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的参考资料如下:
出版物
海軍砲術史刊行会-海軍砲術史
海軍水雷史刊行会-海軍水雷史
今日の話題社-海軍造船技術概要
朝雲新聞社-戦史叢書 海軍軍戦備 <1>昭和十六年十一月まで
並木書房-[図解シップスデータ]日本帝国海軍全艦船1868-1945第1巻 戦艦・巡洋戦艦
KKベストセラーズ-[海軍艦艇史]1 戦艦・巡洋戦艦
光人社刊-福井静夫著作集——軍艦七十五年回想記 第一巻 日本戦艦物語〔I〕&第二巻 日本戦艦物語〔II〕
光人社刊-記録写真集選11——写真集 日本の戦艦
海人社刊-「世界の艦船」2019年3月号增刊 傑作軍艦アーカイブ⑦戦艦「扶桑」型/「伊勢」型
海人社刊-「世界の艦船」1995年3月号
潮書房光人社-軍艦メカ 日本の戦艦
潮書房光人社-月刊「丸」2013年8月号 特集●国産超ド級戦艦のルーツ——扶桑・山城
潮書房光人社-月刊「丸」2020年1月号别冊 日本の戦艦大百科
デアゴスティーニ・ジャパン-週刊「栄光の日本海軍パーフェクトファイル」2018/10/30 No.31 日本海軍36cm砲戦艦の完成形——伊勢型戦艦
デアゴスティーニ・ジャパン-週刊「栄光の日本海軍パーフェクトファイル」2019/8/6 No.31 扶桑型を改良した国産超ド級戦艦——伊勢型戦艦
学習研究社-「歴史群像シリーズ」 日本の戦艦パーフェクトガイド
平賀譲デジタルアーカイブ网址https://iiif.dl.itc.u-tokyo.ac.jp/repo/s/hiraga/page/home(搜索时输入ID后的数字)
金田中佐 5"-5 大正三年一月末 (ID: 70681201)
戦艦防水区画数一覧表(ID: 22201201)
戦艦及巡洋戦艦居住室容積等比較表(ID: 40010101)
〔戦艦加賀・土佐計画関係資料〕(ID: 22201001)
CENTURION & KING GEORGE, V(ID:20651501)
CENTURION & KING GEORGE, V(ID: 20651401)
英国戦艦"WARSPITE"中央及前後部切断図 英国駐在 河合造船大技士(ID: 70650301)
海上に於ける物体を見出し得る距離(ID:70680901)
国立国会図書館(National Diet Library Digital Collections)
川崎芳太郎(info:ndljp/pid/965682)
海軍制度沿革 巻9(info:ndljp/pid/1886715)
川崎造船所四十年史
海自公开资料
極秘 砲戦術講義(昭和三年八月改訂)*注:此书原为战前的帝国海军炮术人员用
图片出处:X @JR1SSP
背景
“我国的新战列舰相比其他国家明显逊色,这样海军对国防还有自信吗?”
在1911年,就已经确立了第四至六号战列舰(后山城号、伊势号、日向号,下称三舰)的建造计划,而且起初是作为扶桑级后续舰计划的。由于金刚级战列巡洋舰首舰在英国开工,而只有剩余三艘战巡(后比叡号、榛名号、雾岛号)在日本国内建造,所以仍有一个空余的位置用于扶桑号战列舰的建造,而其余三舰只得等待前面各舰完工之后才能开工。当时吴海军工厂正在准备扶桑号的工事,横须贺海军工厂也开始准备山城号的工事,后续的伊势号和日向号也已分别预定开工。
但是一战爆发前夕时建造费迅速上升,同时陆军也开始扩张,财政相当困难,因此后续三舰的建造又被推迟。在经过反复的质疑和辩论后,直到1913年,建造费才被批准。
就在此时,各列强也纷纷开工和完成了更为强大的战列舰,而日本刚准备开工的扶桑号在当初设计时,能借鉴的经验只有此前的河内级战列舰,性能已经赶不上列强了。而当欧洲的英德两国进行激烈的造舰竞争时,大洋彼岸的美国缕缕推出的新设计同样具有卓越构思,也能不断令人惊叹“原来如此”。当时日本国内舆论也一直关注日本的新战列舰,议会上也经常有人质问:“我国的新战列舰相比其他国家明显逊色,这样海军对国防还有自信吗?”。
对此,海军当局有意改变现状,使日本新战列舰决不落后其他国家。为了对抗美国的新设计,舰政当局和军令部也便产生了修改这第二批共三艘战列舰设计的设想。根据月刊「丸」2013年8月号文章『日本超弩級戦艦の礎となった「扶桑」型の全貌』(p.73,作者小高正稔)记录,在当时的海军大学校教材用壁挂图等资料中,山城号、伊势号、日向号这三艘战列舰都采用了新式的主炮布局。
但是,当时山城号已经开始准备开工,其已经准备或者制造中的炮身、炮塔、装甲、建造材料等,均已经按照计划进行了安排。所以在1913年预算批准之后,山城号很快就开工了,最终只进行了有限的修改,大体上仍和扶桑号一致。
可能是因为准备工作尚未开始,后面的伊势号、日向号虽然建造训令(契约)时间和山城号接近,但开工时间被推迟了足足两年,有幸得到机会重新设计,从此与扶桑级天差地别,独立成为一级新舰。
设计
对于扶桑级和伊势级,军令部的根本要求事项是一致的,所以其舰型和航速上没有多大变化,在主炮和防御上也满足了相同的要求。
伊势的设计者仍然是近藤基树造船总监,当然这也是他设计的最后一艘主力舰,随后因为身体原因而卸任,由山本开藏负责后续的长门级战列舰的设计。
从设计番号来看,扶桑级为A64,伊势级决定时的设计是A91/92,这中间确实存在大量的设计方案。此前的扶桑级和金刚级有赖于平贺让资料而得以为大家所知,但平贺本人在伊势级设计阶段任职于造船厂,并未参与相关设计,所以无从得知每个方案的具体信息,只能从各路著作中获得关于伊势级设计经过的只言片语。
伊势级建造的推迟意味着舰政本部有机会充分吸收维克斯设计的金刚级的经验,对后续设计进行大幅度修改。要知道,此前舰本设计扶桑级时,能参考的也就仅仅是河内级战列舰,用这样的水平来设计新的超无畏舰,将落后列强不少。而且在一战爆发后,日本方面也了解到各场海战的相关信息与经验教训,于是开始重视扶桑级存在的诸多问题。
很显然,改设计的最优先课题在于主炮布局和防御设计的改正。此前的扶桑级将三号炮塔配置在锅炉舱之间,将锅炉舱分成了两部分,造成了空间狭窄、效率低下的问题;而且主炮遍布全舰,开火之后的爆风覆盖全舰,对舰桥造成严重影响,指挥非常不利。不过,主炮布局改正的目的不光是改善扶桑级存在的爆风问题,还要集中配置弹药库以强化防御设计(显然,舰本也意识到了扶桑级削减弹药库防御带来的风险)。此外,可能还要考虑采用其他方面的新设计和技术,争取在性能上达到世界水平。
据『海軍砲術史』记录,为了应对美国采用50倍356mm炮的动向(即新墨西哥级战列舰),在设计伊势级时,日本海军再次考虑了此前的扶桑级未采用的50倍356mm炮。同时为了控制吨位与缓解爆风问题,还考虑了三联装炮,这样可以减少炮塔数。
但是根据福井静夫的观点,对于50倍炮,由于初速的增加,膛压过大,炮身寿命会减少;而且这时日本造兵方面的多联装炮塔技术尚未成熟,而且出于舰员的训练方面的考虑,所以认为统一炮塔型号更有利,因此也没有采用三联装炮塔的设计。
之后,舰政本部采用类似美国海军怀俄明级战列舰的布局,将扶桑式布局的三号炮塔后移,与四号炮塔背负,共同配置在锅炉舱和轮机舱中间,船体长度略微增加。这样的改正显著减少了炮口爆风对舰桥在内的上层建筑的影响,而且主炮的射击指挥也更方便。同时由于动力的集中配置,蒸汽管道系统配置变得合理化,也有了增大主机出力的空间。
根据文件「〔戦艦加賀・土佐計画関係資料〕」(ID: 22201001)记录,伊势级设计最终决定于1912年12月。对此,最初决定的方案可能是A91,而在此之后经过修改得到了A92。而此前的扶桑级(最终案A64)设计完成于1910年11月,经过方案番号数字的减法运算可知,两年之内进行了约27个方案的设计,最终确立了伊势级的设计。
技术
船体尺寸(括号为日向)
排水量
标准:29990长吨
常备:31588长吨(31871)
公试:32063长吨
轻荷:29008长吨
满载:37037长吨
长
全长:208.18米
公试水线:205.74米
垂线间长:195.07米
宽
最大:28.65米
公试水线:28.65米
水线下最大:28.65米
型深
上甲板:13.23米
最上甲板:?
