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第一城,被“小弟们”扯下遮羞布

中国汽车第一城,“岌岌可危”。

在“中国汽车第一城”的位置上,广州一连坐了5年,风光无限。

进入2024年,广州彻底没法淡定了。

产量方面,今年前三季度,广州汽车产量179.34万辆,重庆173.46万辆,优势十分微弱。从增长态势来看,广州今年很可能将被重庆反超。

在新能源汽车方面,广州不仅没资格淡定,还有些抬不起头来,新能源车产量连常州都不如。

所谓广州汽车看广汽,广州汽车产业如今的境遇和广汽息息相关。

产销快报显示,今年前10月广汽集团汽车产量150.18万辆,同比下降26.47%。

广州车展开幕前一天,广汽董事长曾庆洪更是透露出浓郁的危机感,他说:“广汽的产值占广州工业半壁江山,广汽输了,广州就输了。”

从字里话间也能感受出:“中国汽车第一城”的宝座,广州和广汽都不会轻易拱手让人。

01 被穷追猛打的昔日王者

广州的汽车产业,也不是一开始就如此强盛的。

从上世纪末开始,广州积极引入日系品牌,广州的汽车产业才一飞冲天。

1998年7月1日,重组后的广州本田成立,1999年正式投产,2000年,广本已实现盈利。

2002年,汽车产业与电子、石化一同,被定为广州三大支柱。

2006年,广州汽车产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从那至今,汽车都是广州经济的第一支柱。

