率先垂范与见贤思齐

唐朝大历年间,皇帝任命杨绾为宰相。杨绾素来俭朴,以品德高尚为人称道。出任宰相没几天,因其威信和俭朴美名,朝廷中崇德尚廉、厉行节俭很快蔚然成风。御史中丞崔宽是当时剑南西川节度使崔宁的弟弟,家财万贯,平时吃穿用度极为奢华。他在皇城南边修了一栋别墅,亭台楼阁,精致华丽,在当时堪称第一。杨绾一上任,崔宽就默不作声地把别墅拆掉了。中书令郭子仪听说杨绾拜了宰相,就下令将军营中的音乐减掉五分之四。京兆尹黎干很受皇上宠信,每次出门都要带一支很壮观的随行队伍,仅马夫驭手就达百人。杨绾拜相之后,黎干也马上减少了随从人员,总共只剩下十多人。犹如皇帝下了一道提倡节俭的诏书,杨绾拜相后其他官员纷纷自觉厉行节俭。

此段史实读来令人击节称道,有两点启示颇深:一是率先垂范须有崇高的德行。“绾素以德行著闻,质性贞廉,车服俭朴,居庙堂未数月,人心自化。”二是见贤思齐须有自觉的行动。崇尚俭朴的杨绾拜相后,其他官员害怕也罢,内疚也罢,纷纷弃奢从俭,该纠的纠,当改的改,官场风气为之一新。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把净化政治生态作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任务,反复强调要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决不能有松劲歇脚、疲劳厌战的情绪”。鉴古知今,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坚决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很重要的是抓住“关键少数”率先垂范,并使“绝大多数”见贤思齐,上下同心同德,才能不断巩固斗争成果,夺取新的胜利。

率先垂范者做到位,才有影响力、号召力;见贤思齐者跟上趟,才有凝聚力、战斗力。上世纪60年代,河南林县(今林州市)修建红旗渠,党员干部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学习、同商量解决问题。在工地上,党员干部总会把最苦最累最危险的工作留给自己。党员干部先实验再给群众定指标,党员干部修5米,只给群众定4米……党员干部有“言出而为民信,事行而为世法”的风范,有“惟正己可以化人,惟尽己可以服人”的德行,干工作自然如鱼得水,就能赢得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关键少数”要引领“绝大多数”,不只是一个口号,更是一种要求、一种使命。杨业功一身正气,带出了一支心无旁骛谋打赢的长剑劲旅;范匡夫两袖清风,带出了一个团结拼搏重实干的党委班子。率先垂范“过得硬”,见贤思齐信心足;见贤思齐“跟得紧”,率先垂范更上劲,两者相互影响、相辅相成。领导者如果只是突出自己、标榜自己,掺入功利思想,就会德行失范变味;跟随者如果我行我素、不守规矩,就容易迷失方向。毛泽东同志曾说:“要知道,一个队伍经常是不大整齐的,所以就要常常喊看齐,向左看齐,向右看齐,向中间看齐,我们要向中央基准看齐,向大会基准看齐。看齐是原则,有偏差是实际生活,有了偏差,就喊看齐。”因此,既要增强领导干部带队伍的能力,也要增强普通党员和广大群众的纪律和规矩意识,对自觉意识不强的同志要及时点拨提醒,以激励促自励;对懒散懈怠、跟不上趟的同志要鞭策鼓励,以推动促主动;对有思想负担的同志要解压纾困,以关怀促释怀。如此,率先垂范者和见贤思齐者相竞而上,就会“上下同欲者胜,同舟共济者赢”。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