公试干舷
前部:8.2米
中部:4.38米
后部:4.76米
吃水
公试前部:8.78米
公试中部:?
公试后部:8.93米
常备平均:8.86米
满载平均:10.02米
武备
主炮:双联装四一式45倍356mm炮×6
副炮:单装三年式50倍140mm炮×20
小炮:四一式短76mm外膛炮×12
机枪:三年式6.5mm机枪×3
高炮:三年式40倍76mm单装高炮×4
主炮指挥装置:试制指挥仪
鱼雷发射器:533mmA型水下鱼雷发射器×6
鱼雷:六年式533mm鱼雷×12~18
探照灯:90cm×3,110cm×8
搭载艇:×12
乘员:士官80人,下士官兵1320人
防御
主装:299mmVC(下端100mm延伸)
中甲板装甲(上装):199mmVC
上甲板装甲(炮廓):149mmVC
横向防御隔壁
前部中甲板:199mmVC
前部下甲板:199mmVC
后部中甲板:199mmVC
后部下甲板:224mmVC
水平防御
下甲板:32mmHT
最上甲板:35mmHT
水下防御
舱壁装甲:无
防御层:3
鼓包:无
弹药库
甲板水平部:32mmHT
甲板倾斜部(穹甲):32mmHT
水下侧面垂直部:75~38mmHT
底部:25mmHT
司令塔
侧面:349mmVC(后部观测塔149mmVC)
顶部:75mmVC
底部:75mmVC
通信管:174~50mmVC
主炮塔
正面:299mmVC
侧面:224mmVC
后部:224mmVC
顶部:75mmVC
炮座:299~50mmVC
炮廓
正面:38mmHT
隔壁:19mmHT
操舵室
上部:
侧面:
烟道:38~50mmHT
船体
伊势级修改了主炮布局,采用了比扶桑级更加集中的主炮布局,舱室划分更加合理。不过,艏楼长度被迫缩短,随之而来的是其他方面的问题:第一,副炮数虽增加4门、实现了20门,但由于艏楼长度有限,其中2门副炮被迫作为甲板炮设置于露天甲板上,2门设置在靠近舰艏的炮廓内;第二,居住区狭窄。平均居住面积位居日本超无畏战列舰倒数第一(和金刚级接近)。
修改之后船体长度增加约3米,排水量增加约600长吨,达到了31260长吨。
伊势级的加速性能和操纵性能和扶桑级相比并不良好,而且还存在难以维持原定运动路线的问题。尤其是后者,在文件「山城型戦艦操縦性能」的记录中,伊势级在维持运动路线中是最困难的,而且在操舵员不熟练的情况下,经常会有偏离编队的情况,所以在一般的航行中甚至还需注意后续军舰。
不过,伊势级的航速和大舵角时的操纵性优于扶桑级,尤其是在正常情况下也经常能够发挥23节的航速,在舰队方面得到了较高的评价。
舾装
1.前舰桥
伊势级新造状态下,前舰桥为三角桅,顶部是射击指挥所兼测的观测所,其上设置了指挥仪。与扶桑级不同的是,伊势级的前桅缩短了约8m,后桅延长了约20m,所以前后桅的高度与扶桑级完全相反。
海上に於ける物体を見出し得る距離(ID:70680901)
伊势级的司令塔与此前的山城号一样,采用了异于扶桑号的大圆柱形司令塔,侧面装甲也从扶桑号的299mm增加到349mm,重量从95长吨增加到181长吨。
在射击指挥所的正下方和前中段还设置了探照灯台。其中,中段的中央探照灯台搭载4台探照灯。
新造状态伊势级的罗经舰桥顶部也不是固定式的,而是一层帆布。前方司令塔顶部搭载了中线式3.5米测距仪。伊势号和日向号罗经舰桥的支撑结构存在区别,伊势号是由多根支柱组成,而日向号为带有开孔的钢板。伊势号公试时只有司令塔后方的一根支柱,后来在公试中发现需要加强,于是增加了几根交叉的支柱。
因为空间问题,舰桥甲板上还搭载了2门40倍76mm高炮。
2.烟囱
伊势级有2根烟囱,一号烟囱置于前舰桥后方,二号烟囱又在其后。根据金刚号的经验,为了防烟,一号烟囱被延长,相比二号烟囱更高。伊势号和日向号前部烟囱背后的烟管型通风管略有不同,伊势号稍微高一些。
为了免遭爆风损坏,四艘小艇被置于烟囱两侧。同时,也有几台探照灯被设置在烟囱侧面。
3.后舰桥
前面已经提到,伊势级的后舰桥桅杆相比扶桑级增加了约20米。新造时,后舰桥侧面也有2门76mm高炮。此外延续此前的设计,在后部还设置了带有装甲防御的观测塔,用于指挥鱼雷发射。
4.小艇
当时的方针是:主力舰搭载大量大至17米水雷艇、小至9米短艇在内的小艇,保证额定的全体舰员能登陆,而且35%能搭载有动力的汽船。伊势级共12艘小艇,其中包括2艘17米舰载水雷艇、1艘13米汽艇、1艘12米汽艇、6艘9米端艇、2艘6米通船。
对于舰船设计者来说,炮塔和小艇的配置关系一直让人苦恼。此前扶桑级由于主炮爆风问题,小艇的配置也相当困难,其中一部分被迫配置在抬高的四号炮塔炮座周围。而伊势级在调整主炮布局后,将4艘大型的小艇收纳于烟囱两侧,用挡板遮挡三四号炮塔的爆风。其余一些较小的小艇,则分别2艘置于挡板外、2艘置于三四号炮塔两侧,4艘在侧舷吊起。小艇可依靠前舰桥上的起重机吊起。
5.居住空间
根据「戦艦及巡洋戦艦居住室容積等比較表」(ID: 40010101),伊势级舰内总容积1931350立方英尺,其中士官室总容积83630立方英尺(占比4.3%),水兵室234500立方英尺(占比12.1%),仓库&粮库160500立方英尺(占比8.3%)。其中士官84人,平均居住空间996立方英尺;水兵1327人,平均居住空间177立方英尺。(注:图解数据记录士官80人,水兵1320人)
