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提起“天下第一关”大家想到的可能是山海关。但其实“天下第一关”的殊荣,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在明中期以前,其实居庸关才是中原王朝对外的“天下第一关”,是长城防御体系中最为重要的关隘之一,为京城的西北门户。居庸关到底有何特殊之处,为何能够配得上“天下第一关”的雄称呢?
居庸关位于燕山山脉,现址在今北京昌平西北四十里处,它与山海关、松亭关等重要关隘一同扼守穿越燕山山脉的几条交通孔道,共同守卫河北地区,是阻拦塞北游牧民族南下的重要屏障。宋人富弼便曾言:“河北一路为天下根本,燕蓟之地,有松亭关、古北口、居庸关,比中原险要,所侍以隔绝匈奴者也。”(《读史方舆纪要·卷10》)其中居庸关近于燕京,在明代以后更是护卫着京师北京,成为“天子守国门”之国门。
▲居庸关长城
尽管不少朋友对于居庸关的了解集中于明代那座军事重镇,但“居庸”一词首次出现于《吕氏春秋》 , 距今实已逾两千年之时光,元户部侍郎李瓒便曾作诗道:“居庸自古号雄关,今日经临眼界宽,万仞巉岩看不尽,千寻峭壁画应难”。居庸关处于太行山脉与燕山山脉交汇之处,周围群山环伺,海拔在千米以上的高峰并不罕见。两脉之间仅有一条40里长孔道可以穿过,名居庸“关沟”。
▲北京西部与北部山脉海拔地势图(《明长城居庸关防区军事聚落防御性研究》)
地理上来看,居庸关处于太行八径之一“军都径”之上。《淮南子》记载,“居庸岩险闻于古今,两山夹峙,一水旁流,其隘如线,其侧如倾,艰折万状,车马难行”,《水经注》中记载居庸关“绝谷累石崇墉峻壁,山岫层深,侧道褊狭,林障邃险,路仅容轨。”《读史方舆纪要》中有一段对于关沟之险描述道:“关门南北相距四十里,两山夹峙,下有巨涧,悬崖峭壁,称为绝险。”
▲北京地势图,其中长40里的居庸关沟正是京师北部防御的要害所在
历代关隘之设,往往看重当地的地理条件。居庸关沟处于在西山-军都山、太行山-燕山中间,是连通晋北至内蒙最为重要的孔道之一。关沟两侧悬崖高峙,是典型的峡谷地貌,行军时若不愿翻过千米高山,便只能从这一孔道中穿越。但作为自然屏障而言,关沟并没有想象中易于通行。由于居庸关两侧山岸是由地壳运动挤压产生的,因此关沟地形只是海拔上相对较低,但实则高低落差较大、道路崎岖难行。不仅如此,其最窄处仅有数米空间可容通行。宋代的程大昌在《北边备对》中说,居庸关窄处“通行之地才阔五步”,仅容单车过隙。在这种特殊的地形中,后勤运输将会变得相对困难,而军队亦同样难以前行。
在相对位置上,居庸关距离北京不过一日步程,这使得居庸关可以背靠整个河北平原,获得足够的粮食与物资补给。在关键的水源之上,当地则拥有发达的水脉与奔涌的巨涧,无需另行补充。从整体上而言,居庸关拥有优异的补给条件,而挂靠河北水系也可以让军队拥有极强的机动性,这无疑增强了其战略意义。尤其是战争的主要兵种从先秦以车、步为主过渡到汉代以骑、车为主以后,这种战略意义更加凸显出现。
▲关沟南口
由于太行与燕山山脉的遮蔽,自秦以后,关沟成为塞北游牧民族南下侵略的主要孔道之一。关沟左右的群山环伺、地势较高,唯有关沟可作为通路通行,因此构建防御的关键便在于通过建设防御工事堵上这一漏洞,与周围的地理环境一同形成坚实的防御屏障,这也是建构居庸关防御体系的意义所在。既然居庸关防御体系是为了这40里关沟所置,因此必然会形成40里以上的纵深。
