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这四年真白干了。20日特朗普在宣誓就职后,火速签署了一系列行政命令,内容包括赦免或给国会山骚乱的嫌犯减刑、废除非法移民子女的出生公民权、把古巴重新列入“支持恐怖主义国家”名单、宣布退出世卫组织和《巴黎协定》等等。
根据美国媒体统计,当天特朗普签署的行政命令,几乎推翻了拜登政府近80项政策——在向媒体谈到重返白宫的感受时,特朗普表示这是他“经历过的最棒感觉之一”。
特朗普边签字边展示
这不得不让人想到,2021年拜登宣誓就职时,曾非常自豪地宣称“美国回来了”,但彼时的拜登恐怕想不到,他嘴里那个“美国”有朝一日会被特朗普改了回去。
从美国媒体罗列的清单来看,特朗普签署的这一系列行政命令有一个很显著的特点,即行政命令的内容以吸引眼球居多,没有触及美国宏观上的政策调整,比如把墨西哥湾更名为“美国湾”、撤销对跨性别者和非二元性别者的承认等等,这些“鸡毛蒜皮”的行政命令基本都是在兑现特朗普对选民的承诺,给他们一种心理上的快慰。
但在涉及美国路线调整的宏观政策上,特朗普表现得就相当谨慎,比如关税问题。我们都知道,特朗普过去经常叫嚣要对中国、加拿大和墨西哥等国家的商品征收60%到100%的关税,还扬言他一上任就会推行这一政策。
特朗普在国会大厦发表讲话
但等到特朗普真的宣誓就职后,他的关税大棒反而放缓了:特朗普不仅没有在就职演讲中着重强调他会如何征收关税,在之后签署行政命令时,也仅仅是指示联邦机构调查和解决所谓的“不公正贸易行为”,没有宣布对外国商品征收任何关税。
总之,从美国媒体罗列的行政命令清单来看,特朗普上任第一天的表现,大概可以总结为“放空炮”:他仅兑现了一小部分竞选承诺,同时又开出了更多的、不知道何时能实现的空头支票,比如说要废除环保法规、“收回”巴拿马运河——特朗普只承诺了他会这么做,但没解释他该如何实现这一目标。
签完字,还要向媒体展示一下
另外,特朗普这一系列行政命令能不能推行下去,都还是个未知数。
美国的选票政治决定了其公务员体系分为政务官和事务官,前者来自于总统提名的“有功之臣”,多担任国务卿、各部部长等职位;后者由考试选拔产生,负责执行政策路线,任期不受选举和党派转换影响。
如果说每四年或八年换届一次的总统大选是“流水的政府”,那么这些游离于选举程序之外、但又掌握实权的事务官,就是“铁打的营盘”,他们与华尔街的金融资本、各种游说集团保持着密切联系,而且由于多出身自高校,这些事务官的立场往往带有亲民主党色彩。
拜登夫妇出席特朗普就职典礼
因此,特朗普这些行政命令能否推行下去,阻力就来自于这些平时不起眼的事务官。从“政客”网站的报道来看,阻力已经出现了——报道称,20日特朗普还签署了一行暂停招聘官员的命令,有联邦工作人员立刻警告说“这将阻止特朗普新政府执行政策的能力”。
特朗普要想直接拿这些事务官“开刀”也很难。早在特朗普赢得大选前,拜登似乎已经预料到他会对事务官体系“开炮”,于去年提前签署了一项保护联邦官员的行政命令,同时联邦公务员几个办公室和民主党团体也在加紧串联,摆出一副“特朗普敢动手,他们就消极怠工”的架势,想要让特朗普难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