金刚级平均每名水兵居住空间容积185立方英尺,扶桑级230立方英尺,伊势级177立方英尺,后来的长门级为212立方英尺,是四级里面最小的(虽然金刚级也很小)。
此外由于煤炭使用量较大,所以在搭载煤炭时,居住环境也会恶化。锅炉舱上方的居住区也受到高温影响。实际上,这也是和八八舰队轻巡洋舰相通的缺点。
据说从扶桑级转乘伊势级时,会给人一种十分狭窄的印象。
伊势级定员
士官等:舰长(大佐)×1,副长(中佐)×1,航海长(中少佐)×1,炮术长(中少佐)×1,水雷长(中少佐)×1,分队长(少佐、大尉)×4,分队长(大尉)×8,乘组(中少尉)×15,机关长(机关中佐)×1,分队长(机关少佐、机关大尉)×3,分队长(机关大尉)×3,乘组(机关中少尉)×7,军医长(军医中少监)×1,乘组(军医)×3,主计长(主计中少监)×3,乘组(主计)×2
合计53人
特务士官、准士官:兵曹长×3,兵曹长、上等兵曹×2,上等兵曹×12,机关兵曹长×3,上等机关兵曹×4,船匠长×1,看护长、看护师×1,笔记长、上等笔记×1
合计27人
下士官:一等兵曹×68,二三等兵曹×122,一等船匠手×1,二三等船匠手×3,一等机关兵曹×28,二三等机关兵曹×62,一等看护手×1,二三等看护手×1,一等笔记×1,二三等笔记×3,一等厨宰×2,二三等厨宰×2
合计294人
卒:一等水兵×218,二三等水兵×270,四等水兵×136,一等木工×3,二三等木工×5,一等机关兵×121,二三等机关兵×161,四等机关兵×72,一二等看护×4,一等主厨×11,二等主厨×11,三四等主厨×14
合计1026人
共1400人
武备
1.主炮
炮身部分内容请参考超无畏的黎明(火炮篇)。
伊势级主炮塔的俯仰范围为-5°~+20°,最大射程20000米。炮塔旋转速度3°/s,炮管俯仰速度8°/s。装填方式为5~20°内任意角装填,装填时间27秒,每门炮备弹80~90发。旋转部直径7.777米,炮座内径8.997米,炮管间距2.24米(6.3倍口径)。作为炮塔动力的水压原动机有4座659马力的,旋转由2座134马力的斜盘式水压机驱动,俯仰则是水压圆筒式,后座和复位为液压-水压式。
任意角装填的原理是将主炮的炮弹和发射药先转移到位于中甲板的换装室后,转移到扬弹筐中。随后扬弹筐沿着上方的圆弧轨道运动,到达主炮的装填角度,和炮尾紧贴,再由推弹机推入装填。
维克斯式356mm炮塔略图及装填机构
此前在设计扶桑级的时候,日本海军认为固定角装填有利于节省炮塔重量、简化炮塔结构、稳固机构以确保装填正常进行,而任意角装填在实际操作时,由于炮塔机械的振动,会难以准确瞄准。而且任意角装填的炮身俯仰时装填需要一定的下部空间,这在中弹时的防火上是不利的。固定角装填需要将仰角恢复到指定装填角度才能装填,但不需要在炮尾后设置装弹机,可简化人员的配置,有利于防火隔壁、防火门的设置。
但到了伊势级时,炮术人员提出以下观点:
一、由于固定角装填需要配套的仰角固定装置,相比任意角装填而言,结构较复杂,操作不简便,而且流程不可靠;
二、任意角装填式的装填作业更迅速;
三、理想的情况是用少数炮就能对抗多数炮,所以采用发射速度更低的固定角装填是本末倒置的。
所以相较于此前扶桑级5°固定装填的设计,伊势级的主炮被改为5~20°内任意角装填。完工时的实际射速大约1.5发/分。
日向号可能装备了国产的五年式6米测距仪,装备方式为中部四座炮塔配置测距仪,二号炮塔为旋转式,其余为固定式。
日向号的二号炮塔(新造状态)
伊势级炮塔的外形与扶桑级一致。在防护上,炮塔正面装甲增加了25mm,达到299mm。此外,还将弹药库配置改为上药下弹。
而在采用有坂𬬿藏基于维克斯设计、提高操作性和安全性后的四一式炮身,尤其是「一举动式」的操作后,双联装356mm炮塔内的操作人员也减少了。对于炮室和换装室人员,相较于比叡号维克斯式炮塔的21人,四一式炮塔减少了4人,为17人,效果十分显著。
主炮仰角上,与之前扶桑级的30°相比,伊势级减小到了25°。以当时的测距仪和指挥设备,远距离炮战精度不足,因此不一定需要30°的仰角。
日本国内最终完成了32座双联装356mm炮塔的制造,可以说是依靠吴海军工厂实现了炮塔技术的完全独立。其中,伊势级的12座炮塔完成于1916~1917年,其中10座由吴海军工厂制造,2座由横须贺海军工厂制造。虽然根据『公文備考』,向吴海军工厂订购伊势级全部的12座炮塔,但根据『呉海軍工廠造兵部史料集成』中吴海军工厂制造炮塔名称记录,日向号只有4座炮塔是吴海军工厂制造的。如果属实,那么剩下2座就该是横须贺海军工厂制造的。
作为炮塔动力,水压系统的原动机为4座659马力,旋转动力为4座134马力斜盘式水压机,俯仰动力为水压圆筒式,驻退机和推进机为液压-水压式。
伊势级的艏艉两组背负的炮塔均有侧面150°射界,中部的一组背负炮塔有侧面120°射界。
双联装45倍356mm炮塔
炮塔性能
俯仰范围:-5°~20°
最大射程:20000m
装填时间:27s
旋转速度:3°/s
俯仰速度:8°/s
装填方式:-5°~20°任意角装填
扬弹速度:?
备弹数:80~90发
测距仪:五年式6米(二、三、五号炮塔)
尺寸
炮座内径:8.997m
辊轮盘直径:7.777m
炮身间隔:2.24m(6.3倍)
炮身退却长:?