▲关沟五道防线(《明长城居庸关防区军事聚落防御性研究》)
在历朝的不断建设中,居庸关沟防御体系迅速强化,其范围并不止于居庸关城墙本身。由小至大而言,居庸关防御体系大体形成了居庸关城—居庸关沟—居庸关防区三个层级的梯形防御部署方案。其中居庸关城位于关沟中部,控扼南北通路。第二个层级居庸关沟,则分布着五道以关城构成的防线,依次为岔道城—八达岭—上关城—居庸关城—南口城。第三个层次则为由居庸关五关城延伸而出的军事控防区,它与当时中央政府的军事能力与政策有关。
▲明长城居庸关防区防御体系层次(《明长城居庸关防区军事聚落防御性研究》)
中部的居庸关城是整个防御体系的中心,它依山而建、居高临下,在山脊之上矗立的城墙高险而不可攀,而东西两面高耸险峻的山体则为其提供了有力的天然屏障。居庸关城依附的东西两山,虽有八条相对平缓的山沟可供敌人进军,但在这些路线上却又有高耸的敌楼作为防护,将脆弱之处进行弥补。不仅如此,从汉代以后大型的机械弩、连射弩已应用于实战之中,据出土文物来看有些连弩可以连续进行十次射击,甚至进行二矢、三矢并射,而宋明时期的火器更是威力卓绝。这些战争兵器在野战中未必能发挥足够的效用,但高地带来的势能却大大增强了其威力。此外,居庸关城还拥有岔道、八达岭、上关三座关城所组成的外围防线。这也为居庸关城提供了更加强大的防御力量。
居庸关并非是一日建成的,史书记载中由中央政府主导的首次对于居庸关的大规模开发,最晚起于汉武帝时期。由于北部游牧民族入侵,汉武帝徙雁门、代郡、上谷三郡居民至居庸关地区避难。第一波大规模移民数量计六万,其后陆续还有小股移民移居当地(《文献通考·卷291》)。但这些移民并非是朝廷军队,他们也是躲避战祸的难民,失去了在河东地区的祖业,根本没有生产资料得以维生。因此汉武帝想到一个一举数得的方法,他让这些难民在上关、南口、八达岭(北口)修建关城,将关沟的南北两口以关城围住。
▲明居庸关长城(《明长城居庸关防区军事聚落防御性研究》)
这一政策的优点有许多:一来,修建关城可以将此40里关沟的缺口堵上,隔绝塞北游牧民族南侵的一条重要通路;二来,修建关隘劳民伤财,秦朝便为前车之鉴,由于征用数以百万计的民夫前往边界修筑长城防御工事,秦朝备受谴责,甚至埋下了灭朝的后果,但汉朝以移居难民为名则可堵悠悠之口,甚至可以节省不少的费用;三来,朝廷不可能长期为这些难民免费提供衣食住行,而修建关城则相当于征用了这一部分劳力,并且合理地给予报偿;四来,在被关沟围住的区域之内,便可以免受游骑侵害而实行开垦与屯田,由于当地土壤肥沃,屯田的粮产甚至能够基本满足当地的粮食需求,为驻军提供反哺。
▲明长城居庸关防区(王士翘《西关志》)
正是由于汉武帝时期的开发,居庸关自天然关隘之中脱离而出,成为了集军事、后勤、生产、居住职能为一体的特别军事防区,其战略意义也进一步上升。至北齐时期,齐显祖于天宝六年(555)发动180万民夫修筑长城,将居庸关与长城其余部分连接,就此居庸关与长城防御体系紧紧结合在一起。因为北魏所建设的长城军镇防御体系与居庸关防御体系有着高度的相似性,因此纳入长城防御体系并未改变居庸关军事防区上述的性质与特点。直到明代时期大规模修缮新设以后,此五道防线所包含的隘口与堡城共计108处,远高于前代规模。但居庸关的意义,从来不局限在地理与防御工事之上。
▲汉武帝画像