到2023年,广州的整车产量已经是连续5年全国第一,有个说法叫做“国内每10台车就有1台广州造”。

只是如此强势的表现,却也暗藏危机。

那就是,当时代变化来临,难免会遇上船大难掉头的尴尬局面。

第一大变化:合资品牌退潮,自主品牌崛起。

先来看一组数据——今年前8个月,中国品牌汽车的市场占有率继续上涨至63.2%,成为中国汽车市场的绝对主力。

然而,广汽集团超过60%的销量都来自于两大合资品牌——广汽丰田和广汽本田。

最终,在合资品牌退潮的环境下,广汽丰田和广汽本田也没能幸免,今年前10月的产量分别下滑36.95%、22.81%。

一言以蔽之,兴也合资品牌,衰也合资品牌。

第二大变化:燃油车落寞,新能源车兴盛。

在我国,新能源车的发展势头,远胜于传统燃油车。

据央视新闻报道,11月14日上午,我国新能源汽车年产量首次突破了1000万辆,同时也是全球首个新能源汽车年度达产1000万辆的国家。

反观广州,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表现可谓有些萎靡。

在广州去年317.92万辆的汽车产量里,新能源汽车产量仅为65.16万辆,占比20%。燃油车仍是“广州汽车”的主力。

原本被寄予厚望的新能源汽车选手——广汽埃安,今年也不如往昔。

埃安总经理古惠南此前更是表示:如果大家效率不提高,就熬不过这个“冬天”。

种种原因导致了,在东风汽车之后,广汽集团成为第二家出现亏损的国有汽车上市公司。

作为广州汽车产业的晴雨表,广汽失意对于广州自然不是好事。

与此同时, 其他城市则是借着新能源汽车的势头高歌猛进 ,包括重庆、上海、深圳、西安、柳州、长沙、常州……

特别是重庆,今年的汽车产量一度超过了广州,其中新能源车贡献巨大。2024年上半年,重庆生产的汽车中约1/3是新能源车,同比增长1.5倍。

作为消费者也能轻易感觉出:同样是新能源车,重庆的问界和广州的新能源车,话题度和市场表现不可同日而语。

02 起了大早,赶了晚集

毫无疑问,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踯躅不前,是现在广州汽车产业心中深处的痛。

一方面,合资品牌对电动化、智能化的反应太迟钝了。

据统计,2023年,中国自主品牌共推出94款新能源新车,是合资品牌的13倍。

华尔街日报还曾报道,中国汽车产商的研发速度比传统厂商快30%左右,颠覆了全球几十年来制造复杂内燃机汽车的惯常做法。

节奏突然变化,打得合资品牌一个措手不及。

面对困境,广汽丰田曾经试图以混动技术为突破口。

他们导入了第五代智能电混双擎技术,并将其搭载到全新一代雷凌、锋兰达、凌尚等车型上。

但是,这种不能插电的油电混动似乎并不太符合当前国内市场的主流需求。

虽然广汽丰田也推出了插电式混动车型,比如威兰达PHEV,但其起售价25万元以上,实在是难以在市场上激起什么水花。

在纯电市场,广汽丰田的表现也不尽如人意。

其首款纯电SUV车型bZ4X在上市后不久,就接连被曝出“轮毂螺栓松动”问题,并多次被召回……

销量不济的广汽丰田和广汽本田,甚至不得不断臂求生,通过裁员来降本增效。

另一方面,广汽整体“起了大早,赶了晚集”。

早在2017年,广汽集团就在国内率先建立了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园。

2018年,又建成了目前全球新能源汽车唯一的“灯塔工厂”——广汽埃安智能生态工厂,因湃电池、锐湃电驱等工厂也陆续落户产业园。

广汽集团也率先使用纯电专属平台,打造出AION(埃安)系列和 Hyptec(昊铂)系列新能源汽车产品。其中,广汽埃安还成为了纯电车累计产销最快达到100万辆的车企。

然而真到了拼刺刀的时候,广汽却放松了神经。

比如2020年,广汽和华为签署了深化战略合作协议,华为在智能辅助驾驶、智能座舱等技术方面为车企提供帮助。

可是双方的合作最终不欢而散。

2023年3月27日,广汽发布公告称,AH8项目由与华为联合开发变更为自主开发。有知情人士向媒汇透露,彼时在广汽董事会表决会上,不再与华为合作造车,几乎是一边倒地通过的。

这是因为,比起像问界那样把“灵魂”交给华为,广汽更想自己掌握技术话语权。

这样的想法并无不妥,但是在与华为分道扬镳之后,广汽的智能化卖点却姗姗来迟,没能跟上同行的步伐,同时关注度也弱了许多。

不仅姗姗来迟,有的功能还显得不是十分完善。比如今年周鸿祎在体验昊铂的剪刀门防夹功能时,惨遭夹手,痛到惨叫……

在竞争日益白热化的市场上,一步慢很可能就是步步慢。

03 广州,能否知耻后勇?

广州汽车产业遭遇挑战,对于“中国汽车第一城”的宝座,其他城市自然变得更虎视眈眈。

但广州和广汽也不会轻易低头。

10月底,广汽发布公告,宣布了两个大动作,以表决心。

第一,对自主品牌的管理模式由战略管控向经营管控转变,同步实施相关组织机构改革。

第二,宣布集团总部于11月2日,整体从珠江新城CBD区搬迁至广汽传祺、广汽埃安和广汽研究院所处的番禺汽车城。总部员工的着装也由西装变成了工装。

第二个动作被称为“番禺行动”。广汽集团总经理表示,把总部搬迁到此,是要到一线去打仗, “如果你要决策,你就必须听到炮火。”

“番禺行动”目标是,实现自主品牌占集团总销量60%以上,挑战自主品牌销量200万辆。

目前来看,为了重振旗鼓达到新目标,广州和广汽下了很大功夫。

比如出海,广汽集团早在去年就推出了“1551”国际化战略:即以2030年挑战50万辆的目标为牵引,在海外站稳5大市场,并深耕至少12个万辆级战略市场。

今年1至9月,广汽集团前三季累计出口汽车9.5万辆,同比增长112%。

再比如,广汽加大力度搞研发,累计投入已经超过500亿元。

在新能源领域,广汽已经量产了弹匣电池、超级快充和夸克电驱技术,等等。

此外,广州方面也在努力补齐短板,扩大朋友圈。

相比长三角区域汽车产业,过去广州汽车产业的核心零部件本地化配套率较低。2022年时,广州汽车整车与零部件比仅为1:0.47,在效率、成本和开拓客户等方面自然有些吃亏。

也是在2022年,广州出台了一些措施,提出“供应商AB近地化策略”,即政企联动,推动汽车核心零部件等关键领域布局AB两家以上供应商,在本地及周边区域至少选择一家供应商。

并且,广州还拿出真金白银,奖励电池回收、智能网联、自动驾驶等方面的突破。

经过努力,现在的广州聚集了小马智行、文远知行、如祺出行、沃芽科技等国内领先的自动驾驶企业。

广州的小鹏汽车也终于站了出来。2023年广州新能源汽车大盘里,小鹏汽车贡献了12%。今年小鹏P7+上市,更是创下3小时大定破3万辆的惊艳数据。

广州汽车产业的转变和提升,一切看起来都还来得及。

汽车产业是一个投入周期十分漫长的产业,其中的挑战和机遇还会源源不断,厚积薄发也不是没可能。

一座底蕴深厚的城市一旦转型成功,就将是一次涅槃重生。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