推进可塘乃至全县的珠宝产业发展。
金银首饰产业是关乎民众日常生活的基础性行业。作为传统优势产业,海丰梅陇的金银首饰产业历史悠久、基础厚实、特色鲜明。该镇的首饰产业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自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专注金银首饰生产,现珠宝首饰企业共有3000多家,首饰从业人员占常住人口的一半以上,每年产值逾200亿元。据不完全统计,国内每10件金银首饰成品中,就有7件来自梅陇镇。
顶天有重器,立地有基础。海丰县基础厚实的传统产业为现代产业和科技创新起到了“顶天”的引领作用,也成为海丰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路径。
新兴产业势头强劲
项目进展迅速,彰显“海丰速度”。深汕合作拓展区比亚迪项目园区施工现场机器轰鸣,车辆穿梭,施工人员按建设节点稳步推进项目建设,一派春潮涌动、热火朝天的施工景象。
比亚迪海丰项目由汕尾弗迪电池有限公司投资建设,位于深汕合作拓展区(梅陇镇)启动区内,规划总用地面积约52万平方米。为推动比亚迪项目落地海丰,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迅速成立服务领导小组,全程护航用地保障、产业扶持、交通配套等环节,推进“交地即开工”的海丰“加速度”,生动诠释了政企双向奔赴的共赢格局,实现项目从初步谋划到正式落地仅用时39天,创下海丰产业项目落地新纪录。
比亚迪海丰项目是产业转移的标杆案例,作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领头雁”,比亚迪项目的落户,加快推进深汕合作拓展区以比亚迪为龙头的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发展,深汕合作拓展区“新能源汽车配套基地”的也日渐成型,海丰正从传统产业强县向湾区智造新城加速蜕变,着力描绘“融湾先行,产业兴县”高质量发展蓝图。
海丰的全面振兴,根基在实体经济,关键在科技创新,方向是产业升级。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是海丰奋起直追、迎头赶上的突围之举,是实现全面振兴的必由之路。近年来,海丰县紧紧围绕“产业兴县”的发展战略,以产业转型升级为抓手,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推进科技创新和绿色发展,积极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规划建设了112.5平方公里的深汕合作拓展区,布局天星湖智造园、时尚美都、锦合电子信息工业园三大新兴产业园区,储备熟地面积36.4万平方米、标准厂房39.5万平方米,拥有电镀排放指标牌照,污水、供电、环保设施配套齐全,大美丽、新能源汽车、电子线路板等3大新兴产业正聚链成群。在加快新兴产业崛起与发展中,海丰县持续改善工业园区软硬环境,从加强队伍建设、做强产业主平台、做大园区经济总量、提升服务企业效能等方面加力提速,战略性新兴产业逐步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带来发展新动能。
特色产业持续兴起
在实施“产业兴县”战略中,乡村的发展是基础。乡村要发展,产业是关键。近年来,海丰县深度挖掘自身丰富的资源优势,全力深耕“红、蓝、绿、古、特”“五色”旅游资源领域,建成乡村振兴示范带6条以及红宫红场等4A景区3个、3A景区2个,形成蔬菜、丝苗米和莲花山茶“三个万亩”产区,打造了莲花山茶、油占米、金针菜3个全国地理标志农产品,现代农业、农文旅融合、生态康养等多元业态竞相成长。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在海丰油占米新品种选育与展示基地,只见连片的水田里,农户们正忙碌着将嫩绿的秧苗装填进插秧机。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一排排秧苗被整齐地插入水田,为田野披上了一层新绿。田间另一头,农户们正小心翼翼地揭开覆盖在秧田上的塑料薄膜,让早前播种的秧苗通风透气,沐浴暖阳。
育一株好苗、兴一方产业。海丰油占米,是农业农村部评定的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是享誉全国的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近年来,围绕“稳粮、优供、增效”主线,以绿色生态、高产高效、特色精品为目标,以品牌为引领、以品种为纽带、以加工为龙头,加大对龙头企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的培育力度,打响“海丰油占米”优质丝苗米品牌,引领一、二、三产业融合高质量发展,全面提高海丰农业发展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随着“产业兴县”战略的深入推进,海丰县正朝着高质量发展的目标稳步迈进。未来,海丰县将继续以产业为引擎,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提升区域竞争力,建设成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人民幸福的现代化强县。
来源:海丰县融媒体中心
通讯员:林彩红 吴长辉 李岚
编辑:施文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