炮塔机构
水压原动机:659马力×4
旋转动力:水压(斜盘式134马力)×4
俯仰动力:水压圆筒
驻退机推进机:液压-水压
装甲
正面:299mm
侧面:224mm
后部:224mm
顶部:75mm
底部:75mm
炮座:299mm
2.副炮
从伊势级开始,日本主力舰停止采用此前的金刚级和扶桑级所使用的四一式50倍15cm(6英寸)副炮,参考法国的口径,转而采用了三年式50倍14cm(5.5英寸)炮作为副炮。这不仅限于战列舰副炮,而是全面使用140mm炮代替152mm炮。文件「金田中佐 5"-5 大正三年一月末」(ID: 70681201)就记录了1914年1月末关于140mm副炮的研究。
50倍152mm和140mm炮的比较(括号为140mm)
一门炮身、炮架、炮盾重量:20.32T(17.781)
120发弹药重量:6.913T(5.82)
一发炮弹重量:45.36kg(38)
一发发射药重量:12.25kg(10.05)
一发装药重量:4.07kg(3.35)
初速:850m/s(850)
俯仰范围:相同
射速:5.68发/分(7.92)
每分钟投射量:257kg(302kg)
每分钟命中速度(5000m,10m×20m命中界):2.27(5.88)
注:吨的单位不明
这个修改是因为考虑到当时日本战列舰副炮采用人力装填。对于体型较小的日本人而言,可搬运的标准弹重应为40kg(88磅)。15cm炮的炮弹重量达到了45kg,这个重量太大,难以长时间维持射速。38kg的14cm炮弹虽然威力较小,但在维持射速方面是有利的,因此认为在长时间的火力上更为优越。
考虑到现有舰船仍在使用152mm炮,即使炮身可以使用库存,炮弹也必须不断制造。虽然这增加了需要同时制造140mm和152mm两种弹药的麻烦,但依然是一个英明果断的决定。
伊势级采用的炮廓式与露天甲板炮式14cm炮
当然,为了弥补口径缩小、弹重减小造成投射量减小的问题,伊势级的副炮数量也从扶桑级的16门增加到了20门,投射量上大体维持一个水平。
不过由于艏楼长度有限,新增的4门副炮都配置在特殊的位置。这其中的2门在靠近舰艏的炮廓,类似于此前老战列舰舰艏的小口径副炮;其余2门作为甲板炮配置在露天甲板中部。与艏楼中受149mm上装保护的16门副炮不同,这4门副炮都没有厚重的装甲保护而更容易损失,且靠近舰艏的副炮还容易受到海浪影响。
此外,其他16门副炮也往前靠拢,配置十分密集。虽然密集配置也很方便运弹,但靠前的那几对副炮也更容易受到海浪影响,在恶劣天气下同样难以发射。
50倍140mm炮的炮身主要由日本制钢所制造,1916~1920年完成了63门,1921~1925年预定订购数量为140门。其中,伊势级的40门由日本制钢所制造,后来的长门级的副炮也被认为是日本制钢所制造的。炮架的制造估计是由横须贺海军工厂以及日本制钢所负责。
三年式50倍140mm炮
炮身名称
一般称呼:50倍三年式14cm炮
型名:Ⅱ/Ⅲ(伊势级为Ⅱ)
外形型号:三年式
尾栓型号:三年式
尺寸、重量
实际口径:140mm
身管长:6.999m(50倍)
全长:7.235m
弹程:6.05m
药室容积:25L
膛腔截面积:157cm²
炮身重量:5.475公吨
膛线
膛线数量:42
缠度:1/28
深度:1.4mm
沟宽:?
性能
最大膛压:28.5kg/mm²
初速:850m/s
炮口威力:?
寿命:315发
制造
炮身构造:筒紧式
初炮制造年:1914年
制造厂:吴海军工厂、日本制钢所
制造数:
弹药
被帽通常弹
弹长:552.7mm(被帽通常弹)
弹重:38kg
装药量:2.01kg
通常弹
弹长:552.7mm(零式)
弹重:38kg
装药量:2.776kg
发射药
常装药发射药:10.22kg(40C2)
药囊数:1
50倍140mm炮廓
炮架性能
俯仰范围:-7°~20°
最大射程:15800m
装填时间:8s
旋转速度:8°/s
俯仰速度:3°/s
装填方式:人力
最大退却长:?
扬弹速度:?
弹药搭载量:120发
操作人员数:9人
炮架动力
旋转动力:电动
俯仰动力:人力
驻退机:油压
推进机:发条
扬弹药动力:?
装甲
炮廓正面:37mm
重量分配
炮身:5.475公吨
炮架:7.6公吨
装甲:2.11公吨
备用品附属品:0.415公吨
合计:15.6公吨
制造
横须贺海军工厂
3.水雷武器
伊势级搭载了6具单装533mm固定式水下鱼雷,装备于两舷水下,单侧3具。其中,前2具分别装备于一、二号炮塔弹药库前后,后1具装备于三、四号炮塔中间。
伊势级鱼雷发射器装备位置图
此前的扶桑级完工时使用的是四四式鱼雷,虽然这款鱼雷取得了不错的成果,但经常存在主机和加热装置烧损等故障,而且与炮战距离相比,27节-10000米的能力并不足够。
1914年时,松下正泰大技师在吴海军工厂水雷部独自设计了鱼雷,被舰政本部第二部采纳,并下令试制2枚实验。松下在设计新鱼雷时,除了将气压从150atm增加到170atm,还使用了一部分滚珠轴承来提高机械效率,并且使用泵抽出清水,以达到清水室减重目的。另外,作为防烧毁对策,采用了新的构造,能抽出一部分加热室冷却用清水,输送到燃料室下部,再从燃料室上部输送比水更轻的燃料(石油),并引导到燃烧室。其他部分经过精心考虑,成功将性能提升了50%,达到了26节-15000米。
纵舵机使用的是同样由松下设计的四年式纵舵机。凭借鱼雷的开发,松下获得了勋四等旭日章。
不过,这款鱼雷的缺点是冷走(不点燃加热装置)时问题多,自停上浮后的浮力少,容易沉没。
1916年时,在横须贺水雷学校进行了实舰发。到1917年,这款鱼雷得到了制式化,被命名为六年式鱼雷,伊势级完工时已经开始使用了。
六年式鱼雷的制造由吴海军工厂和三菱长崎兵器制造厂负责,横须贺海军工厂和佐世保海军工厂也有量产。各厂关于本型鱼雷的制造数量不明确,但三菱长崎仍有相关记录。自1922年之后的10年里,六年式鱼雷的制造数量达到了3527枚,最多的是1926年,达到了500枚。
伊势级使用的六年式鱼雷
六年式鱼雷
直径:533mm
全长:6.84m
重量:约1500kg
主动力:星型四气筒
装气:175atm
装药量:200kg
雷速-射程:36节-7000米、32节-10000米、26节-15000米
伊势级也装备了能在停泊于港口时覆盖全舰的防雷网,并在舰体两侧装备其配套的网台、支撑架。但是防雷网的操作特别困难,展张和收纳费时费力,并且随着港口防备的完善和装备的发展,停泊舰船防雷的必要性下降,所以日本海军从大正末年开始逐步将防雷网拆除。
此外,后来伊势级在1928~1935年间装备了两组破雷卫二号。
4.高炮
伊势级从一开始就取消了老战列舰常常在上层建筑和炮塔上搭载的76mm炮,转而搭载了4门三年式40倍76mm高炮,以应对空中威胁。这款高炮是日本海军专门设计的第一款高炮,在1916年的内令中被称为3英寸大仰角炮,后来改称40倍8cm高角炮,到大正末期又改称40倍三年式8cm高角炮。本炮由吴海军工厂和日本制钢所负责制造,横须贺海军工厂似乎没有参与制造(包括其他高炮)。
虽然该炮的旋转俯仰都依赖人力,但大正时期飞机速度较低,尚且能够满足需求。虽然不清楚操作人员数量,但推测也是以平射炮的5人为标准。大正末期的对空榴霰弹使用30s复动引信作为延时引信,在发射前手动设定。一般情况下,由炮位瞄准单独射击,似乎也尝试过依靠高射装置进行方位盘射击,但没有实用化。
三年式40倍76mm高炮
炮身名称
一般称呼:40倍8cm高角炮
型名:Ⅷ
外形型号:三年式
尾栓型号:三年式
尺寸、重量
实际口径:76.2mm
身管长:3.203m(40倍)
全长:?
