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和庞统开了一个玩笑,暴露了本性

今天咱们来聊一聊三国枭雄刘备和军师庞统之间发生的一个有趣故事,暴露了2人的本性。


说到刘备这个人,很多人会想到《三国演义》里面那个满口仁义,但爱哭鼻子的真君子。但我心中的刘备不是这样的,他和庞统开的一个玩笑充分暴露了他的本性,同时,也暴露了庞统的本性。

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这个故事。

刘备打着为刘璋讨伐张鲁的旗号敲锣打鼓地进了益州,并得到了刘璋的热情款待。

此时,作为职业军师的庞统给刘备献上了夺得益州的绝杀技,就是抓住刘璋,要挟蜀中人民就范,兵不血刃拿下益州。

但此计遭到了刘备的否定,刘备否定此计并非出于他的仁慈,而是他认为这样做即使拿下益州都脸上无光,将来无以服众。

这个道理就像诸葛亮七擒孟获一样,不把人心征服,还得花更多力气。

等到过了一年半载,刘备觉得再也不能耗下去了,要么兑现当初的承诺,跟张鲁真刀真枪地干;要么走人,哪里来哪里去。

可是,刘备的目的是想拿下益州,实现诸葛亮的“隆中决策”,以上两个选项都不是他想要的。所以,刘备开始着急起来。

这时,庞统又给刘备出谋划策。他出了3计,上、中、下,分别对应急和缓3个选项。

刘备选择了中计,就是一步一步来。其实,不是刘备不想偷袭成都、快速解决战斗,而是他害怕用险。

等到刘备用诡计斩杨怀、高沛二将,拿下涪城(今绵阳),刘备心里才吃了个定心丸,照这样下去,拿下益州妥妥的,稳了。

这时,刘备有些飘了,在庆功大会上,他给庞统开了一个玩笑,他说:今天的场景,不应该值得高兴吗?

如果没有前面的故事,或者换了其他臣子,肯定会附和刘备弹冠相庆。可是,庞统就是庞统,儒家文化浸润出来的人,始终有廉耻之心。

他心想:之前让你扣留刘璋,你说不义;后来让你偷袭成都,你说不仁,现在同样是夺人家城池,你却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这是何道理?

所以,庞统冷冰冰地怼了刘备一句:出师不名,你这是仁者之师吗?

意思是提醒刘备:你干坏事儿阴着干就得了,还大张旗鼓地炫耀,这合适吗?

一句话怼得刘备哑口无言,就连他这样喜怒不形于色的人都忍不住将庞统轰了出去,实在太扫兴了。

不过,刘备毕竟是人主,人中龙凤,冷静一下,马上就意识到自己得意忘形了。于是又将庞统请回来,虽然没有向庞统认错道歉,但从态度上看,他已经服软了。

从这件事情可以看出:

1、刘备

人难免有志得意满的时候,很多错误就犯在这个时候,比如兵法里的骄兵计就是针对这种人的。

但刘备就是与众不同,能及时发现自己的缺点,并加以改正,这是成大事者必须具备的。

2、庞统

庞统不说是真小人,起码不是伪君子,他给刘备提出的建议都是很实在的,至于用不用那是刘备的问题。

但要庞统去做伪君子,那是万万不能的。

所以,刘备很喜欢庞统这种能干实事儿,又没有那么多花花肠子的人。我相信:如果刘备遇上司马懿,多半不会喜欢他,除非利用司马家的家势。

庞统死后,刘备为之流涕,他也成为刘备一生中哭过的6个人之一。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