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装配式建筑给予的启发

20世纪50年代是日本战后的混乱期,大量城市住在在战火中烧毁,为了在短期内解决社会上“用房荒”的问题,日本率先实施装配式建筑,随着众多的钢铁、化学、家电等行业的发展,装配式建筑也逐渐走向成熟,形成了社会经济的新型行业。日本的装配式建筑发展是以大规模的政府公团和公营住宅发展为契机,逐渐扩大到公共建筑等应用范围。

1950年到1973年,是日本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初期,通过建立统一模数标准,使现场施工操作简单化,满足人们的基本住房需求,住宅类型从追求低价型发展为规格量产型。

1973年到1985年,日本采用装配式建造方式从基本的住房需求扩张到居住功能阶段,并发展了楼梯、整体厨房卫生间、室内整体全装修以及采暖体系等。

1985年,人们提出了对建筑的高品质要求。从90年代初开始日本几乎没有采用传统方式建造的住宅了。近年来,日本推出采用部件化、高生产效率、建筑内部结构可变的装配式建造,除了主体结构工业化之外,借助其在内装部品方面成熟的产品体系,形成主体工业化与内装工业化相协调发展的完善体系,住宅也在向高附值、资源循环利用的方向发展。

为促进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日本政府在1965年制定住宅5年计划,要求装配式建筑比例达到15%,1971年第二个“住宅5年计划”制定,要求公共资金建造的装配式建筑比例达到28%,社会投资的装配式建筑比例达到14%

2000年开始实施《确保住宅品质促进法》,进一步明确住宅性能认定制度的要求,同时建立了住宅纠纷的处理体制和缺陷担保责任的特例。

目前日本高层装配式住宅的主体结构以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RPC、H-RPC)为主,在低层或多层住宅中采用钢结构住宅和木结构住宅。

日本装配式建筑的特点

日本的建筑基本采用固定的模数进行成套技术开发,通过开展材料、设备等方面的调查研究工作,依靠各有关协会加强建筑产品的模数化工作,并对房间、建筑部件、设备等尺寸提出了建议,逐步规范和健全标准化设计文件、建筑的模数标准、建筑部件产品标准。

日本的住宅装修设计与主体施工设计是一起的,家装的大部分材料都是标准设计的成套工业制成品,工人则是汽车生产线上的装配工。购房者可根据喜好挑选,选择合宜的房屋,可移动装配的空间满足购房者的不同需求。

由于日本对于节能环保的要求较高,而装配式建筑主体采用龙骨材料,可循环再利用。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