弹程:2.66m
药室容积:2.1L
膛腔截面积:47cm²
炮身重量:0.685公吨
膛线
膛线数:24
缠度:1/28
深度:1.02mm
沟宽:5.9mm
性能
最大膛压:21.6kg/mm²
炮口威力:137公吨∙m
寿命:1500发
制造
炮身构造:单层加压式
初炮制造时间:1916年
制造厂:吴海军工厂、日本制钢所
弹药(通常弹,药荚)
弹长:321.9mm
弹重:5.99kg
装药量:0.407kg
常装药发射药:0.927kg(20C2)
单装三年式40倍76mm高炮C型
炮架性能
俯仰范围:-5°~75°
最大射程:10800m
最大射高:7000m
装填时间:4.5s
旋转速度:5°/s(人力)
俯仰速度:1.5°/s(人力)
装填方式:人力
最大退却长:381mm
炮架动力
旋转方式:人力
俯仰方式:人力
驻退机:油压
推进机:发条
重量分配
炮身:0.584公吨
炮架:2.416公吨
备用品附属品:0.392公吨
合计:3.392公吨
5.机枪
此外在机枪上,伊势级1920年开始装备3挺6.5mm三年式机枪,直到1930年换装7.7mm刘易斯机枪。三年式机枪由东京炮兵工厂制造,1916年开始采用,为气冷式、气压式重机枪。陆军也在1923年设置了重型三脚架,将其用作对空机枪,但估计海军的枪架是单独设计的。
三年式机枪
三年式机枪(1916年采用)
尺寸、重量
口径:6.5mm
全长:1.204m
枪重:26.6kg
重架重量:27.5kg
性能
初速:755m/s
射速:400发/分
最大/有效射程:3700m
瞄准器:铁环式
驱动力:人力
操作人员:2人
弹药
弹重:0.009kg
弹药包重量:0.021kg
弹仓容量:30发(保弹板)
弹仓重量:0.765kg
火控
在1912年,日本海军制订了「戦艦及一等巡洋艦砲火指挥通信装置制式」,1915年制订「戦闘通信装置制式」,1923年制订「砲戦指挥装置草案」,对日本舰船的火控设备做出了规范。可以说,日本海军的火控就是在大正时期逐渐走向开化的。
1914年的金刚号设置了前桅指挥所、炮火指挥塔、炮塔指挥所,根据号令实施一齐射击,射击诸元由发令所向炮位发出,发令所具有输入参数和计算诸元的能力。
而在装备指挥仪后,设置了射击指挥所,可以通过指挥仪进行全主炮统一射击。同时,测的、测距等设备进一步得到增加和细化。不过,此时副炮和高炮的射击指挥还未完善。
1.指挥仪
1914年时,滞留在英国的安保清种大佐和今村信次郎少佐等武官提出「英艦隊乗艦中及 び射撃の報告」,舰本内部立即以矢野祐太郎部员为主任,宫坂助次郎部员参与,电气部分由林技师(后来任职于爱知时计,担任收发装置的制作)负责,进行紧急的设计和试制。这个过程遭遇重重困难,但舰本部员排除万难,终于在横须贺海军工厂达到预期目标,完成了最初的指挥仪。
试制指挥仪略图,当时矢野中佐曾因此获得了一万日元的奖金
1915年,将试制指挥仪装备于榛名号进行各种实验研究。搭载之后,吴海军工厂也试制了指挥仪。
其原理是,读取另一装置的距离、苗头接收机的刻度,将其调到指挥仪上,旋转手旋转整个指挥仪,将加上苗头的转向角发往火炮处。射手仰视望远镜,向火炮处发出加入了照尺角的仰角,在指挥官的命令下开火。
1916年,榛名号进行了使用方位盘的研究射击,结果良好,因此从1917年开始装备于各主力舰。伊势级在设计时并未考虑这种指挥仪,但在完工时将其装备了。
2.计算装置
1914年时,金刚号有主炮发令所、副炮发令所(左右)。装备有距离时计、变距率盘、距离曲线盘等。
1916年左右,日本购买了将这些装置整合在一起的坡伦式火控设备,装备于扶桑号,称为亚式炮战通信装置。亚式是阿尔戈公司生产的意思,由矩式测距仪、航迹自动绘制装置、亚式距离方位钟、陀螺控制装置组成。
航迹自动绘制装置安装在发令处,通过测距仪接受到的距离方位和自舰航速航向自动描绘出彼此的航迹。如果将由此产生的诸元调到亚式距离方位钟上,射击距离就会通过线路传送至火炮处,如果同时使用追踪式通信器,就可以调定照尺指针。陀螺控制装置具备与鱼雷相同的陀螺仪,在转舵时自动将自舰航向传递给航迹自动绘制装置。不过,还尚不清楚亚式是否被装备在扶桑号以外的地方,但其射击思想被应用到后来的指挥武器中。
3.测距仪
从金刚级开始,在以往1.5米的基础上,增加了测距塔式的武式3.5米测距仪,在二号和四号炮塔上采用固定式的武式4.5米测距仪。到扶桑级和伊势级的时候,在服役时装备了3.5米和1.5米测距仪,并在二~五号炮塔上装备了测距仪(山城之外各舰二号炮塔为旋转式)。
此前的金刚级和扶桑号炮塔还采用的是4.5米测距仪,而石桥孝夫推测后续的山城号将采用更长的6米测距仪,日向号可能装备了国产的五年式6米测距仪。从榛名、雾岛号开始,日本主力舰的二号炮塔测距仪都是旋转式的,推测日本海军可能会把二号炮塔为射击指挥所,指挥其他炮塔射击。
副炮测距仪上,装备了4台2.5米测距仪。
此外,还配置了若干弹着观测望远镜。
4.通信装置
在射击指挥上,1914年的金刚号的方式有距离、苗头、号令、距离修正、变距、方向。
关于舰内的命令、报告等的传达,传统上使用的是传声管,还需要传令员四处奔走,但到了战斗时,由于炮声、中弹等原因,传达受到了阻碍。于是,就需要逐渐发展其他手段。到金刚号的时候,可以通过发射通信器、高声电话器、电铃、传声管等联络。
发射通信器的原理是,转动发信器的把手,将指针调到某一距离,由于电磁铁的作用,火炮位置的接收器指针就会指向同一距离。
高声电话器始于日俄战争前后,在战争爆发时,只有少数4艘舰艇有装备,但根据蔚山海战的经验,之后就开始大量装备了。
追踪式距离苗头通信装置将发令所等发出的指令传达到火炮位置接收器的基针上,通过追针对准基针,使炮按照指令来指向的方式。
5.探照灯
根据海军省年报记录,伊势级的前舰桥、二号烟囱、后舰桥装备了110cm、90cm探照灯共12台。但根据照片等分析,实际上伊势级只有11台探照灯(3台90cm、8台110cm)。其中日向号前舰桥上部的2座也有可能是110cm。
防御
1.炮弹防御
这时吴海军工厂也能生产新的优质VC装甲,以取代过去使用的老KC装甲。
此前的扶桑级削减弹药库装甲减重,导致一二五六号炮塔的弹药库都只有224mm主装,而299mm主装仅仅覆盖动力和之间的三四号炮塔,导致防护相当尴尬。本来舰本设计的金刚级方案也采用了类似的设计,但好在最终是由维克斯公司负责设计建造,得以免于出现扶桑级类似的问题。
可能是受到维克斯的金刚级设计经验启发,近藤在伊势级上增加了299mm主装的覆盖范围,把二号和五号炮塔也纳入保护范围。而一号和六号炮塔虽没有299mm主装的直接保护,但设置了内折的199~224mm装甲,相当于自带航向角加持,防护效果足够。而且新造状态艏艉都有水线装甲,内折部分也被包裹在装甲内部,在带有航向角的情况下,等效下降的问题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此前的扶桑级的中部和河内级一样没有设置穹甲,而仅仅保留了弹药库32mm的镍钢(NS)穹甲,这可能是因为当时认为中部的主装防御效果已经足够。而伊势级恢复了全舰的32mm高张力钢(HT)穹甲,以提高近距离炮战能力,防止水线处进水,并追求防御炮弹破片(但实际上由于HT钢防破片能力低下,伊势级32mm穹甲并不能起到多大的作用)。NS钢价格高昂,于是采用廉价的HT钢作为穹甲。
