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量密度达到160-180Wh/kg,成本更低!全球首款18650钾离子电池横空出世,有望替代锂电池【附新能源汽车电池成本构成分析】

全球首款18650钾离子电池横空出世,有望替代锂电池

(图片来源:摄图网)

近日,来自美国的Group1公司宣布一项突破性进展,推出了全球首款18650圆柱形钾离子电池,这可能为传统锂离子电池提供一种可持续且经济高效的替代品。

Group1公司的首席执行官Alexander Girau对该电池表示了高度的信心,他指出,钾离子电池展现出了卓越的性能,尤其是在循环寿命方面,这对于电动汽车等应用至关重要。这款新电池在3.7V的标称电压下运行,与现代电子设备和系统兼容,其能量密度达到160-180Wh/kg,与磷酸铁锂电池相当,充分满足了市场对于高能量存储密度的迫切需求。

Group1公司的钾离子电池在设计上采用了与广泛使用的18650锂离子电池相同的尺寸规格,即直径18毫米、长度65毫米。这一标准化的设计不仅便于生产制造,更使得钾离子电池能够无缝接入现有的设备和应用体系,无需进行繁琐且昂贵的重新设计,极大地降低了市场推广的门槛与成本。

在技术实现层面,该钾离子电池采用了已经商业化的石墨负极、隔膜和电解质配方,这不仅简化了供应链流程,降低了生产成本,还显著减少了对镍、钴、铜和锂等稀缺且价格昂贵的关键矿物的依赖。

Group1 公司表示,这款采用独家 Kristonite 正极材料的钾离子电池是电池技术的一项重大突破。它可以成为磷酸铁锂电池和钠离子电池的强有力替代品。

新能源汽车电池成本结构分析

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成本构成来看,四大材料(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和隔膜)的成本合计大约占到了60%。随着我国对新能源汽车安全要求的逐步提升,新车必须在电池包中加装防撞、阻燃和热失控组件,这可能会导致PACK成本占比提升。

图表14:新能源汽车电池成本构成(单位:%)

2020年比亚迪、上汽集团新能源汽车电池研发能力对比

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在安全性、寿命和续航里程方面至关重要,相当于传统燃油汽车的发动机。 比亚迪和上汽集团都在针对新能源汽车的电池进行研发。比亚迪是我国少数具有100%自主研发、设计和生产能力的新能源汽车电池制造商。在2020年3月份,比亚迪率先推出的刀片电池极大限度地提升了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并具有长续航、高强度、强寿命等优势,为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电池领域开拓了新天地。

上汽集团目前自主掌控国内领先的电池、电驱、电控系统等核心技术,且对新一代锂电池、固态电池、IGBT等电驱动模块全球布局,自主研发的燃料电池系统技术性能够已可比肩全球领先水平。

综合来看,两家新能源汽车领军企业的电池研发能力相当强大。然而,比亚迪率先研发出刀片电池,这一技术改变了传统锂电池的运行方式,使得新能源汽车更加安全,续航时间也变得更长。这可以说是新能源汽车电池领域的一次革命性事件。因此,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电池领域的研发能力更加突出。

图表3:2020年比亚迪、上汽集团新能源汽车电池研发能力对比

钾离子电池具有优良的循环寿命和放电性能,使其成为电动汽车和便携式电子设备的理想选择。随着钾离子电池技术的不断成熟与普及,它有望成为磷酸铁锂电池和钠离子电池的强有力竞争对手。因此,钾离子电池在移动应用领域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