在汉武帝时期、北魏时期以及明洪武时期所实行的三次针对居庸关的大规模建设运动,使居庸关陆续迎来了大量人口,而这些人口也同样是居庸关的重要组成部分。将目光放置长远的时期之中,各个时期的长城防御体系都依赖于构建军事聚落。无论是汉朝、北魏还是明朝,为了解决戍边士兵的后勤供给,都在边境地区大规模开发屯田。连同数十里外的河北平原在内,明朝在当地的数十万士兵竟能获得充足的供给,进而大大减轻了粮食后勤物资转运所带来的运输费用与财政负担。
除了上述的职能外,居庸关还是自河北出内蒙高原的重要孔道,无论是出使、经商,若要节约时间与成本便必须途径居庸关,这无疑为居庸关带来了繁荣的契机。此时尚有各时期逐渐移居的住民对当地进行开发,其地理环境也获得了一定的改善,而交通职能也进一步强化。尤其在辽元统治时期,由于燕京至其首都往往需要经途居庸关,也因此促进了其交通、城防与经济等方面的发展。在永乐八年(1410)二月朱棣第一次亲征漠北之时,其50万大军便是自居庸关而过。可见在历代的改造中,居庸关并非是单纯的防御工事建设,其内部的交通运输条件等得到了不小的改善。
▲《汉居庸关出使图》
由于地理限制,居庸关的守军向来不多。明初居庸关守军定额为14246名,多时也不过两万余士兵以及七千皇陵陵卫加上三千名游兵共计三万余人。居庸关沟五城,最高指挥机关称为北察院,关沟之内别有校场、演武厅、草场、粮草以及军械库,这些设施能够提供士兵日常训练所需的场所,并且提供一定的军需后备。此外,由于居庸关人口密集且组成复杂,城内除一应军需设施外,甚至还设有学社与书院供以教习,有寺庙与忠祠供以参拜,社区生态圈也相当完整。(魏玉清《万里长城居庸关》)
至明代时期,广义上的、第三层次的居庸关防区,由居庸关沟向外围延伸拓展形成的居庸关戍守边界。明代王士翘在《西关志·居庸卷之一》中记载其边界“东至西水峪口黄花镇界90里,西至坚子峪口紫荆关120里,南至榆河驿宛平县界60里,北至土木驿新保安界120里”,以居庸关为中心构建8道防线,跨昌平、隆庆、保安三州方圆数百里的区域。但实际上,戍守于京师的驻军也随时可以出发,配合居庸关防御体系的军事动作。
从作用来看,居庸关是集军事、后勤、屯田、居住、运输、经济等诸多职能于一身的复合型多功能军事防区,它不仅是河北之屏障,也反哺了河北一带大范围的土地与居民。就其军事职能来看,居庸关防御体系分为三个层次,我们常说的居庸关主要是指第一层级的居庸关城与第二层次居庸关沟五关城108隘口所构建的五道防线。历史上居庸关防御体系就曾发挥出很强的军事作用,如“土木之变”中,瓦刺部也先便曾率领三万兵马侵袭居庸关,但却被此地耸峻的高山与坚固的城防所阻,猛攻七日不克,被迫退兵。
▲居庸关敌楼
居庸关起于关沟之间,地理环境极度恶劣。然而在历经王朝更迭、百代人历经两千年时间的逐渐建设过程中,居庸关五城百隘自山峦叠嶂之地矗立而起,与周围瑰丽而险峻的山势融为一体,成为了河北平原最强有力的西北屏障,守卫着河北的百姓。居庸关毫无疑问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奇迹,是百代人汗水所凝结而成的智慧与辛劳的结晶,是矗立于华北平原一道靓丽的雄景,毫无愧于“天下第一雄关”之称。
参考资料:饶胜文《布局天下》、魏玉清《万里长城居庸关》、张曦沐《明长城居庸关研究》、陈涵韬《读史居庸关兵事纪要》、李严《明长城防御体系与军事聚落研究》、夏然《明代山海关地区军事防御体系初探》、刘珊珊《明长城居庸关防区军事聚落防御性研究》及《续》、刘珊珊,张玉坤《雄关如铁——明长城居庸关关隘防御体系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