由于内折装甲必须搭在穹甲上,所以前部露出的穹甲部分出现了弱区,近藤选择在前部穹甲露出部分上面再铺上一层56mmVNC装甲,而后部则在内折装甲下方设置垂直的50mmVNC装甲堵漏。
由于主装高度有限,此前的扶桑级五六号炮塔部分采用19mmHT倾斜装甲(有点类似于后来大和级的外段倾斜,但并没有补强)直接连接224mm主装上部,导致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天窗(当然这也是当时预估交战距离过近导致的)。在伊势级上面,虽然不能做到完全堵漏,但将这部分倾斜装甲从扶桑级的19mmHT提升到50mmVNC(维克斯非渗碳装甲,均质钢),在厚度和材质上都更有优势。同时由于倾斜角度增大,且采用了内折主装设计,也大幅度缩小了这个弱区的范围,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解决。之后在伊势基础上发展出的A110由于主装高度更高,刚好把这部分空缺堵上,才真正解决了问题。
前后的横向防御隔壁上,前部中甲板~下甲板为199mmVC,后部中甲板为199mmVC,后部下甲板为224mmVC。
关于伊势级的艏艉装甲,石桥孝夫参考的是航空战列舰状态的图纸(因为目前还没发现新造状态的伊势级图纸),认为只有舰艉保留了一小段水线装甲,其他部分侧舷都是裸露的,只有一段水平装甲。但实际上根据平贺让纪念站资料和下水状态照片,伊势级是有水线装甲的。
「戦艦及巡洋戦艦居住室容積等比較表」附图,可以看到斜线覆盖了艏艉部分。
伊势号下水照片,可以看到泛白的装甲覆盖区域,同样包括舰艏部分。
司令塔防御上,伊势级的前部司令塔为侧面349mmVC,顶部75mmVC,底部75mmVC,通信管174~50mmVC;后部观测塔侧面149mmVC,顶部75mmVC,通信管100mmVC。
伊势级的炮塔正面为299mmVC,侧面和后面224mmVC,顶部75mmVC,炮座299~50mmVC。炮廓正面37mmHT,隔壁19mmHT。烟道37~50mmHT。
在伊势建造的过程中,爆发了日德兰海战,交战距离远远超出了此前日本海军的设想。由于交战距离延伸,落角也随之增大,现有战列舰的水平防护并不足够。所以根据日德兰海战的经验,伊势级强化了炮塔防御和水平防御。
通过这些修改,伊势级的防御水平得到了相当大的提升,追上了英国战列舰的水平,大体达到了中游水平。但由于主装厚度等并未发生变化,所以相较于更为优秀的德国的国王级、美国的标准战列舰,依然是不如的。
2.水下防御
伊势级恢复了此前的穹甲设计,将下端延伸到主装下缘,由此提升了防雷能力。
伊势级中央横剖结构
考虑到一战期间英国战列舰和装甲巡洋舰因水雷和鱼雷损失的情况,伊势级的水下分舱也得到了修改。相较于扶桑级,伊势级增加了防雷舱壁的层数,同时细化水密舱。根据「戦艦防水区画数一覧表」(ID: 22201201),伊势号(括号内为比叡号/扶桑号/山城号)双层底内水密舱162个(120/178/162);防御甲板(穹甲)下的主区域&水雷防御外船翼为248个(-/185/-),空处22个(-/7/-),小液舱10个(-/20/-),总数280个(158/212/213);防御甲板(穹甲)上方部分,水线附近119个(-/-/-),其他部分105个(-/-/-),合计224个(121/184/162);全舰合计666个(399/574/537)。对比可以发现,伊势级的水密舱数目相较于前型,确实得到了增加。
同时,还在侧舷增加了一层纵向防雷舱壁,依靠细化的水密舱和锅炉舱部分的煤,来强化防雷能力。对于当时燃煤的军舰,煤炭的防御也是非常重要的。伊势级作为最后一艘大量搭载煤炭的军舰,其防御要领与长门级有很大不同。
又考虑到水雷的威胁,日本海军重新审视了自安艺号战列舰以来将发射药库配置在下层的做法,将伊势级的发射药库配置在上层,而将炮弹库配置在下层。弹药库底部装甲25mmHT。
但是考虑到交战距离的延伸,炮弹命中水平装甲的概率大大超出了日本海军的设想,完全可能从水平装甲的路径击中更加危险的发射药库。也就是说,伊势级的防水雷对策是与炮战相违背的,所以在昭和时代的大改造中再次改回了上弹下药的旧布局。
动力
新造状态伊势级动力系统配置如下:
24座吕号舰本式混烧水管锅炉,2组布朗-柯蒂斯式(日向为帕森斯式)带齿轮巡航轮机的高低压二胴型直结蒸汽轮机,4轴推动(配直径3.429米的三叶推进器)出力45000马力,航速23节,转速300rpm,搭载4600长吨煤炭和1411长吨重油,续航力14节-9680海里,舵为两枚平衡舵
电气设备:2台250kW涡轮发电机,3台15kW往复式柴油发电机,发电容量950kW/225VDC
伊势级改善了之前扶桑级的主炮配置,将中央两座炮塔改为背负式后,对动力舱配置(尤其是锅炉舱)进行了调整。因为出力相比扶桑级增加了5000马力,航速提高了0.5节。伊势级采用的锅炉、轮机的出力和效率都优于扶桑级。由于造船厂的不同,伊势号和日向号的轮机型号也有所不同,伊势号为布朗-柯蒂斯式,日向号为帕森斯式。
『帝国海軍機関史』中记载日向号在计划输出40000马力下航速为23节,但这并没有出现在三菱长崎的记录中,被认为是错误的。
1.锅炉
伊势级的锅炉为24座吕号舰本式混烧水管锅炉。这款锅炉是舰政本部造机部门仿制亚罗式三胴型水管锅炉,将其改良制式化,再根据使用情况加以改良得到。在此之前制造的最初的舰本式锅炉,以提高燃烧效率和水管容易更换为目的,进行了一些改进,包括改变了原亚罗式锅炉中,汽、水两筒间的直线状水管(蒸发管)的形状。
但是,最初的舰本式锅炉(后称伊号,比叡号战列巡洋舰有搭载)在运行一段时间后,半月状断面形水筒的上板和下板连接处受到了侵蚀,因此又改成了圆形截面。同时,水管组的形状也再次修改,最终改良后得名吕号舰本式锅炉,从伊势级开始搭载。相对的,为了区分型号,最初的舰本式锅炉被称为伊号。
吕号舰本式锅炉的蒸汽筒尺寸为直径1.32米×长3.51米,水筒为直径0.74米×长3.43米,传热面积402m²,火床面积6.6m²,采用和宫原式同样的混烧方式,具有3台效率为200kg/h的重油喷燃器。每座锅炉净重24吨,带上锅炉水后达到39.5吨,单座锅炉计划出力1875马力,净重的情况下平均每吨输出78.1马力。锅炉没有过热器,产生蒸汽的参数为压力19.3kg/cm³,温度饱和。
2.轮机
