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岩岛海域生态环境状况调查评估报告》发布:黄岩岛珊瑚礁今夏可能会受到更大热胁迫压力

7月10日,由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生态环境部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生态环境部珠江南海局监测与科研中心,会同广西大学广西南海珊瑚礁研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等5家单位共同编制的《黄岩岛海域生态环境状况调查评估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发布。

《报告》基于现场调查结果、卫星遥感资料和历史调查研究资料,全面系统评估了黄岩岛海域环境质量状况和珊瑚礁生态系统状况,分析了面临的主要压力和生态风险。

《报告》指出,黄岩岛珊瑚礁在今年夏季可能会受到比往年更大的热胁迫压力。

《报告》发布现场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怀水 摄

黄岩岛海域环境质量优

《报告》显示,黄岩岛海域环境质量优,海水水质、海洋沉积物质量等级均为一类,鱼类样品中的各类污染物残留量均低于评价标准限值,海水、海洋沉积物和鱼类样品中均未检出氰化物,海面漂浮垃圾密度处于很低水平。黄岩岛珊瑚礁生态系统处于“健康”状态,造礁石珊瑚物种多样性丰富,活造礁石珊瑚的平均覆盖度为28.6%,造礁石珊瑚幼体补充量较高,现场调查记录到多种礁栖鱼类,以及壳状珊瑚藻、砗磲、苍珊瑚、多孔螅、海葵等其他关键生态类群。现场调查未发现珊瑚向大型藻的相变,也未发现珊瑚礁病害现象,长棘海星等敌害生物量少。

《报告》指出,黄岩岛造礁石珊瑚群落表现出对海水温度升高有较好的抵抗力和耐受性,在全球变暖背景下,可以为南海珊瑚群落及相关物种提供重要栖息地和庇护所。此外,黄岩岛珊瑚礁在今年夏季可能会受到比往年更大的热胁迫压力。

《报告》系统回顾了黄岩岛海域的科考历史,指出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有关部门及科研机构长期在黄岩岛海域开展科考调查与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现场调查数据资料和系列研究成果。科研工作者也将持续开展相关调查研究,为更好地保护黄岩岛海域生态环境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图片来源:《报告》

首次实证黄岩岛及周边海域海水、沉积物和鱼类体内均未检出氰化物

今年5月至6月,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等三家单位在黄岩岛海域开展了现场调查。这次现场调查是在总结历次调查研究成果基础上,对黄岩岛海域生态环境的第一次全面体检。

专家介绍,在调查方案设计、现场实施和后续评估过程中,相关单位坚持做到三个“更加注重”:

一是更加注重调查的全面性与系统性。本次调查内容涵盖海水水质、沉积物质量、生物质量、海洋垃圾,以及珊瑚群落、礁栖鱼类和典型生物类群等各类生态环境指标要素。调查点位设置,不仅沿用了黄岩岛海域的历史调查点位,还在黄岩岛潟湖、礁坪和礁坡等加密设置点位,开展精细调查和系统评估。

二是更加注重调查的科学性与精准性。不仅对调查内容、调查指标、调查点位等进行科学设计,在现场调查和后续评估过程中,也都是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技术标准规范开展工作,并充分参考借鉴了国际上通用的相关技术方法,实施全过程质量控制。

三是更加注重多源数据资料的融合分析。在用好现场调查数据资料的同时,一方面充分利用卫星遥感技术,获取了黄岩岛海域长时间序列的海表温度、礁体面积等重要资料,并与现场调查数据相互验证,提高了数据获取的准确度和效率。

另一方面,也系统收集了近年来黄岩岛海域历次调查所获取的数据资料和研究成果等,并开展多源数据资料的对比分析,进一步深化了对黄岩岛海域生态环境禀赋特征、演变规律、压力风险等的科学认知。

本次调查在黄岩岛海域环境质量和珊瑚礁生态状况方面均有新发现,可以概括为“四个首次”:首次实证黄岩岛及周边海域海水、沉积物和鱼类体内均未检出氰化物;首次调查给出黄岩岛海域海漂垃圾污染水平,其平均密度与国际上其他离岸海域相比处于较低水平;首次基于带状断面录像法调查记录与分析了黄岩岛礁栖鱼类的状况;首次定量调查分析了黄岩岛砗磲的栖息密度,并发现了苍珊瑚、多孔螅、软珊瑚等重要生态类群

每日经济新闻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