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取经路上会遇到这么多妖怪?”“为什么只有唐僧能救孙悟空?”“为什么孙悟空有紧箍咒?”……日前,文化育人背景下学前儿童的学习与发展——第五届浙江大学文琴儿童发展论坛系列研讨会在杭州举行。
来自浙江大学幼儿园的滕铭茗、李卓闻、陈珞如三位小朋友与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王弘治进行了一场“《西游记》中的‘十万个为什么’”学术对话。一边是充满童真的幼儿,另一边是文学文化学者,这样的问答和交流实属有趣。
浙大幼教团队分享了文化育人背景下为促进儿童的学习与发展,以《西游记》系列研修为载体的“浙大幼教”实践。如何通过《西游记》实施文化育人的启蒙教育,浙江大学幼儿园老师胡向黎、何平的故事叙述《童年的西游印记》,智城分园副园长丁红霞带来的大班社会活动《留在花果山VS西天取经》课例展示,三位浙大幼儿园小朋友与王弘治教授的互动问答,形象解析了“以文化人”的实施理念、策略和方法,勾画了“基于名著——跳出名著”的来回对话、“解构西游——重构西游”的阅读探索路径,建构每一个幼儿心中的《西游记》。
2022年至今,文琴儿童发展论坛已成功举办五届,在全世界范围引导人们共同关注儿童发展,进一步促进儿童健康成长,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浙江大学幼儿园总园园长周熔表示,本次研讨会深入讨论了“文化对儿童意味着什么?”“赋予儿童怎样的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在教育工作者身上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等问题。浙大幼教人将继续努力让优秀中华传统文化转化到幼儿园现有课程体系中,持续拓新课程的文化建设之道,塑造培根铸魂、塑造人格、启智润心的重要力量。
作者:刘海波 赵繁荣
文:刘海波 赵繁荣图:思辰格编辑:蒋萍 责任编辑:蒋萍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