伊势级的轮机为2组单座计划出力22500马力的直结式蒸汽轮机,伊势号为布朗-柯蒂斯式(神户川崎制),日向号为帕森斯式(三菱长崎制)。虽然型号有所不同,但为了降低低速时的蒸汽消耗量、改善燃料经济性,两种型号都设置了齿轮巡航轮机,伊势级也成为了最先采用这种配置的日本战列舰。
伊势级的轮机与扶桑级的三胴型不同,采用的是高低压二胴型,推测这种修改与采用巡航轮机有关。后退高压轮机和后退低压轮机分别内置于前进高压轮机和前进低压轮机室内。
日向号右侧高压轮机搭载工事照片(『世界の艦船 傑作軍艦アーカイブ⑦』p.137。由于原书为压缩版,所以清晰度有限)
高压巡航和中压巡航的各轮机通过减速齿轮装置与低压轮机轴连接。这种齿轮巡航轮机的设计也模仿了当时英国战列舰,而且两组合计比英国设计多了1000马力,达到了8000马力,以追求巡航航速的提高(13.7节)。巡航时,中压巡航轮机排出的蒸汽被导入前进高压轮机的第一段落。
组成如下:
前进用高压蒸汽轮机前部:第一段(四工作叶片),第二、三段(各二工作叶片),第四段(七工作叶片)
前进用高压蒸汽轮机前部:第一、二段(各二工作叶片),
前进用低压蒸汽轮机:鼓型转子(三十三工作叶片)
后退用高压蒸汽轮机:第一段(五工作叶片),第二段落(四工作叶片)
后退用低压蒸汽轮机:第一段(三工作叶片)、鼓型转子(十二工作叶片)
巡航高压蒸汽轮机:第一段(三工作叶片)、第二至四段(各二工作叶片)
巡航中压蒸汽轮机:第一~四段(各二工作叶片)
蒸汽轮机的这些叶片都是冲动式。据说计划输出下,高压、低压两轮机的转速都是300rpm,巡航轮机全力下的转速为2934rpm。高压轮机和低压轮机在全力输出的情况下,出力几乎持平。
日向号的帕森斯式蒸汽轮机的结构与伊势号的布朗-柯蒂斯式几乎完全相同,但有关蒸汽轮机各段落和叶列具体结构的相关资料并未公开。由于设置了巡航轮机,所以伊势级轮机全段为反动式叶片。此外,伊势号独立设置的后退高压蒸汽轮机和前进高压蒸汽轮机的后方串联配置。
凝汽器的方式与扶桑相同,但单机冷却面积增加到1858m²,数量减半,采用一组轮机配置一座凝汽器的组合。
四轴对应的推进器都带有三片圆弧形叶,直径3429mm,间距为内轴2927mm,内轴2895mm,运转方向朝外,转速均为300rpm。电力系统为2台250kW涡轮发电机,3台15kW往复式柴油发电机,发电能力相比扶桑级增加了约20%,达到了950kW。
3.动力配置
在改善之前扶桑级的主炮配置后,于伊势级背负的三、四号炮塔前方设置了一个新的锅炉舱,搭载7座锅炉,无中央防水舱壁。每个锅炉舱搭载6座锅炉,3座并排,采用密闭通风方式。4个锅炉舱合计面积775.9m²。
烟囱为2根,一号烟囱负责第一、二号锅炉舱排烟,二号烟囱负责第三、四号锅炉舱排烟,两烟囱的间距比扶桑级小。
轮机舱在四号炮塔的后方,由与扶桑级相同的前后左右四室构成,左右的前部轮机舱和外轴直结的高压蒸汽轮机连接配置,低压轮机与巡航高压、中压两轮机结合,与内轴相连配置。另外日向号的外轴上还结合了独立的后退高压轮机。左右后部轮机舱均各自设置1台凝汽器和辅机类配置。轮机舱的面积上,伊势号为511m²,日向号为509m²。
动力舱的面积为1287m²(日向号为1285m²),在包含水油的情况下重量为3337长吨(日向号3354长吨),功重比135马力/长吨。
修改之后的的动力系统出力45000马力,四轴推动。虽然伊势级修改后常备排水量相比扶桑级增大了600长吨,但动力系统的出力也增加了5000马力,航速随之增加到23节。
伊势级的新造公试成绩如表,公试一般是在普通(开放)排气、混烧的状态下实施的。根据这个结果,很难判断出,很难判断45000马力下能否达到23节的设计航速。伊势号是10/10全力,日向号是过载全力成绩。但是日向号发挥了超出设计值四成的出力,这值得注意。
全力后退时,出力占前进出力的约二分之一,伊势号设计出力22500马力,公试普通排气状态下有22685马力、243rpm的记录,主锅炉蒸汽压力为18kg/cm²,到轮机舱汽室入口时为16.2kg/cm²。
为了提高续航力,伊势级减少了煤炭搭载,取而代之的是更大的重油搭载量。煤炭减少带来的好处是负责铲煤的司炉工数量减少,而且煤炭带来的黑烟减少 。
伊势级巡航航速附近的燃料消耗和每长吨重油的续航距离如表所示。搭载煤炭4600长吨、重油1411长吨的情况下,设计续航力为14节-9680海里,根据重油换算法,结合表中14节前后航速的成绩,伊势号的煤炭应为第一种纯煤,使用国内煤炭的两种情况都能充分达到设计值;但日向号使用第一种蜂窝煤,在使用国内煤炭的情况下还未达到设计值。
在大改造之前的1934年末,伊势号的燃料搭载量被记录为(最大/常备)煤炭3515/3164吨(公吨?),重油1344/1277吨,续航力12节-6910海里、14节-4700海里、20节-3455海里。相比新造状态,续航力已经下降了。
常备状态重量分配(伊势/日向)
船壳
船体:8924.2(28.3%)/8478.6(26.6%)
舾装:1546.1(4.9%)/1592.0(5.0%)
防御
装甲&防御板:9142.8(29.0%)/9374.6(29.4%)
装备品
固定&一般装备:1217.1(3.9%)/1235.7(3.9%)
武备
全部:6190.8(19.6%)/6481.6(20.3%)
动力
动力机械:3337.2(10.6%)/3354.5(10.5%)
煤炭:1200.0(3.8%)/1200.0(3.8%)
不明重量:0/154.2(0.5%)
合计:31558.2/31871.2
伊势级的评价
福井静夫的文章提到,虽然表面上扶桑级和伊势级都满足了军令部的要求,舰型、航速、火力等都相差不大,但采用了大量更新式的设计,在很多方面比扶桑级更加现代化。
尽管存在诸多不完善的地方,但伊势级在之后的大改造时期比扶桑级更有潜力,可以进行扶桑级无论如何也无法实现的改造。扶桑级在改造时,困于不明重量增加、干舷下降、储备浮力减少之苦,水面上的侧舷装甲高度不足,导致一二五六号弹药库侧面的224mm装甲沉于水下。此外,由于主炮配置的问题,上层建筑饱受主炮爆风的侵扰,对指挥装置构成了不小的影响。另外,改造时极为重要的防空武器也难以增设,没有令人满意的位置。相比之下,伊势级的改造就相当成功,改造时的排水量增加相对缓慢。
性能比较
这里先和英国的343mm主炮超无畏舰英王乔治五世级(俄里翁级和铁公爵级大体相似,可以参考),以及伊丽莎白女王级进行比较。
(1)英国343mm超无畏舰:英王乔治五世级
英王乔治五世级为299mm主装-224mm下段上装-199mm上段上装,伊势级为299mm主装-199mm上装,乍一看前者的224mm上装这一段似乎占优,但实际上343mm超无畏舰的主装高度都比较有限,而且重载情况下还存在出水仅厘米数甚至完全沉水,所以实际上主装高度理想的伊势级的情况更加乐观。
在炮座上,英王乔治五世级露天部分为侧面249mm、前后149~224mm,伊势级为侧面299mm、前后249mm;英王乔治五世级装甲内部炮座为149~75mm,伊势级为162~75mm。由此看来,伊势级明显占优。英王乔治五世级的炮塔正面为274mm、顶部75mm水平/100mm倾斜,伊势级为正面299mm、顶部75mm,伊势级的炮塔正面更厚,但炮塔顶部倾斜段要比英王乔治五世级薄25mm。
在主炮上,日本海军1914年开始使用法国施耐德公司的硬被帽技术,制式化了三年式穿甲弹(三年帽)。拥有硬被帽设计的三年帽虽然依然存在装药和引信上的问题,但斜穿性能上要比哈德菲尔德公司生产的穿甲弹更加优秀。所以在主炮上,伊势级确实要优于换装绿弹之前的英王乔治五世级。
综上,伊势级要强于英王乔治五世级。
(2)伊丽莎白女王级
伊丽莎白女王级侧舷装甲为324mm主装-324~149mm切削上装-149mm上装-149mm炮廓装甲,而伊势级是299mm主装-199mm上装-149mm炮廓装甲。可以发现,虽然伊丽莎白女王级将主装厚度增加到了324mm,但其上装部分明显被削弱了。由于上装路径被全面削弱,伊丽莎白女王级的整体防御相比此前的343mm舰更加糟糕,显然不如伊势级。
在炮座上,伊丽莎白女王级与前面的英王乔治五世级相近,这里不再重复了。炮塔上,伊丽莎白女王级为324mm正面、124mm顶部,要优于伊势级的299mm正面、75mm顶部。
在主炮上,如前文所述,英国炮弹不但装药和引信不稳定,而且依然使用的软被帽(使用软被帽不一定差,但在装药和引信差不多的情况下,硬被帽确实要更有优势),单论炮弹是不如使用硬被帽的日本三年帽。虽然伊丽莎白女王级口径更大,为381mm,但在面对装甲更加厚重的伊势级时,击穿上装的距离显然要远于伊势级击穿伊丽莎白女王级上装的距离。
所以综合来看,伊势级依然要强于换装绿弹之前的伊丽莎白女王级。
(3)国王级
德国的国王级战列舰的实力可能经常被低估,但实际上,这是一级非常强大的战列舰。
侧舷防御上,国王级是350mm主装-200mm上装-170mm炮廓装甲,伊势级是299mm主装-199mm上装-149mm炮廓装甲,显然要弱于国王级。此外,由于德国战列舰有完善的垂直舱壁+穹甲,且在材质上具有优势,所以在防御装药和引信不稳定的英日法美等炮弹时,也能起到非常优异的防破片能力。
炮座防御上,国王级最大厚度为300mm,与伊势级的299mm一致。炮塔上,国王级为正侧面300mm、顶部倾斜100mm水平70mm,伊势级为正面299mm、侧面224mm、顶部75mm。
在主炮上,德国穿甲弹弹体优秀,验收标准高,而且具有稳定的装药、引信,相比仅有硬被帽的日本三年帽(容易早炸,限制了硬被帽的上限),明显更加优秀。在较远的距离,国王级的305mm炮就有能力威胁伊势级的199mm上装,而伊势级需要拉近距离才可完整击穿。
综上,国王级要优于伊势级。
(4)宾夕法尼亚级
美国的标准战列舰相当有名,经常被贬为“工业垃圾”,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在这里,将以宾夕法尼亚级为例,进行比较。
宾夕法尼亚级为“AON”式防御,取消了艏艉装甲和上装防御,仅保留了厚重的343mm主装和62mm的主水平装甲。相较于宾夕法尼亚级的343mm主装,伊势级仅有299mm,且在高度上也比不过,处于劣势。
在炮座上,宾夕法尼亚级为330~114mm,伊势级为299~50mm;炮塔上,宾夕法尼亚级为正面457mm、侧面229mm、顶部127mm,伊势级为正面299mm、侧面224mm、顶部75mm。可见在炮塔炮座上,伊势级都是劣势。
在主炮上,伊势级和宾夕法尼亚级均存在装药不稳定、无延时引信的问题,都有早炸问题。
综上,如果单看中部核心部分防御,伊势级是明显不如宾夕法尼亚级的。不过宾夕法尼亚级还存在一些其他问题,比如缺少艏艉装甲防御早炸炮弹(甚至可以称之为通常弹),艏艉水线很容易受损,而且缺少上装引爆炮弹,需要依靠主水平直接防御上方的炮弹。由此,具体的结果比较难评判。
建造
在完成榛名号和雾岛号战列巡洋舰的建造之后,神户川崎和三菱长崎又继续了伊势号和日向号战列舰的建造。经过这两次建造任务,两厂的设备明显得到了充实,大大提高了日本民间造船厂的造船技术。到这时为止,日本已有四个船厂可供船体和动力的制造,而火炮和装甲则依赖吴海军工厂。
在1912年12月决定设计后,伊势级的制图由2名高等?(最后一字不能辨识)、6名技手、21~31名图工负责,最初的制图完成于1913年3月29日,并在8月8日第一次订购建造材料。
最终,在完成设计之后历经一年零四个月,一号舰伊势号1915年5月10日开工于神户川崎造船厂,1916年11月12日下水,1917年12月15日完工。
1916年11月12日,在神户川崎造船厂下水的伊势号战列舰。出自X @JR1SSP
1917年9月12日,在纪伊水道公试的伊势号。
二号舰日向号于1915年5月6日开工于三菱长崎造船厂,早于伊势号四日。下水时间为1917年1月17日,晚于伊势号两个月。完工时间为1918年4月30日,晚五个月。
1915年5月6日,在三菱长崎造船厂开工的日向号,正在工事中。在船台上对材料进行了组装,安装了内底板。
正在进行最上甲板前舰桥附近的工事。前面的大洞是一二号炮塔基座,其巨大令人震撼。在其后方,正在组装前舰桥基部构造物。
这张是从后往前看,照片下面的是三号炮塔炮座,前方是两根烟囱的开口,再往前是高耸的二号炮塔的炮座。
1917年1月26日,工事终于要完成了,这是下水前一天的场景。舰艏上闪耀着菊花纹。出自X @JR1SSP
在会场相关人员的注视下,缓缓前进的日向号的巨大舰体。舰艏上挂着使用日本国旗和军舰旗装饰的药玉
从舰艉看到的下水台上的日向号。推进器说明了本舰是四轴舰。舰艉舷外设置了散步甲板,上面用片假名横写着舰名。出自X @JR1SSP
下水后的日向号。出自X @JR1SSP
舾装工事进行中,几乎可以清楚看到舰船的全貌了。舰桥顶部指挥仪用的射击指挥所、三脚部的罗经舰桥以及司令塔正在工事中,副炮的装备也完成了一半了。出自X @JR1SSP
下水后,船体被转移到舾装岸壁处继续进行舾装工事。在这张照片中,正在组装前舰桥的支柱和构造物,还安装了2根烟囱
安装四号炮塔的45倍356mm炮炮身的场景,右炮已经完成了搭载,起重机正吊着左炮,炮身重量约85吨,炮塔的正面装甲厚299mm。出自X@arakichi1969
1917年12月初旬,舾装岸壁边,舾装工事末期的日向号。出自X @JR1SSP
工事完成了,升起军舰旗。舰员们排在后甲板上,全员敬礼、捧枪,在吹奏君之代的过程中,军舰旗徐徐升起。日向号战列舰由此诞生。
1917年5月,朝佐世保航行的日向号,三菱长崎造船厂拍摄。出自X @JR1SSP
1917年12月,在甑岛标柱间全力公试航行中的日向号。
1919年1月21日,停泊于佐世保军港中的日向号,由佐世保工厂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